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正清秋(174)
“那也是心有所想才能说得出来。”宁休不鹹不淡地道,“天底下常言那麽多,他怎麽单挑这一句?”
沈明温犹不肯信:“可他……不是不喜欢女人干政吗?”
宁休摇头笑了。
“看来殿下对自己父王的了解程度仅限于市井传言。人家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她已经站到了议廷上旁听朝政,这就是事实!”
沈明温不再说话,脸色逐渐阴郁,眉间戾气上涌。他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圈,忽然停下脚步。
“你说得对,不管怎样总该多个防备,明天就叫她嫂子请她过来试探一下,要是真像你怀疑的那样……哼!”
他甩开袖子,怫然离去。
第三十六章金蝉脱壳
大王子正妃江氏,今年二十有二,娥眉不输人,青春正鼎盛,饶是如此,在看见沈安颐那光彩照人的面容时,还是险些揉碎了手里的帕子。
沈安颐全当没发现,莲步轻移,屈身见礼:“小妹安颐,见过王嫂。”
被她一唤,江氏才忽然回过神,想起这是公主、自家王妹,而不是哪个新入府的小妾侧妃,嫉意当即散去大半,忙扶起人来殷勤问候:“几年不见,妹妹出落得越发标致,我都快认不出了!”
沈安颐口角噙笑:“王嫂也是风姿更妙,更精神了。”
江氏见她乖巧,毫无自恃之态,心内舒坦不少,掩唇一笑,挽了她的手往里走,一面閑叙家常。
“兄弟姐妹们大了,就生疏起来,妹妹回来半年多,咱们也没能见过几面。也怨我胆小,又怕妹妹不赏脸,又怕府里简陋委屈了妹妹,一直也不敢私下请你。这不?惹得你哥哥骂了我,都是一家人,总顾着虚礼倒生分了。恰好昨天从隋州送来些上好的龙虾,就想请妹妹过来吃个饭,东西不值什麽,主要咱们聚一聚,好歹也让嫂子看看你。”
“王嫂盛情,安颐叨扰了。”
沈安颐面带春风,顺着应承,暗暗留了个心眼。江氏和她的关系从来也不算热络,今早却无端派人来请她,她正觉得奇怪,现在听着,倒像是大王兄的意思。只是,大王兄这番突然的热情又缘何而来?
两人转入屋中,酒菜席面早已布置停当。江氏携着沈安颐坐下,一边给她布菜,一边笑道:“你哥哥还没回来,咱们先吃,不必等他。”说着又要倒酒,被沈安颐拦住了。
“天气热,精神差,喝了酒夜里更要头痛了,还望嫂嫂今天饶我。”
她软语恳求,俨然闺中少女柔弱姿态,秀眉颦蹙,楚楚可怜,江氏说怕委屈她本是托词,此刻却不禁真生出些怜意来,不好意思继续强迫,坐将回来,改盛了半碗汤。
沈安颐双手接过,眉眼弯弯地道了谢。姑嫂两个相对吃了一会儿,便听江氏叹道:“妹妹也是命苦,别国的公主八九岁还在爹娘怀里撒娇,妹妹早早没了母后不说,还被送到北桓当人质。当时听说他们要送你去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那麽点点大的女孩儿,亏他们狠得下心!哎哟,可把我心疼得!饭都吃不下。”
沈安颐捏着象箸,偏头看着她,和风细雨地笑了笑。当年她离开昭国的时候,这位大王嫂尚未过门,与她并无多少情分,就算同情她遭际可怜,又何至于心疼得茶饭不思?
但她的性情,是不肯当面给人难堪的,于是并不戳破,只柔声道:“嫂嫂如此费心,却教安颐惭愧。我如今好好的回来了,从前的事就让它过去罢,来日方长,把以后过好才是紧要。来,嫂嫂吃这个。”
“你是客人,反倒推让起我来!”
江氏连声发笑。她受了沈明温暗中嘱托,务必要试探出一点切实的口风,原本担忧平素往来少,小姑子长大了心思多,不好亲近,现在见沈安颐知情识趣、纯善体贴,不由把心放下了大半。
又陪着吃了片刻,她故作惋惜地道:“妹妹能回来是好事,不过要是能早些回来就更好了。这麽些年大王一点要接人的意思也没有,我都怕他老人家把妹妹忘了,却不知是哪个大人好心,提醒大王接妹妹回来的?改日遇见,我可得好好谢一谢他!”
沈安颐神情不变:“哪里有什麽好心的大人提醒父王接我回来?此事说来纯属凑巧。”
“凑巧?”
“嫂嫂有所不知,当初上官大人出使北桓,偶然发现安颀在成洛,本是要将她带回来的,谁知……”说到此,她的脊背猛然一颤,差点没捉稳筷子。
即使已经过去了半载光阴,即使是在用心不明的旁人面前周旋,一提到此事,她仍然无法保持平静,心底像被一只小手蓦然揪了一把,顿时忘了下边该说的话。
江氏惊讶地看着她苍白的脸:“妹妹,你没事吧?”
沈安颐长长咽下一口气,盯着眼前明亮似雪的白瓷碗沿,狠心将剩下的话说出口:“谁知安颀……意外被人刺杀。北桓为了息事宁人,也为了补偿,这才让我跟随使团回昭国。”
她说话时低垂着脸,侧对着江氏。江氏看不清她的神色,只听得她声音沉重迟凝,隐约有悲愤气息,万万不像作假,便已然信了九分,思来想去,却还有一分放心不下,放低了嗓音神神秘秘地道:“可我听有人说,大王之所以急着把你接回来,是因为去年天现异象,準备……準备传位于你……”
“哈哈哈哈……”
她一句话没完,沈安颐突然丢下碗筷,伏在桌子上大笑起来。
江氏愕然地望着她。
“天现异象……哈哈哈……”沈安颐一手按着腰,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嫂嫂,你从小在昭国长大,迄今为止,看过多少次‘天现异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