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匪(57)

作者:谧野 阅读记录

那一晚似乎也是无言。

谭千觅知道,和他不必有那麽多走心的交流。

二十分钟后,刘贇起身,“对自己好点儿。”

谭千觅笑瞭声,“那哪儿能跟您一样。”

刘贇分她一个眼神,也没多计较,转身往外走,“我走瞭,有事儿找我。”

“嗯,别太相信今天你旁边那个小哥,拜拜。”

摸到门把手的刘贇挑眉,莫名其妙勾瞭个笑,被疤痕衬得凶煞的脸温和几分,“嗯,知道瞭。”

他出门后,脸上的笑意还没完全消失,门边的莫馀霏扫瞭他一眼,没开口。他习惯性打量一圈,倒没特别关注莫馀霏,哼著歌下楼瞭。

谭千觅看向门口,待刘贇走后,理所当然和进来的莫馀霏对上视线。

莫馀霏啓唇,似欲言又止。

“嗯?”谭千觅挑著笑问她,言语神态之中全然没瞭先前的不悦。

“没事。”莫馀霏最后还是没说出来,隻是在她身边坐下,什麽也没说,安安静静看著窗外的雨幕,腰背并未完全挺直,但也并非轻松的姿态。

谭千觅看她两眼,带著笑收回视线,叹道:“闷裡骚。”

莫馀霏转头看她,这次开口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你不喜欢我这样,但都是我,表现形式而已,有差吗?”

“……”

谭千觅默然片刻,真是出乎意料的……直接啊。

那她也没必要绕弯子,索性承认,“我的确不喜欢你这样,也的确无权干涉你选择的生存方式。”

她擅长剖析别人,更擅长剖析自己。

如果莫馀霏隻是“书”,她隻会阅读,而非如此刻这般,生出“不喜欢”的情绪。

为什麽会不喜欢呢?因为存在著喜欢。

喜欢什麽?莫馀霏?莫馀霏的表现形式?

谭千觅依旧盯著她,语气平平问:“那吸引我的是表现形式,还是你呢?”

莫馀霏愣瞭一下,谭千觅借机补充:“或者说,我喜欢的是你,还是表现形式呢?”

她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勇敢,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一次瞭。

“喜欢”,一种神奇的情绪,她不停地感受爱,却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喜欢”。

她知道所有的喜欢都有原因。

小孩子喜欢玩具,是新奇、青少年追逐轰轰烈烈的爱情和友情,是激素与自我构建、醉酒的人渴求怀抱,是疲惫与放纵、被欺压者渴望救赎,是破碎自我的寄托、欺压者追求共犯,是认同与恐惧……

沉盈月需要一个人带她认识世界,她可以充当。

学姐需要一个人解开缠绕她的锁链,她可以充当。

刘贇需要一个人理解他,他才能更安心地一意孤行,她可以充当。

学妹是一块挂著石头的浮木,起伏无依,时刻都在下坠。她需要一个人一刻不停地拉著她,她充当过。

……

一切喜欢和需要都有迹可循,她知道,所以她从未怀拥过“喜欢”,也从未真正“需要”过别人。

她以为莫馀霏和其他的书没有差别,可她却赐予瞭自己这种盲目又令人著迷的冲动。

她应该理解莫馀霏的。

理解她每一次回眸时流转的眼波、理解她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话、理解她自告奋勇来主导的节奏。

音容笑貌不可藏,言行举止皆有法。

莫馀霏每次看向她的目光,每次伸向她的手,每次和她明裡暗裡的暗潮汹涌,都告诉她一个事实——她的心中藏著一块巨大的礁石,隐蔽不为常人知。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和自己的忧愁烦恼,但心湖总该澄澈,是好是坏,是黑是白都无可遁藏。

偏偏有些人的心湖之中,也要暗潮汹涌,沉疴般的礁石屹立其中,让它们的主人深陷漩涡。

这些人常常会成为她的书,她在替对方清理礁石的过程中感受到“爱”。

所以她该理解莫馀霏的,甚至该感到轻松。

她已经彻底翻开瞭这本名为莫馀霏的书,目录和序章早已进行完毕,接下来就是正文。

阅读的节奏本该是她的职责,但莫馀霏却接手瞭,她很适时地在此时展露出瞭自己心湖,无需自己去想法设法进入。

接下来对方所有的心理和认知,都是她该去翻阅的,无论扭曲还是诡异。

相比此前学妹的偏执,莫馀霏隻是把自己换瞭个人,这算得上什麽呢?

片尾

莫馀霏的异常不算什麽,她该去理解、去配合。

可她却感受到瞭不悦,她不喜欢莫馀霏用表现形式去约束自己,也约束她。为什麽呢?再进一步去分析。因为她不满足于将“莫馀霏”和“书”划等号瞭,对吗?

答案她并不确定,隻是这份强烈的、情感压过理智的感觉让她沉迷。

这就是喜欢。

思绪转瞬,她看向莫馀霏,眸中是前所未有的希冀。

说实话,换位思考,她也不知道莫馀霏怎麽回答,自己才会满意。

但她就是问瞭出来。

——我喜欢的是表现形式,还是你呢?

莫馀霏反应瞭很久才答她:“表现形式。”

谭千觅以为她会说些别的,什麽都好,因为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答案。

但唯独不能是这一个,因为这一个酷似事实。

的确,表现形式就足够吸引对方,就像她吸引每一本书的手段一样。

或许隻是莫馀霏知道她的喜好,而后做出对应的举动,自己就被吸引瞭,“喜欢”应运而生。

起伏的心绪缓缓落下,也许喜欢的确会让人犯傻。

她顺著说:“也是,你要是用现在这个形象去见我,我们就不会发展成这样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