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125)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长杨王接过剑,翻看了一会儿,召来宫人。

一刻钟后,剑盘呈回。

雷纹清晰,密布剑身。

长杨王察看良久,把剑盘一推,整个人摔回座位,重重长叹了一声。

“师乐正吶……”他抚胸摇头,痛心疾首,“你还有何话讲?”

师若颦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着,颓然跪倒在地上。

“来啊!”

衆侍卫应声出列:“在!”

“师若颦骄狂自恃,藐视纲纪,屡次欺弄君王。立刻拿下!……候斩。”

“是!”

“君上!”

出声的是林知秋。她稍稍嗫嚅了一下,勉强扯出个笑容,柔声道:“师乐正今日临时取剑,或许一时匆忙拿错了也说不定,不如暂且宽限她一个时辰,让她回登临阁再找一找。若是仍无结果,再行治罪,以显君上贤慈厚德,也好教人心服。”

长杨王正在以袖拭泪,为部下的欺骗和君臣之义的断绝哀感不已,闻言皱眉犹豫,最终似是念及旧情,挥手道:“按你说的办。孤王乏了,你们也都退下吧。”

师若颦脚步沉重,被侍卫押出王宫。

林知秋跟在后面相送,一路默默不语,直到离了宫门,方才带着些叹惋开口:“你也算是我啓蒙之师。不论你信不信,我从没想过要杀你。”

她其实心里也挺膈得慌。公冶川是自己引见到长杨王面前的,但她确确实实一丝一毫都没想到,居然会弄出这个结果,若说自己没有从中作梗,怕是谁也不会相信。

师若颦居然笑了一下,啓唇想讽刺几句,却又突然失了说话的兴致。

她都快死了,就算此时将对方骂个狗血淋头,又有什麽用呢?

“不管怎样,谢谢你为我求情。”

林知秋愣了愣,随即恢複常态,眉眼细细一弯。

“你是顾全大局的人。”她打量着对面女子,语气轻幽而笃定,“最后这一个时辰,我想你知道该怎麽做。”

师若颦沉默了瞬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林阁主放心便是。”

第十七章莫问前程

登临阁。

师若颦刚走进院子,迎头就见晏飞卿携着几个女弟子笑嘻嘻地奔了过来。

“师父,你可回来了!”

少女扑到她身边,一把将她搂住,仰着粉似桃花的脸儿撒娇:“早上走得那麽早,故意不想带我。宫里现在什麽模样?君上还跟以前一样麽?有什麽新鲜事没有?快给我说说!”

师若颦凝视着她,脑海无端陷入空茫,思维渐渐停滞了下来,懒于对这世上的一切做出任何反应。人说生老病死无从替代,乐者自乐哀者自哀,她从前不屑一闻,如今大限临到眼前,才猛然忆起这些话来,只觉心底既酸又苦。飞卿,飞卿,你活得多高兴啊!可知为师已身陷死地,命途将绝?

她顾自沉思默想,忘了答话,以至于神经粗糙如晏飞卿,也不禁察觉出了异样。

“师父,你怎麽了?”

师若颦突然回魂,给了她一个虚懒飘忽的淡笑:“无事,陪我上去看看吧。”

高阁岿然,指天矗立。弟子数千,庭前执礼。

这是她一手创下的基业,是她一生最得意的杰作。哪一部典籍放在哪一栋书馆,哪一条情报收在哪一间密阁……她全都了然于胸。多少心血倾注于此?多少光阴耗费于此?物换星移人事非,雕楼未改旧门楣,到底有什麽是真实的呢?恐怕只有它了。多好啊,她想,在临死前,她还能有幸回到这里,俯瞰这国土最后一眼;她还能沿着旧路再走一遍,被弟子们环绕着、追随着,看她们玉指纤纤,将春光指点。

师若颦手扶梯栏,缓步而上。这里的每一级台阶、每一块石砖、每一道门槛……她都无比熟悉,却又恍如非常陌生,熟悉的面目,此刻落在眼界之中,竟是陌生的观感。

是她来到了一个虚假的登临阁?还是她实际度过了一场虚假的人生?

这荒谬的一念在她脑海中一闪而逝,她摇摇头,自嘲似的哑笑了一下。

“飞卿跟我进来,余者门外等候。”

“是。”

眼前是最后一道房门。

师徒二人推门而入,在琴台前站定。

“飞卿。”师若颦开口,声音稍显沉滞,看着晏飞卿的目光却仍温和柔软。

晏飞卿乐颠颠地凑过去:“师父把我单独叫进来,要给我什麽好东西?”

师若颦有点哭笑不得,或许真是她太宠着这个徒弟,养得她时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样子。她沉默了一会儿,擡手替晏飞卿理了理衣领鬓发,道:“我很快就要走了,以后师父不在,你要……学会管理自己,别再整天这麽孩子气……”话没说完,嗓子已不能自禁地哽住了,眼圈一红,赶忙扭过头去。

晏飞卿吓了一跳:“师父你怎麽了?你要去哪里啊?去多久啊?有什麽事吗?”

师若颦摆摆手,阻止她近身探看的动作,一手捂住嘴,半俯着脸,只觉气息混乱不能开口,半晌才算调理清楚,硬起语气:“你听明白了没?可要记着!”

晏飞卿心想您都没说明白,我听明白个啥?嘴里却只是敷衍:“听明白啦。”

“还有。”

“还有?”

“我走之后,你就立刻离开长杨,远远离开,再也不要回来。”

晏飞卿这回没应声,她的脑子转不过弯来。

师若颦侧头看了一眼她惊异的表情,了然道:“你是不是以为,君上喜欢你的琴,任何人都伤不了你分毫,自己安全得很?”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