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105)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你说得有理。”沈安颐点头,“可惜人心都是贪婪的,有几个愿意为了大局放弃自己的享乐?芸芸衆生,谁不想过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呢?”

“想过得好没有错,但舒适与奢侈是有分界线的。大多数人的智慧,往往看不清界线在哪里,因此上层的表率才尤为重要。《诗经》上说‘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若欲改变人民的思想,还须肉食者躬亲先行。”

这番话说得泛泛,再深入下去就不免拐到朝政上去了,上官陵无意在集市上细谈这些,对沈安颐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收住。

沈安颐心知肚明,便不追问,头一低发现她们站在一个首饰摊子旁边,稍稍扫了两眼,一支玉色秀簪映入眼帘。

“这个挺适合你。”她笑说着,信手拿起来,想递给上官陵。

“不对呀公主!”采棠刚好凑过来,插嘴道:“这个是女式的,上官大人怎麽能戴呢?”

沈安颐仔细一瞅,原来那发簪虽然样式素雅,但从上面雕刻的花纹来看,的确是给女子绾发用的。这也不过是偶然粗心的错误,却忽然令她联想到了别的事,不禁默然起来。

上官陵眸光向她凝了凝,又落在发簪上,似乎料到她在想什麽,遂淡笑了笑。

“虽不能用,但还是多谢公主好意。”

沈安颐有些叹息。对于上官陵,她是存着敬佩的。明明是和自己一般的妙龄少女,却选择了一条殊异艰险的路,当此青春年华,不肯娇娆地绽放给看客,而是小心地背负着秘密,静静地积蓄一切。很孤独,也很辛苦吧?然而从她本人身上,又看不出任何委屈或不甘来,旁人所能观察到的,不过是审慎的天性、自律的作风、清雅的气度而已。

唯其如此坦然无怨,才令她更觉钦敬。

她正在心内思忖慨叹,忽见上官陵眼神一顿。

“怎麽了?”她顺着上官陵视线看过去,只见数步远处,一个陌生青年袖手站在人群里,眉眼带笑地望着她们。

“他是谁?”

“大王子府上的幕僚,宁休。”上官陵话声沉稳平淡,“公主,臣就不送您回宫了,路上小心。”

沈明温毕竟和她不对付,倘若觉得公主与她关系太好,即便不至于多想,也可能会生出迁怒之心。如果被人添油加醋地传到昭王那里,她是没什麽可畏的,却终究于公主不利。

沈安颐对内情不甚了了,但听她语气利落清楚,心知有她的理由,便点头应好,领着采棠先走一步。

上官陵目送二人离开,转回视线。

宁休已不见了。

她跟随人流往前走去,刚走两步,蓦觉有人在看自己。

侧首一望,路边靠着一面长幡,幡下坐着一人,看起来是个相师,正聚精会神地端详着她。

上官陵便不在意,待要举步,却听那相师幽幽开口。

“卓行笃志之士,累世不绝。然如君者,不得善终。”

沈明温坐在书房里,上身倾伏在案上,眼睛张得老大。

书案中央铺着一幅生宣纸,纸上用木架拉着一支羊毫笔,仿佛被风吹拨一样不规律地摇晃移动,笔尖拖曳所至,墨迹染纸,竟是一个个章法分明的字。

最后一画勾完,毫笔稳稳停住,顿时便像块石头,一动也不再动。沈明温伸出手指,试着推了推,仍然未动。他回过头,再将字幅看过一遍,擡起脸来,满面惊喜。

“哎呀大师!您可真是仙人、神僧!‘英明神武’。哈哈,好字!”他欣喜无比,赞不绝口。

书案前一尺外的僧人垂下袖来,近前一礼,笑道:“殿下过奖,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法术。”

“不用谦虚了,灭空大师!”沈明温从案后绕出来,眉飞色舞,亲密地握住他的手,快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师,可还有其它神通供我开开眼?”

灭空笑问:“殿下想看哪一类神通?”

“别的恐怕见不出大师的法力。”沈明温道,“不如就看看‘转生为死,转死为生’的这类,大师做得到吗?”

“转生为死,转死为生?”灭空眉峰一逗,笑容隐去,“殿下,您可真会出好题目。难道不知贫僧乃佛门中人,杀生是大戒麽?‘转死为生’也就罢了,这‘转生为死’,莫不是要逼贫僧犯戒麽?”

“不敢让大师犯戒。”沈明温赔笑,一面打了个响指,侍从会意趋近,捧上一盒莹光晶润的雪珍珠。

“我也是好奇心盛,一时激动,唐突之处,大师千万海涵。”他把那盒子亲自拿过来,抓着灭空的手塞进去,“这点不值钱的小玩意,只当在下的赔罪。大师果真不肯,明温自然不敢勉强。”

灭空叹一口气。

“佛门讲随顺衆生,殿下既然如此诚心,贫僧也不好一再违逆,少不得为了殿下担些罪业。不如这样?烦劳殿下命人取些小巧的活物来,贫僧先让它转生为死,再救它起死回生,好歹不欠它性命,也算说得过去了。”

沈明温大喜,立刻叫办,须臾,侍从提了一对幼鼠过来。

依着灭空的要求摆放妥当,只见那僧人闭上眼,有模有式地四面拜了一遍,而后绕着鼠笼缓缓而行,口中念念有词。沈明温目睛不转地盯着,眼睁睁看着那对幼鼠从活蹦乱跳到渐渐一动不动,最后仰着肚皮瘫在那里,竟是死状了。

“哎呀!”他一声惊叹才出口,猛见灭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便忙掩住声息。见他脚下停了停,逆向走动起来,口中念动片刻,那对幼鼠竟真活了过来,在笼中四处爬动。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