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18)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啊呀!你的命可真韧,这样都能自己醒!”她头回遇到这种伤患,惊奇得不得了,连自己命门正被对方掐在手里都没有发觉。

上官陵眯眼盯着她,头脑刚从混沌中唤醒,呈现出顷刻空白,以至于神态有点迷离:“你是谁?”

采棠心想自己就算报上大名人家也不认识,苦恼地捏了捏发辫,答非所问地道:“你身上有伤。”她见上官陵皱眉,赶忙又补上一句:“公主命我看护你。”

知觉归位,肩头传来明晰的痛感。上官陵被扯回注意,侧目一瞥,鲜豔的血色倏然闯进视野,和着旺盛的药性发作,惹得人一阵阵犯晕。她移开视线,勉强打起精神。

“脓血污秽,恐怕髒了姑娘的手。”她说一句话,歇一口气,气力未足,语调也变得徐缓低沉,“烦请姑娘……回避片刻,我……自己处理就好。”

“你还能动?”采棠诧异不已。在她看来,上官陵能在没有任何医治的情况下自行苏醒已经是个奇迹,居然还敢在精力尚未複原的时候提出自理伤势,简直是不知死活。

“可以。”上官陵道,并没在意采棠近乎看疯子的眼神,只是悄然松开钳制着她的手——采棠没有继续动作的架势,她需要尽量蓄着点力气。

采棠本也乐得省麻烦,但对着她左看右看,怎麽也无法放心,顿足道:“不行,还是我帮你。”说着便凑过来準备继续手上的工作,却被上官陵动作温文而又无比坚决地推开。

“我不怕髒!”采棠解释道,似乎想让她安心。

上官陵面对着她纯善的好心,又是想笑又是无奈:“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权也。”清晰柔美的嗓音从帷帐外传来。

采棠正对这固执的病人无计可施,一听声音如遇救星:“公主!”

上官陵转眸望见步近的少女,细不可察地勾了勾唇:“溺者善游,不须援手。”

沈安颐走过来,默不作声地将手里托着的药盅放在桌面上,回头对采棠道:“我们出去。”

“啊?他……他这样怎麽行?”

沈安颐幽丽的眸光向着上官陵轻轻一瞥,话却是对采棠说的:“再争下去,他的血就要流光,‘善游’也没用了。”

本以为免不了劳费一番口舌,却不料对方如此好说话,上官陵暗松了口气,心内颇有些感激她的通情,半支起身子,就榻颔首代礼:“多谢。”

沈安颐没吭声,弯腰将矮几推到她手边,一眼都没再多看,便拉着采棠避了出去。

“公主你怎麽就能依他?”走到外间,采棠仍忍不住念叨,“他被人毒傻了,公主也傻了不成?他那样子,哪里像个不要人帮的?”

“我看不出来他要不要人帮,但看得出来你说破嘴皮也没用。”沈安颐立在花架旁,随手抚弄着一盆山茶刚露头的蓓蕾,“依我说,他要麽是书读迂了的呆子,要麽有不能假手他人的缘故。不管哪一种,都不是你我三言两语能劝动的。”

“让他试试好了。”她转过修长白皙的脖颈,给了小侍女一个安抚的眼神,“我们在外边等等,有什麽异样再插手也不迟。”

上官陵望了一眼静静映在花格上的人影,吐出一口气,忍耐着不时泛起的晕眩感,坐起身来。

大难不死,是幸运吧?

她垂下头,动了动如同瘫痪般无力的手指,费力地解开外衣,一点一点擦净,抓起矮几上的纱布,咬住一头,单手包扎起来。伤口因动作不便而总被牵痛,额角接连不断地渗出细汗,初步处理完时,发鬓已然湿透。

她绝少受这种皮肉之苦。

上一次被刀兵所伤,是什麽时候?仿佛的确很久远了,且也不在肩上,而是直扎穿了心窝,当场魂飞毙命,甚至都没来得及体验多少□□的痛感。

不该想。她及时止住忆念。枉死城中圣明烛照,她允诺过放下前尘。

耗费最后一点力气拉上衣襟,她再也支撑不住,直直倒在枕上昏死过去。

再次睁开眼时天光已大亮。身上盖了一层锦被,矮几也被放归了榻首旁,穿着的衣服却还如旧,看样子主人家只是进来收拾了东西,没有动过她本人。神思清明了很多,掀被坐起,内息似乎也通畅了些许。

“哎,醒啦?”采棠端着药碗进来,见她坐在那里有点意外,又很高兴:“看来这药还真管用。”她把盘子托到上官陵面前,喜笑颜开:“来,快把今天的药喝了。”

“多谢姑娘。”

“谢我做什麽?我啥也没干。”采棠毫不居功,“你该谢公主才是。”

“公主?”上官陵留意到这个称谓,捏着汤匙的手顿了顿,“北桓王女?”

她此番奉命私访,若是惊动了北桓王族,纵然不至于被当成细作处理,怕也未必是好事。

采棠摇头,语气中泛起一丝委屈:“不是的。我家公主是昭国质子。”

上官陵微怔,继而静敛了容色。

为人臣子三年,不是没有听说过那桩旧闻。

昔年桓昭争战,昭国连失九城,大将军战死。昭王闻报急怒攻心,昏迷数日不醒,朝中大乱。情急中丞相冯虚说服群臣,向北桓遣使议和,桓王回複道:“若是昭王肯将亲生骨肉送来北桓为质,本王就相信昭国议和的诚意。”

昭王病势不明,可能随时就要驾鹤西去,另立新君。大王子和二王子担心失去被立的机会,不愿为质,于是大臣们準备出质年幼的三王子明恭。那沈明恭先天不足,长年缠绵病榻。消息传到宫中,王长女正在给三王子喂药,听说后抱着幼弟不肯松手,哭诉三弟体弱多病,不堪舟车劳顿,情愿代替弟弟去北桓为质。大臣们一听,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商量一番后竟真将公主送去了北桓。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