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176)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她把这个问题问出来,上官陵答言平淡:“我只是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保险起见而已。”

沈安颐摇着头笑。

“被你猜中了。大王嫂旁敲侧击地询问父王为何接我回来,怀疑父王有意传位于我。”

“公主怎麽说?”

“能怎麽说?半真半假,挑她爱听的说。她后来又和我说起闺训,意思叫我本分些,别想不该想的,将来出阁伺候人才是分内事。”

她讲到这里,停下来换了一口气,端起桌上的雪梨盏,一面擡眼看向上官陵。

上官陵撑开折扇慢摇,神意悠然:“举案齐眉,笑对檀郎,的确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哪怕有时妻妾争风,大度一点也就过去了。其实……据臣看来,也真是挺好的。公主以为呢?”

沈安颐合上杯盖,看戏似的瞅着她的脸:“原来正直的上官大人,也有口是心非的时候。”

上官陵微笑:“我只是表达疑问。”

沈安颐眼一眯:“你心里明明没有疑问。”

“但你心里有。”

沈安颐脸色一凝,蓦然失语。

街上的马蹄人声依稀传近,又渐渐远去。柳风斜拂,木纹整齐的桌面上,有灵动的影子在日光里飘洒——那是上官陵的发带,正在空中自在飞扬。

沈安颐鬼使神差地伸手,指尖抚触着那发带的影子,追随着它肆意飘舞的姿态在桌面上描画游移。画了一会儿,她轻轻啓唇。

“逆来顺受,相夫教子,那样或许是很安稳,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

她停下描画,五指舒张,按在桌面上。

“但是那样的生活,我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日複一日围着一个男人打转,日複一日在后院中争宠夺爱勾心斗角,没有志愿,没有理想,没有对自身的省察,没有超越现世的渴盼,任由生命在日複一日的琐屑争斗中无谓地耗尽……那样就算活到一百岁,又有什麽意思呢?我在北桓已经受够了身不由己的日子,难道要将后半生也埋进槁木死灰麽?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够自由选择他的道路,能够承担自己。如果为了安逸的生活,就甘愿抛弃它们,成为他人的附庸,那和被圈养的家畜宠物有何分别?”

“或许我真的不够安分吧……”她擡起头来,沖上官陵笑了笑,“但我确信那种日子非我所求,我也并不渴望所谓安稳的幸福。”

上官陵眸色深深,凝视她良久。沈安颐秀韧的颈项在她的目光中缓缓挺直,清莹如水的双眼带笑回视,隐约透着坚明自守的孤清,令她几乎错觉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沈明温回到府中的时候,江氏已经独自吃完午饭,丫鬟仆妇们正在撤席。

“她来过了?”

问中的“她”自然便指今日应邀过府的沈安颐。

江氏赶忙回禀:“来过了,吃了饭,已经走了。殿下叫我问的话,我都问了。”

“你怎麽问的?”

江氏半分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与沈安颐的应答和席中情形都告诉了一遍。沈明温沉着脸听完,既没一句夸赞,也没说一个不好。

江氏忐忑地观察他的脸色,见他抿着唇转着眼珠像在寻思什麽,不由屏紧呼吸,大气不敢出。过了片时,沈明温撂下一句“今天的事不要告诉别人”,就匆匆跨出房门,直奔前院去了。

宁休这时也才刚回府不久,见沈明温急急赶来便知昨天的计划有了结果。他听着沈明温将一切巨细转述完,没有马上着手分析,而是先问:“殿下怎麽想呢?”

沈明温道:“我当然不信。”

“为何不信?”

沈明温怔愣了一下。他是疑心惯了,若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证,本能反应就不信,可若要为这不信掰扯出个因由,于他却是件难事。

左思右想,最后只答了两个字:“直觉。”

宁休笑了笑,稍稍垂下面容。沈明温不懂这是什麽意思,但总觉得他那神色酷似失望,连忙询问:“难道先生觉得可信?”

“不是。”宁休道,“我只在想,公主若是撒了谎,那这谎真够高明,咱们心里有疑惑,偏偏抓不到破绽。”

沈明温脸色愈加难看。

“不过……虽然表面看不出破绽,但至少有一件事,我们还是可以探查一下真僞。”

“什麽事?”

“她到底是怎麽从北桓回来的。”宁休望着地面,思索着道:“上官陵到底是出使北桓‘顺便’将她带回,还是……特地为了接她而去的北桓?如果是前者,那可能真是我们多虑;如果是后者……其中的用意就难说了。”

经他一点拨,沈明温立马醒悟,随即又困扰起来:“可这事怎麽探查?”

“简单!”宁休两手一拢,“上官陵去北桓的时候,是和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现在的桓王接洽的。殿下只需修密信一封,送去北桓问问他,就能得到确切消息。”

“什麽?!”沈明温吓了一跳,“让我直接去问桓王?他,他怎麽可能会理睬我?!”

“怎麽不会?”宁休倒很淡定,瞥了他一眼,笑道:“这样吧,若是殿下信得过臣,这件事就由臣全权替您解决吧!”

第三十七章自投罗网

七月十四,成洛。

这是先王宾天之后的第一个中元节,北桓合朝文武在新君率领下前往郊庙,祭拜先祖告慰亡灵。

典礼程式繁琐,诸事完毕已到了下午,君臣都有些倦乏。头顶骄阳正烈,腹中饑肠辘辘,于是桓王命令一下,随行衆人便迫不及待地整理仪仗,浩浩蕩蕩出了郊庙。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