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白鹤(29)
“太后娘娘教诲的是,妾身都记住了。”
“裴义在家养病的这段时间,和谁走的比较近呀?”
“义儿这几日不怎麽着家,妾身也没留意他去了何处,不过今日,阮氏之女阮如玉倒是来府中找过他,可他们具体说了些什麽,妾身就不知道了。”
“阮如玉?”贾太后轻声呢喃,“这个名字怎麽这麽耳熟呢,哀家仿佛听谁提起过。”
周寺人道,“娘娘您忘了,她是先太子的许嫁之人,当初还来宫中拜见过您呢。”
“哦,哀家想起来了,后来襄阳王举荐的那位也是她吧。”
“是。”
“还真是个不安分的,阮,如,玉,她家可有谁在朝为官呀?”
“阮氏一族自诩清流,三代之内并无在朝之人。”
贾太后叹了口气,“这倒是不好办了,哀家倒还不屑于对一个小女孩动手,裴夫人呀。”
“妾身在。”
“你们两家关系一向不错,你若是见到了她,也该提点着些,女孩子家家的就该绣绣花呀,弹弹琴呀,怡情养性,也就是了,何必非要涉足朝政,到最后,连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贾太后说话时的语气轻飘飘的,可吐出来的字却是寒如冰霜,锋如刀剑。
季诗婕面上惊慌,“太后娘娘明鑒,我们两家虽然交好,那也是裴郎和阮氏家主之间的交情,阮家夫人并不喜欢妾身,阮如玉所为,可和妾身一点关系都没有呀。”
贾太后淡淡一笑,“你慌什麽呀,哀家又没斥责你,哀家知道,这件事和你没什麽关系,不过是托你捎句话罢了。”
季诗婕为难道,“怕就怕,她不听妾身的呀。”
贾太后解下鎏金纹银花鸟缠枝香毬,搁在唇边轻轻一吹,里面的那点萤萤微火顷刻间便熄灭了,她幽幽道,“那,就怪不得哀家了。”
季诗婕见她面色不善,连忙寻了些别的话t头,“太后娘娘,元日将近,今年的阖宫夜宴,皇上还是要交给襄阳王去办吗?”
“嗯,北魏使臣眼下还在建康,皇上的意思是邀请他们共迎元日,所以特意叮嘱,叫襄阳王好生操办,不要失了大梁的脸面。”
季诗婕揣度着贾太后的心思,试探道,“自从太子死后,襄阳王这几年可是得意风光的很啊,不知,太后娘娘是否属意他为太子呢?”
“这样的事,自然全凭皇上做主,哀家哪里晓得。”
“娘娘说笑了,阖宫中人,谁不知道皇上最听太后娘娘的话了,娘娘若是想立谁为太子,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贾太后打量着她精致的脸庞,似笑非笑,“怎麽,这是替你夫君来套哀家的话?”
“裴郎哪懂这些呀,不过是妾身怕他看不清大局,没得折损了自己,这才来求娘娘示下。”
“放心,莫说你家那位并无过错,即便是有,皇上看在先皇后的份上,也断然不忍苛责的。”
“皇上是皇上,太后是太后,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妾身还是更在意太后娘娘您的意思。”
“哈哈哈,裴夫人还真是直言不讳呀。”
季诗婕笑而不语。
“你既然提了,哀家倒还真有一件事情叮嘱你。”
“太后娘娘请说。”
“裴义的命,哀家留着还有用,你不要自作主张,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动手脚。”
季诗婕忙道,“妾身一切都听太后娘娘的。”
贾太后擡指轻叩额间花钿,似是有些乏了。
季诗婕观其形状,起身作辞,“若无事,妾身就不叨扰娘娘安睡了。”
“嗯,你去吧。”
“妾身告退。”
周寺人扶贾太后回了内室,之前的那名男子果然还在榻上等她。
男子肌肤白皙,唇如点朱,他对贾太后笑了笑,“回来了。”
贾太后看着他,脸上难得露出放松的神情,她上前挨着他坐下,纤纤玉指轻轻攀上他的脸颊,“哀家竟不知,这世间还有此等绝色之人。”
“小人蒲柳之姿,不过是博娘娘一笑罢了。”
“难为杜卿了,他这差事办得极好。”
“杜大人一向忠心太后,自然是不遗余力,只求娘娘能长乐欢喜。”
“欢喜呀,哀家见了你,自然是欢喜的。”她勾唇一笑,“你叫什麽名字?”
“小人卑贱,哪里配有名姓,太后娘娘若不嫌弃,赐小人一个名字可好?”
“好啊,让哀家想想……有了,你以后就叫‘寰’吧。”
“不知是哪一个‘寰’字?”
贾太后笑靥如花,“还有哪个‘寰’呀。”
男子连忙跪倒,“皇上之名,小人万万不敢用啊。”
“怕什麽。”贾太后的呼吸声扑在他的耳侧,“哀家护着你。”
男子伏在榻上,不敢言语。
贾太后扶起他,她的指尖缓缓滑至他的唇边,“说吧,杜卿他想要什麽?”
男子含住她的指尖,轻声道,“杜大人想要娘娘帮忙杀一个人。”
贾太后挑了挑眉,“杀谁?”
“阮德之女,阮如玉。”
刺客
太学。
阮如玉手捧绿帛,端方一礼,“文大人,我听说皇上要从太学之中拔擢贤才,以补中书空缺之位,这是我的陈情文书,还请大人帮忙一并呈上。”
文超然接过绿帛,仔细看了一遍,点头道,“不错,写得不错呀。”
“谢大人夸赞。”阮如玉瞧见案上堆放的文册,问道,“这都是自荐入中书省的士子吗?”
“是啊,襄阳王劝说皇上不拘一格,选拨人才,难得有这麽一个入朝为官的机会,士子们自然不愿错过,阮姑娘不是也想试一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