登门拜访之人需要招待,后院的人需要安抚,整个王府还要为进宫做准备,该带哪些人、带什麽东西、进宫时的顺序,甚至后院格格、妾室们将来进宫后的位份,她都要考虑准备在前。
前院现在有七位阿哥在裡面读书,二阿哥和三阿哥虽然已经大婚,但并没有领差事,依旧被拘在府裡读书,二人虽不愿,但也没办法,父命难违不说,关键是成绩比不过下头的弟弟们,提结业之事,未免底气不足。
这几日,阿哥们都无心读书习武,突然从普通皇孙晋升为皇子,天上掉下来的这馅饼实在太大。
太子之位离他们尚远,但爵位近在眼前瞭。
如果阿玛还是王爷,那麽除瞭袭爵之人,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剩下的阿哥最高隻能被封为国公,而现在呢,先帝的儿子除瞭还没封爵的,最差也是贝子,而且先帝那麽多儿子,阿玛可就八个儿子,再加上阿玛疼孩子,说不定就一体封王瞭,就像先帝那一辈的皇子一样,一水的亲王。
瞧见八弟从后院回来,四阿哥忙回道:“八弟,嫡额娘可有说咱们什麽时候进宫?”
“阿玛并无旨意传咱们进宫,不过想来应该也快瞭。”
这时候剩下的阿哥们也都围瞭上来。
“不能进宫,那能正常出府吗?”二阿哥问道。
皇玛法驾崩那日,整个王府都被围瞭起来,好不容易撤瞭兵,阿玛被先帝传位的消息也被确认为真的,可嫡额娘却是下令不能随意出府门。
他倒也没什麽要紧事儿,隻是老话说的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成瞭皇子,哪能不出去见见堂兄弟们。
“怕是不能。”
二阿哥心裡痒痒,却是不敢对八阿哥说什麽,全冲著七阿哥和九阿哥去瞭。
“林额娘都进宫瞭,怎麽没带上你们?”
“肯定是阿玛的旨意裡没提把阿哥们带进宫,大傢不都要听阿玛的。”七阿哥语气硬邦邦的道。
“是要听阿玛的,我隻是不明白,林额娘这麽早进宫有什麽用。”
是能照顾先帝的妃嫔,还是能先梳理后宫,还是隻能起到一个花瓶的作用。
“肯定是阿玛想我额娘瞭呗,二哥你已经娶嫂嫂瞭,应该能明白的。”九阿哥‘瞎说’大实话。
二阿哥冷哼瞭一声,小屁孩知道什麽。
如果说六弟以智力见长,七弟以武力见长,那林侧福晋的这个小儿子九阿哥便是以脸见长瞭,一个男娃娃,比女娃娃生得都好看,好看到雌雄莫辨,怕是投胎的时候投错瞭,该是个小格格才对。
第84章
在林侧福晋进宫后的第十日,四福晋终于收到封后的旨意,紧跟著进宫去,雍王府剩下的人隻能接著等。
四福晋,不,皇后是进宫干活的。
皇上交给她的第一个差事便是让德妃娘娘接受皇太后徽号,迁居宁寿宫,并安排太妃们迁宫。
就没有一个好办的差事。
在此之前,德妃娘娘曾绝食要为先帝殉葬,皇上不惜跟著绝食,宗亲和文武大臣们劝瞭又劝,这才让德妃娘娘不再寻死,皇上为德妃娘娘上皇太后的徽号仁寿皇太后,但德妃娘娘拒绝过瞭。
而太妃迁宫,不是迁去宁寿宫和慈宁宫,而是把原本住在东六宫的太妃迁去西六宫,没办法,先帝留下的妃嫔实在太多瞭,如果依著规矩全都安置在太后的宁寿宫和寿安宫,那就实在太挤瞭。
现在隻能把西六宫暂时的分给太妃们,皇上的妃嫔隻居于东六宫。
东六宫目前除瞭德妃娘娘外,还住著先帝的佟贵妃、惠妃、成嫔……
太后不动,太妃们便不好动,太妃不动,皇上的妃嫔住哪儿,要知道林氏进宫后一直是跟皇上住的,没有自己的寝殿,皇后倒是能直接搬到坤宁宫去,先帝的三任皇后都已经逝去多年,坤宁宫一直空著。
“皇上,臣妾实是有心无力。”
皇后无奈,她不是有意推脱,实在是德妃娘娘那裡,皇上都没办法,她能有什麽办法。
“母后最在意的除瞭十四弟,便是乌雅傢。”四爷提醒道。
太后现在闹是为瞭十四,但木已成舟,现在就看娘傢够不够份量让太后安静下来瞭。
“臣妾这就传乌雅傢的几位福晋进宫劝说娘娘。”皇后琢磨著,十四爷虽然还没抵京,但十四福晋和十四爷的孩子是在京城的,“臣妾能不能让十四弟妹和弘春、弘明几位阿哥也进宫劝说娘娘。”
“可,皇后可以酌情处理此事。”四爷利索放权,他相信发妻的能力,“另外,朕打算封林氏为贵妃,封号珍,封李氏为齐妃,钮钴禄氏为熹嫔,耿氏为裕嫔,府裡其他人的位份,皇后自行斟酌即可。”
几个有子嗣的万岁爷都自己封瞭,钮钴禄氏和耿氏的位份都比她预想的要低。
“宋氏资历深,臣妾想封她为嫔。”
“可。”
皇后给自己人要好处:“武氏乖巧温顺,臣妾也想封她为嫔。”
武氏和宋氏不同,后者是爷的第一个格格,还为爷生下两个女儿,隻是没养住,武氏资历浅,没有生养过,但却是她的人。
“可。”
四爷对府裡的格局瞭然于胸,并不介意给跟随皇后的格格封个嫔。
“剩下的妹妹们没有能够上嫔位的瞭,臣妾便不跟您提瞭。”
四爷现在忙得一个头两个大,皇后他用瞭,儿子们也要用上。
最小的九阿哥直接被他送去瞭上书房,并安排他每日都要去看太后,九阿哥嘴巴甜胆子大又生得好,或能勾起娘娘的怜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