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188)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剑尖挑开飞矢,便无暇顾及自己身后袭来的一招。沈安颐清楚地看见杀手指尖的钢针狠狠刺入上官陵的右肩,使得她握剑的手臂一颤。血色浸漫出来,染透了衣襟。沈安颐看在眼里,已觉心惊胆寒,几乎咬破嘴唇。上官陵却一声不吭,动作没有一丝减缓,回臂一剑洞穿了杀手的心髒。

最后一名杀手倒下时,箭雨漫天而至。

剑影旋飞成片,挡开一拨利箭飞矢。轰鸣声震动耳膜,是从唯一的出入口石洞门的方向传来,吊在洞口上的方形巨石开始降落。封门石本身体量过大,外加升降部件长久閑置,造成运行时的滞涩,使得门闸啓动时産生巨大的杂音和震颤感,尘土飞扬地动山摇,让人错觉整个地皮都要被掀起来。

她们的机会不多了!

一旦石门关闭,她们被擒拿就只是时间问题。

几波箭雨过去,廊桥上的弓箭手们似乎后继乏力,出现短暂的间歇。上官陵猜测他们箭囊空了在忙着补给,趁着敌人换箭囊的时刻,她快速扫视过四周。

最好的办法是到廊桥上去,那里全都是射手,武器是弓箭,与她拼近战没有优势,她可以凭借迅疾的身法带着公主沖杀出去。而且混在人群中间,能够扰乱远处敌人的视线。可问题是,怎麽上去呢?

倘若只有她一个人,她可以用轻功直接掠上去,但公主不会轻功。如果自己抱着她飞,就分不出手抵挡后面的冷箭,怎麽办?

“公主。”十万火急之中,沈安颐蓦然听见上官陵似含浅笑的声音:“我们来蕩秋千。”

随即她就被上官陵挟着踩上一架秋千。草地的清芬夹杂着上官陵身上的血腥气,充斥着她的呼吸。初秋凉爽的晚风里,细长的秋千绳一蕩而过。下一刻,她抱住了廊桥的柱子。

站在廊柱旁的一名射手正在弯弓搭箭,没想到自己瞄準的目标倏然近在眼前,一惊之下失声大叫。沈安颐刚爬进来还没落地,闻声暗恼,一脚踹在他脑门上。那射手四仰八叉翻倒在地,沈安颐已经利落地跳下来,从他身上跨了过去。

“公主,你让微臣惊叹呀!”

上官陵随后赶来,沈安颐听见她语调中的笑意更明晰了几分。她不懂上官陵这是怎麽回事,明明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危殆难解的关头,她们脱身都成问题,上官陵却好像很释然,很从容,甚至还有心情开她的玩笑。

她回过头,才看到上官陵脸色发白,一边挥剑砍人一边折断臂上的羽箭。箭镞陷在她的皮肉里,鲜血狼藉。

她还是受伤了。

沈安颐心间一抖,声音变了调:“你什麽时候中的箭?!”

上官陵没有回答,剑气扫蕩开周围的弓箭手。她沖过来,一把捞起沈安颐,风驰电掣般掠向廊桥的尽头,那里距离石洞门仅有数步之遥。

风声在耳畔呼啸,她的话声在风声里飘忽:“公主,我送你出去吧。”

沉重的封门石轰轰作响,正在一点一点地下降。

石门就要关闭!

上官陵怀抱公主,眼眸紧盯着那越来越小的出口,将速度提到极致。

十步……

七步…

五步……

来不及了!

她沖刺的身影突然前扑,将沈安颐奋力抛了出去。

“上官陵——”

凄怆的呼喊随着那险险滑过门洞的人影逝去,巨大的封门石轰然落地,稳稳停在了上官陵的指尖前。

上官陵匍匐在灰尘起伏的地面上,轻轻闭上眼睛。

石门关闭的最后一剎,她望见尹璋带着侍卫们赶了上来。接应得还算及时,短时间内,公主应无虞了。

鼓掌声在身后响起,成玄策踱近过来。

他在上官陵身旁蹲下,非常仔细地端详着她被汗水和血水所污的面容。过了好一会儿,他说出一句上官陵不久前才说过的话。

“上官大人,你让本王惊叹呀!”

第四十二章我心匪石

昭王宫。

执符令钟烨跪在丹墀下,屏息倾听着头顶纸页翻弄的细响。

啪——

一叠信纸被整个儿拍在御案上,昭王压着怒气的声音传来:“这是什麽时候的事?”

“回陛下,三日前臣接到密告,说二殿下与桓王秘密勾结。但因告密者未曾留下证据,臣恐危言耸听,故而未敢惊动陛下,只叫下属暗中留意。直到今早截到这几封密信,这才立马奏禀陛下。”

钟烨口齿流利地说着,悄悄擡眼,昭王的脸色不出所料的难看,却在听完他一番话后收敛了些怒意。

“你觉得可信?”

昭王撚着信纸,问语中充满质疑。钟烨能够理解,无论二王子何等庸碌,无论昭王何等失望,对于自己的血脉,总还是残存着几分舐犊之情。

“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臣觉得可疑。”

钟烨斟词酌句,把“表面”两个字咬得颇重。在刚截获那几封密信时,他的震惊程度不逊于昭王,然而过后想来,此事疑点不少。信件并非二王子亲笔,署名为二王子身边亲信幕僚钟离煜,然而这个钟离煜似乎连字都写不好,信中多处缺笔误笔。虽然信里言必称二殿下,看似沈明良授意,但在钟烨看来,仍算不上直接证据。

昭王模糊地“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叩击着御案,良久,方道:“既然可信又可疑,那就着手抓人吧!”

钟烨心领神会。是否卷涉二王子暂且不论,这个钟离煜却是非审问不可的了,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此人假借沈明良的名义自行其是,否则王都近日怕都要不得安宁了。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