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313)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哦?”成玄策四下望了望,有些疑惑,“什麽罪人?他在哪里?”

“钟离煜身为君王辅弼,不思正道,不顾情理,借水患之机,怂恿王上卖官鬻爵,以致酿成今日之祸。此人之罪,比叛军有过之而无不及!臣斗胆,恳请王上重治祸首,将钟离煜锁拿下狱,明正典刑!”

一言出口,满堂皆惊,衆人的目光全都锁定在轩平和钟离煜两人身上。

钟离煜放下酒盏,神色不动。这冤家还真是一刻都不肯放过他,屡败屡战,锲而不舍,如此精神连他这个被告者都要油然生敬了。

“轩平——”成玄策笑容顿失,显而易见的不快,“不可恃功而骄。本王虽答应过尽量满足你,但这不是你打压异己的时候。”

“王上!”轩平起身离座,陈词激切,“臣情愿不受任何封赏,只求将钟离煜治罪!王上以为臣恃功而骄也好,打压异己也罢,臣都无话可说。但奸佞不除,必有大祸!钟离煜居心叵测,已非一日,求王上明察!”

“中书大人这是什麽话?”晏飞卿陪坐在旁,实在听不下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救一时之急,有些不周之处也情有可原,哪里就那麽严重了?你暂且消消气,可不要错怪好人。”

轩平看她一眼,反问道:“贤妃娘娘怎知钟离煜是好人?”

“我当然知道了。”

晏飞卿答得理所当然,待要说出个一二三来,忽想起钟离煜教她固宠那些事不宜当衆广布,遂转了话头。

“不信你随便问问,王上左右,宫中朝中,谁不夸他好?”

轩平冷冷一笑。

“谁都夸他好,正是他不好之处。”

成玄策眼神一动,却没有吭声。

宴席上的闹剧最终不了了之,成玄策到底没有如轩平所愿,只给了他两句不痛不痒的安慰话。宫中的日子继续悠閑地过着,晏飞卿也依旧在无数关怀中安心养胎。

“你对钟离煜了解多少?”这日成玄策来看她,閑聊中似乎无意地提起钟离煜,“你们经常来往吗?”

晏飞卿被他搂在怀里,心情舒适而满足,说起话来毫无防备。

“不算经常,但我知道他很聪明,而且乐于助人,有时遇到一些困难,他一出手就能解决。”

“是吗?怎麽见得?”

“比如尚衣局的芸儿有一回不小心,把淑妃最喜欢的翠云裘肩上烫了个洞,怎麽补都看得出印子,气得淑妃要罚她板子,幸亏钟离煜给了芸儿一对碧玉扣,教她就着烫坏的位置做个压肩。这一做上去,比原来的样子还好看些,淑妃一高兴,还赏了芸儿。”

“淑妃的衣裳烫破了?”成玄策神色玩味,若有所思,“本王都不知道的事,他却清楚得很?还真令人刮目相看。”

晏飞卿笑道:“王上日理万机,后宫里的琐屑小事,谁敢天天拿来烦你?”

成玄策沉默不语。他当然不喜欢妃嫔事无大小都来告状,但他更介意钟离煜手伸得如此之长,并且在这麽久的时间里,他竟对此毫不知情。

他开始重新评估自己这位心腹谋士。现在一切都是猜测,没有任何切实证据能表明钟离煜有不轨企图,也许钟离煜并无它意,也许他亲近后宫只是为了自身的前程——从君王的枕边人下手只是常见的邀宠手段。

但成玄策讨厌这种手段。

他对钟离煜的防範和疏远在不知不觉中流露。表面上,他们君臣相处如旧,可传召的次数渐渐变少了。有时候,钟离煜在殿内侍奉,碰到臣子来奏事,成玄策总会找些什麽理由把他支开。他们的交流日益肤浅,成玄策有意无意地避免和他谈太过深入的话题,不管是朝堂上的大事,还是宫廷内的琐事。

钟离煜察觉得到桓王心意的变化。他不是不知进退的人,迎风举烛,恐有烧手之患,倒不如暂且灭掉火光。桓王不愿见他,他就深居简出,把自己深深地藏起来。

“你有把柄麽?”私下相处时,史循这样问他。

“没有……”钟离煜眼眸来回转动,回忆着所有能记起来的细节,“没有看得见的把柄……但也只是如此。”

外面的手段,他可以做得干净,可桓王心里的疑虑却没那麽容易消除。他想自己也许还是着急了些。当时因为铁甲战车的事,他急于除去忘岁月,在晏飞卿洩露桓王身世时,非但没有及时告退避嫌,还主动掺了一脚。如今桓王看待他,自然难以再像从前一样放心。只要桓王不放心,就算他没有留下把柄,没有任何看得见的证据,也只堪堪保住他不会立马人头落地而已,恢複恩信却是难上加难,人的感情远比事理难以控制。

“增加贡赋的事,容国回複了吗?”史循忽然问起另一件毫不相干的事。

“据我所知,还不曾。”

史循笑了笑:“既然如此,我觉得你可以走了。”

“走?”

“依我看,容王迟迟不回複,多半有别的心思。如今北桓国库空虚,地方骚乱,桓王骄溢,群臣废言。纵观所有局势,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接下来就不是你的事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钟离煜半晌不语。

找个理由辞行,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桓王虽然怀疑他,却还没到非得置他于死地的程度,现在离开,是保身的稳妥方便之法,不过他所知的不少,桓王会不会放他走就是个问题了。更何况……

“女王陛下那边,尚不知是如何安排。我若现在脱逃,万一功亏一篑,岂不败事?”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