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仵作洗冤录(179)

作者:梅子黄了 阅读记录

阿木古侧身邀娜拉先进殿,娜拉没有推辞,径自步入了大殿,倒是她的丫鬟路过裴霁舟时,朝他点了点头。

裴霁舟颔首回礼,转身看了跟着娜拉一同入宫的仇不言一眼。

仇不言领会到裴霁舟的意图,两人朝旁边走了几步后,仇不言禀道:“王爷,这几日娜拉公主身边并无任何异常。就是有一点,属下觉得有些奇怪。”

“属下发现这位娜拉公主好像对她身边的人极其不信任。”不等裴霁舟开口询问,仇不言便自顾答道,“她从不出房门一步,除了她的丫鬟达娃以外,也不準任何人进去。属下曾与屋顶窥得,娜拉公主的所有膳食都要经达娃用银针检验后才敢吃。”

“这麽说,娜拉公主知道有人要对她不利?”裴霁舟抱手打量着已落座的娜拉,“而且极有可能是她身边之人。”

仇不言赞同地点了点头。

“继续盯着。”裴霁舟下令道。

仇不言应声后便退至偏殿等候,而裴霁舟在入殿后不久,长晟帝便携曹皇后一道从帷帐之后现了身。

阶下衆人稽首以拜,高呼“陛下万岁”“娘娘千岁”之语。

礼毕,乐起。

一支飞天舞后,外邦使团相继呈上贡礼以贺帝后万福金安,大梁千秋万代!

看着他国朝拜之盛景,长晟帝郁结于心的愁思顿时消散了不少,连连举杯承衆使团之所愿。

到这里,一切都还算正常。

及至筵席中途,微醺的长晟帝开始夸起娜拉公主一眨眼竟然长这麽大了,还说她颇有其父赤巴部之风姿。

娜拉羞赧垂首,而其他朝臣却强忍笑意,心道陛下这实是想不出夸赞娜拉公主的词了。

不过倒也怪不得长晟帝,都说娜拉生母在世时乃是西番第一美人,亭亭玉立,花容月貌,十六郡衆王皆为其倾倒,就连长晟帝也曾有意纳其为妃,谁料最后却是便宜了赤巴部那厮,生出的女儿竟无其母半点风韵,倒是与五大三粗的赤巴部极为相像。

终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衆人惋叹!

“若朕没有记错的话,娜拉今年也已满十五了吧?”长晟帝问道。

娜拉拘谨回道:“回陛下,臣女刚及二八。”

长晟帝点头道:“正是芳年华月之时,尔父可曾为你许下婚配?”

娜拉没有直接回答长晟帝的问话,而是在看了达娃一眼后起身步至大殿中央稽首一拜。

长晟帝心中咯噔了一下,衆臣暗道:坏了,要出事!这娜拉公主该不会真打算留在西京吧?

当今陛下虽子嗣兴旺,但娜拉既有和亲之意,定不会随便嫁给一个无足轻重的皇子,太子与其年龄倒是相仿,但他毕竟太年轻了些,且说西蕃中人个个习得高明蛊术,万一太子稍不留神被其给迷惑住了......岂不是自寻祸端?

衆人思来想去,倒也只有让长晟帝纳为嫔妃为最佳之策了。

就连长晟帝自个儿也是这样想的。

殊不知,所有人都猜错了娜拉的意图。

娜拉挺身回道:“回陛下,娜拉心中已有夫婿人选,其人勇猛无双,是大梁的英雄,臣女对他一直心存仰慕之情,今次前来正是祈求陛下能够为臣女赐婚,成娜拉之所愿!”

娜拉说着有意无意地朝裴霁舟看了一眼,接着又道:“娜拉自知身份微末,不敢攀为正妻,但为侧室也心甘情愿!”

定风波(十四)

此言一出, 除了裴霁舟心中无比慌乱之外,殿中更是一片哗然!

谁人不知裴霁舟乃裴烨唯一的儿子,而裴烨驻守西川数十年, 是西蕃的劲敌,也是西蕃不敢来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娜拉选择裴霁舟,便是打着拉拢裴烨的主意。

居心叵测!实是居心叵测!衆朝臣愤愤道。

还不如将她许给太子呢!长晟帝拍着扶手郁闷不已。

裴霁舟自是知道娜拉打的什麽主意,但无论是何原由,他都不会允下这门亲事。

思及此,裴霁舟从座位上起身,正欲上前回绝时,却见长晟帝擡手制止了他。

“这——”长晟帝的身体开始东倒西歪, 似是醉得不轻。

“娜拉公主!”傅斯远绕过桌案上前道, “今日乃是我大梁宴请外邦之日,婚约一事, 依臣之见不应于此时提出, 我朝待各邦仁同一视, 无偏无倚, 今日您看上了裴将军, 明日便有他人欲与我朝其他将军联姻,这样一来, 我大梁的将军干脆都别从军了, 干脆给各国入赘算了。”

“不过念在公主一片癡心的份儿上, 臣觉得改日寻个合适的时机, 再详谈也不迟。陛下, 您觉得呢?”傅斯远面向长晟帝。

长晟帝立刻附和道:“朕觉得傅卿言之有理,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哎哟,朕有些不胜酒力, 头晕得很——”

有大臣赶忙道:“陛下当以龙体为重!”

“那朕就先回去休息了。”长晟帝道,“傅卿,替朕照顾好各位使臣,定要尽兴而归!”

“臣遵旨!恭送陛下!”傅斯远道。

长晟帝走了,娜拉却还跪在殿中央,周边的嘲讽声不绝于耳,但她却不甚在意,想是早有预料。

娜拉悻悻地回到原位坐下,达娃上前拍着t她的肩膀安慰了几句后,二人便先回去了。

“多谢傅大人解围!”裴霁舟对傅斯远道。

傅斯远回道:“王爷客气了。臣之所为,并非是为了王爷,而是为了圣上和大梁。”

“理虽如此,但傅大人也算是间接救我于水火,我感谢大人也是应当的。”说着,裴霁舟朝傅斯远躬身一拜。

傅斯远见状赶忙上前托住了裴霁舟的手。这一刻,两人都心照不宣地将对彼此的嫌隙抛诸于脑后,一心为着大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