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275)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我既敢赴会,自然有备而来。贵府的酒,我可是一滴未入喉。”

“你抓了我又怎样?”商侯仍不甘示弱,“口供已经烧了,只要我咬死不认,你能耐我何?”

“韩司刑的笔速天下少有人及,来之前我就嘱咐过他,多录一份口供。侯爷只管放心。”

上官陵言罢,款步至他面前,盯着他的眼睛。

“王隋到底是什麽人?”

这个为鲁善公招来杀身之祸的神秘人物,是她心头唯一悬而未决的难题。

商侯冷笑一声,撇过头去,再不开口了。

第二十五章秋兰为佩

绿杨烟,杏花雨。

一夜过去,昔日豪贵成阶下囚,商州的繁华却未曾因侯府的变故减损分毫。渡口舟舣成群,往来穿梭不断;集市商铺倚叠,叫卖说笑不绝。晏飞卿贪恋繁华,又巧遇故友,立刻把回宫的心暂且放下了,谢璇护从晏飞卿,去留听凭她的意思。晏飞卿便得以随心所欲,一大早拉了上官陵到集市中游玩。

商侯乃王室子孙,谋逆更是大案,上官陵不便自作主张,于是连夜具折禀明详情,快马发往临臯请朝中指示。诏令来到之前,除了收押案犯,她也没有别的事可做。晏飞卿拉她出去玩,倒也是个考察民情的机会,便顺了她的意思。红药和江蓠自然跟着上官陵。韩子墨忙了一宿,正要回家补觉,便也同路而行。

“那个商侯到底干了什麽坏事,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你说给我听听嘛!”

晏飞卿精力旺盛,一面沿街看新鲜,一面还跟上官陵聊着昨夜的案子。她虽然和谢璇一起,帮上官陵围攻了侯府,擒住了商侯,但前因后果缘由始末,她还是云里雾里。

上官陵便把事情简略说了一遍,许是因为太简略,立刻又引起了晏飞卿一连串的疑问。

“既然连你一个外人都能想到商侯的问题,为什麽鲁家人自己却想不到?按说他们不是应该更了解吗?”

“未必想不到。我当初拜访鲁家,说起案情,他家郎君神色有所迟疑,言辞似有隐瞒。我估计他是有所猜测的,但可能畏于侯府的权势不敢洩露。”

晏飞卿本是随口一问,见上官陵答得认真,不由玩心大起,故意要跟她稍微较劲一下。

“他家郎君有所隐瞒,你难道不怀疑就是他干的吗?哎,我可不是要给商侯开脱,就是觉得这一点很奇怪啊!”

“孝郎的动机不足。他作为鲁府唯一的公子,杀害善公对他有害无利,即便二人发生了什麽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他必须下手,也完全不必用刺杀这种方法。他身为府中人,有机会选择更隐秘的手法达到目的,投毒,或者制造意外,都要好过弄出刺杀案来惊动官府。”

“这样啊!”晏飞卿恍然地点了点头,“不过你怎麽会想到鲁家的账本里有吴荣他们受贿的证据呢?”

“我是按常理推测。”上官陵道,“山神邪祀这事,不是一村一县的做法,而是遍及整个商州,因此太守绝不会毫不知情。从禁猎之令来看,官府甚至很可能推波助澜,但助长这种风气对他们有什麽好处呢?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敛财。祭神很多时候是绝佳的搜括手段。”

“嗯,所以吴荣不干净……但这跟鲁家有什麽关系?”

“张屠户曾经说过,善公下葬时,县令太守都亲往祭吊。善公不过是个富商,虽在邻里中有乐善好施的名声,但并无什麽惊动官府的功业建树。那究竟是何种亲密的交谊,让吴荣不惜劳苦移驾县城,亲自哀悼他呢?”

“这是不是就叫‘窥一斑而知全豹’?可是,万一你猜错了呢?”

“猜错了就当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也怕错疑了人家,所以没有先动吴荣,而是去鲁府诈了一诈,结果……不出所料。”

“你也真是运气好。”晏飞卿笑,“对了,王隋是谁?昨晚我听你问过商侯。”

上官陵为了叙述简便,方才略去了这一节,现下听她特地问起,无法绕开,只得原原本本把鲁绡儿的事告诉了她。晏飞卿听完,大为唏嘘。

“这个王隋可真是没良心,好歹鲁家曾把他当座上宾,竟然一点情面也不讲!绡儿也是瞎了眼看上他……哎,你当时既然知道了情况,为什麽没把绡儿赎出来?”

“我那时感到有人暗中监视我的行迹,所以不便出远门,是委托朋友去打探的情况。情节既未明朗,也不好预先给他添麻烦。若是我亲自到场……”

“就算亲自到场,我猜上官大人也不会给她赎身!”

韩子墨的话声突然在后边响起,晏飞卿诧异地回头:“为什麽?”

韩子墨笑道:“不然若再来一出非君不嫁,那可如何是好?”

他的本意自然只是打趣上官陵,却不知红药恰好在旁。那姑娘偏又不笨,听得这一句,怎能不明白言下所指?登时觉得难堪,便借口行馆中还有别的事,独自躲开了。

晏飞卿一贯没什麽心眼,何况对前事一无所知,更察觉不到细微处的暗流。她的心思仍然牵系在鲁绡儿身上。

“绡儿真是可怜,被王隋抛弃,家里也不要她,父亲还死了……怎麽会有这麽惨的人?谢将军。”

谢璇正在看上官陵,忽然听别人叫自己,不禁愣了一下:“嗯?”

晏飞卿如花笑脸凑到他跟前。

“我想走之前去宜笑楼一趟,行不行?我去把绡儿赎出来,反正也不费事!只是又要耽误几天,绕一点路,你没意见吧?”

“没有。”谢璇非常随和,“都听你的。”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