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柚(30)
谁能想到,灭门惨案,竟是自相残杀?
喝了几口水,庄问笙才将案情详细跟岑安锦说了一遍。
正如她猜测那样,当年是何友武在亲戚家吃席的时候,对贾青红一见钟情。两人简单聊过几句,还算投缘。
何友武回家将这事跟父母说了,让他们去找人说媒。
一开始,何家父母很高兴。他们再不喜欢何友武,也希望他能早点成家立业。
意外发生在说媒的时候,何友文身为哥哥,跟着父母一起去女方家了解情况。
贾青红不知道他俩是双胞胎,把何友文当成何友武,主动跟他聊天。
可能双胞胎在审美方面总会有些相似,何友文也对贾青红一见钟情。
何家父母偏心,刚好贾家父母的意思,是希望女儿嫁个老实人,不是那种成天惹是生非的混混。
于是,何家父母临时改口,将说媒对象改成何友文。
贾青红父母对何友文也满意,贾青红跟何友武不过一面之缘,自然没发现不对。
婚事很快敲定,除了何友武,皆大欢喜。
何友武这种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狠揍了何友文一顿。
奈何父母偏心,贾青红看他打人也害怕,更不愿意跟他。
何友武选择离家出走,没想到碰上了李秀花。
他回来的时候,大概是想过好好跟李秀花过日子的。只是心里始终埋着一根刺,每次看到何友文跟贾青红在一起,他就不舒服。
如果没有参军的事,可能只是兄弟阋墙,不会发展成后来那样。
“何友文真是看到邻居牺牲,被吓到不敢参军?”岑安锦问。
“是。”
正如他们之前了解到的那样,何友文之所以会报名参军,是因为贾青红说她从小崇拜军人。
虽然他俩的事已经定下来了,但有何友武在旁边虎视眈眈,何友文心虚又有危机感,看何友武报名参军,他一时沖动,也跟着报了名。
其实在报名当天晚上,冷静下来后他就后悔了。
听说部队很辛苦,他从小没怎麽干过活,挑个水都费劲,不敢想象训练的苦。
就在这时候,隔壁胡伯家传来噩耗,胡伯当兵的儿子牺牲了。
福水村原本还有好些年青人準备报名参军,因为大家都穷,部队上至少能吃饱饭。
可相比吃饱饭,还是活下去更重要。这个噩耗,让大部分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那些还没报名的,纷纷打消念头,都不报名了。
可能是因为报名的少了,那些已经报名的,想取消也不行。
何友文眼看着胡伯两口子短短几天就瘦了一大圈,有时候半夜醒来都会忍不住失声痛哭,他真是怕到了极点,天天祈祷自己被刷下来。
万万没想到,最后是何友武被刷下来,他反而选上了。
何家父母看到胡伯两口子的惨状,也舍不得让心爱的儿子去当兵,他们便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何友武代替何友文参军,反正何友武也喜欢当兵。
何友武是真心喜欢当兵,但他还不至于看不出来,父母并不是支持他的爱好,而是纯偏心。
说白了,两个儿子如果非要死一个,他们希望死的是何友武。
何友武本来也不是肯吃亏的人,于是提出条件,他替何友文当兵可以,但身份要换,就要换得彻底——他要跟贾青红结婚。
父母都劝何友文答应,还说这可能就是命运,该他俩在一起。
何友文没怎麽纠结,答应了。
“贾青红遇到这家人,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岑安锦忍不住骂了一句,“她没发现吗?”
贾青红在新婚当晚就发现了。
但是,这个年代的女人,身上套着层层枷锁。
这事说出去,别人可能会骂何家兄弟两句,但受到非议最多的,肯定还是她这个“红颜祸水”。
假如离婚,再嫁也难找到条件好的。
所以,贾青红只能捏着鼻子过。
然而,何友武一走,何友文又开始蠢蠢欲动。
“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一开始贾青红是很讨厌何友文的,他俩也没私情。”庄问笙说,“但是,村里人乱嚼舌根。何友武心里本就有疙瘩,难免疑神疑鬼。加上他们的孩子,性格一点不像何友武,反倒像何友文,加上孩子长得像何友武,自然也像何友文……还有一件事,当时何友文的妻子,发现了兄弟俩做的恶心事,也发现了何友文对贾青红还余情未了,主动跟他离了婚。这事落在何友武眼里,就变成是何友文主动离婚,为了方便跟贾青红偷情。”
何友武误会贾青红,贾青红怎麽解释他心里都有刺。
贾青红一怒之下,为了报複何友武,也是因为何友武当兵一走,她带着个小孩子总被欺负,为了有个人照顾,她就跟着跟何友文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
一家人就这样纠缠不清,直到何友武受伤退伍,搬家远离村里人。
可夫妻之间,早已经矛盾重重,动辄打骂。
何友武瘸腿后,心里更加扭曲,但他本就身强力壮,还当过兵,贾青红哪里是他的对手,经常被打很惨。
村子里的人其实都知道,但何友武扮何友文越来越得心应手,在外面一副老好人的模样,腿上又带着残疾,外人不知道那些内幕,只当贾青红出轨在先,所以对何友武格外怜悯。
也因此,村民间不自觉就形成了默契——对他家的事情,只要不打死人,就不掺和。
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真的死人了,还是全家灭门。
村民们嘴上说着和自己无关,其实内心深处也心虚,尤其那些传过谣言、收到贾青红求救帮助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更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