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正清秋(336)
代小昀听得不明不白,又被强行拎上马,不禁翻涌起一股怨气。她挣扎着想要下来,却被父亲紧紧按住。
“小昀,听话。”代长空沉重的声音迫入她耳中,“你还有你的使命,不能折在这里。就算你不是我女儿,我也会要你走!”
使命?代小昀一怔。就在这剎那间,代长空手腕一转,剑柄在马臀上猛锤了一记。骏马长嘶一声,风驰电掣般沖了出去。
“回去告诉你娘……”
告诉我娘什麽?代小昀受惊地抓紧马鬃,扭头望去,只望见火光烟尘之中,代长空不断缩小的身影。一块碎石呼啸而来,她赶忙低头伏身,无数箭簇石块从她鬓边耳侧飞掠而过,挟着尖锐的响声,接着又是沙尘。她闭紧眼皮,任由马儿驮着自己沖入那辨不清方向的黑暗里。
-
轩平率衆而来时,战场中厮杀正烈。一队队骑兵交错驰骋,旌旗在空中飘卷不息,火焰如柱贯穿天地,照亮了半边夜穹,血腥味夹杂着焦糊味,几乎让人透不过气。
胜利仿佛已经到来,可他心头莫名惊跳。他细看了半晌,忽觉事情可能不妙。战场中的敌军数量,即便加上地上的尸体,也似乎太少了些。莫非……
忖量未毕,蓦听锣鼓齐鸣,喧沸盈天。他仰头一望,四面山头上黑影遍布,上官陵倚马执剑,当先而立。她黑沉的眼眸在火光映耀下显得深邃透亮,此刻正一瞬不瞬地盯视着他。
这副英姿飒爽的模样倒是见所未见,然而轩平顾不上欣赏,他的心沉至谷底,搅动起混乱的波涛。本想着敌衆我寡,必须出奇制胜,却没想到上官陵会借着他的圈套布置下另一个圈套。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撤退!”
话音未落,周遭已是一片混乱。圆木巨石滚滚而落,飞箭如蝗,瞬息而至。军阵崩散,兵卒四窜,轩平想要重整旗鼓,但已然来不及,不得已,只好领着近卫纵马夺路而逃。
“丞相,要追捕麽?”
上官陵按剑立在原地,静静望着轩平仓皇逃离的背影,既无得意之色,也无骄矜之容,听到询问,方才淡淡收转了目光。
“不必。”她开口,从容如故,“大军已溃,他便逃走又能有何作为?穷寇勿追,随他去吧。”
她的视线再次投向脚下狼藉的战场,那里死伤枕藉,尸骸相倚,到处散落着甲仗和肢体的碎片,血迹交叠着火痕,令人触目惊心。
“立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
“遵命!”
-
山道上月色幽幽,马蹄得得。
两条人影一前一后策马而行,山道渐窄,马行渐迟。
“歇一会儿吧。”前边的人开口。
“是,教主。”
女子的应答声响起,柔和温顺。那人跃下马,从斗篷中擡起脸来,却是从前过忘山门游仙四师之一——香师苏缇。
此次她是随从教主忘岁月出行。忘岁月收到轩平的回信,又觉好笑又觉好气,笑的是这人在北桓多年居然越过越傻,气的是此子毕竟是自己耗费心血栽培出来的硕果,如今一旦成泡影,真是叫人好不郁闷!
思来想去,他最后还是决定来给不孝子收个尸,也算尽一尽这份“父子之情”。
二人在山道边休息,月光在枝杈间穿梭,夜风轻拂,一片幽谧。出了这座山,不远处就是战场,然而时间与空间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哪怕只是隔过一个窄窄的间隙,便足以分离为截然不同的世界。
忘岁月闭上眼睛,任由风拂面颊,他只默自神游。忽听苏缇轻唤了一声:“教主!”
他睁眼望去,却见苏缇站在一片草丛中,手指朝下指着:“您看。”
忘岁月迈步走近,顺着她的指点俯目看去,原来是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他初不留神,待看清面目后,先是微微一愣,继而笑起来:“有点意思。”
苏缇道:“我第一眼看见时,差点以为是那个人还了魂。”
忘岁月不语,又凑近了一点,蹲下来眯着眼检视了片刻,道:“只是乍看相像而已,稍微注意还是不难分辨。”
苏缇道:“高手对阵,即便只是瞬间的分神,也足以致命。”
忘岁月点头:“的确。”过了一会儿,方道:“可以带回去。不过记忆要洗干净,免得回头醒来,哭爹喊娘,惹是生非。”
“洗得太干净,人就变成白癡了,那也不中用。”苏缇弯着嘴角轻轻发笑,俯身提起地上的人,“教主放心,交给我便是。”
第五十七章长星坠地
回到营地已是后半夜。
王帐中高烛煌煌,沈安颐犹未寝,听得上官陵回来,忙亲自出帐迎接。方出帐门,便觉冷风袭身,一转眼,已见一行人阔步走来。
“夜深天寒,陛下何必出来?”
上官陵行完礼,引让着她入帐。两人各自坐定,沈安颐问:“情况如何?”
“都在计划之中,只是轩平逃了。”
“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沈安颐道,“不说他。代先生和小昀怎麽样了?”
上官陵看着她关切的神色,稍觉安慰,可是……
“目前尚无消息。战场也还在打扫。”
沈安颐眸中掠过一丝忧心之色,却也知道此刻追问劝解都无益,便绕过话题:“对了。荀雁生派人送来奏报。他已经攻克了祝州,如今驻兵于孟城,随时可以配合攻打惠阳。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如何布置?”
这确是个好消息,上官陵眉宇微舒。
“荀将军攻克祝州,实乃大功一件。可令其休整兵马,扼守援军道路。待我军準备妥当,便与他合兵一处,一起攻打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