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正清秋(338)
上官陵步上前去,扶着她坐下,温声劝道:“小昀应该还活着,但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我今日来此,正要就此事请教您的意见。”
“我?”顾红颜愕然,旋即苦笑,“我也希望我知道她在哪里,可是……”
“不是说这个。”上官陵轻轻打断,深沉多思的目光郑重凝视着她,“大军无故久驻,一方面削损士气、空耗粮草,另一方面也给了敌军更多机会。我準备留下一支人马,在此继续搜寻小昀的下落,其余将士则要明日开拔。不知您意下如何?”
顾红颜闻言先是惊讶,面色变了变,随后渐转为沉静,过了一会儿,却露出释然的笑意来。
“你特地来告诉我这个,是怕我不高兴?”她端详着上官陵略带不安的脸容,摇了摇头,“真是个傻孩子!”
“师娘?”
“要说这事,我确实不高兴。”顾红颜坦然道,“不过天底下的事哪能都依着人高兴?若依我高兴,最好整个世上的人不管干什麽的、手上有什麽事情,都立马放下,一起来帮我找女儿!可哪有这个道理呢?”
“我原以为你们本来就要停在这里休息,顺便帮我找找小昀。难不成……唉,阿陵,这可是你的不对了!你师父生前总说:君心难测。陛下现在是倚重你,能宽容你,但你要是总这麽办事,她能宽容你几回呢?你身居高位,本就该更加小心,莫给人留下话柄才是。”
上官陵原本预备着承接她的气愤、悲伤,却不料蓦然听见这一番教导,不禁呆愣了一下:“师娘,我……”
“你只管开拔大军,做你该做的事去。”顾红颜温慈地瞧着她,在她手背上拍了拍,“也不用特地留什麽人马了。他们跟着你到这里来,不也是为了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麽?又不是为了帮我找女儿来的。何况战场上失蹤的人也不止小昀一个,若是个个都要留些人马去找,这一路走下来,你还剩多少兵力去打仗呢?”
她说着,忽又笑起来,摆了摆手:“你刚才进来时,真是把我唬得不轻!还以为你是来给我报小昀的兇信!不过你告诉我这些也好,好让我有些打算。你放心去吧,只是我不能继续跟着你走了。小昀还没有下落,我得留下来继续找她。天底下的人,谁都没有必须找她的责任,但我是她的母亲。”
上官陵听得无话。
顾红颜站起身,将之前理好的衣物收进包裹,系结好后抱在怀里。转过身来,恰见上官陵解下腰间佩剑站在她面前。
“师娘大义,阿陵无以为谢。阿陵的剑法是师父所教。自从君先生故去,师父带我下山时,这柄剑就跟随我至今。如今师父也不在了,师娘孤身在外恐有不测,这柄剑就请师娘带着防身,聊表徒儿的寸心。”
顾红颜讶异地望着她,又低头看了看那柄剑。哪怕隔着剑鞘,都仿佛能感受到那充盈的剑气和精纯的光彩。虽不知名号来历,但她凭直觉意识到,此剑绝非凡物。
“这怎麽行?你在战场上要用的呀!”
“战场上多用弓箭戈矛,就算需要用剑,军中也有的是。”上官陵道,语声越发柔和,“这个您带上吧,就当……让我放心。”
顾红颜犹豫着,片刻叹了口气。
“也好。”她接过剑道,“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
惠阳城中风雨如晦。
轩平败逃至此时,谢璇并不甚意外,两军势力不等,若能教他阻击成功倒是个奇迹。成玄策自是不快,可回头想来似也有自己一分差池。不过大敌当前,君主威信不可败,就算要下罪己诏,也不能在这时候。于是到最后只得含糊过去,只是让轩平回成洛去休养身体主持朝政。轩平劝他一同回朝,他本也有意,却因得知昭国女王也在前线,恐怕矮了自家气势,仍坚持留了下来。
昭国大军来得很快,犹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迅速席卷了惠阳城外的防线。因着之前的胜利,全军士气颇为高昂,裴温等人建议直接攻城,一举拿下惠阳。上官陵亲自来到城下,打量着修缮完备的城池,却摇了摇头。
“谢璇布置严密。我们若此时进攻,或许能够取城,但也必定伤亡惨重。不如暂缓。”
暂缓当然也不是干等。接下来的几天,城中每日都会受到几波箭雨攻击,那些羽箭上都绑着一封“家书”。原来是之前有不少北桓军衆被俘,上官陵命人帮他们写下家书,全部射入城中。
谢璇看着手中那一封封书信,情知这是上官陵的攻心之计。他自然明白这些家书对于守军来说意味着什麽,于是下令将所有书信收集起来,统一销毁,严禁衆人私自传阅。
正当谢璇为城中军心烦忧之时,攻城开始了。裴温与荀雁生各领一军,攻打东门和南门,上官陵自率精兵攻北门。攻战一直持续到晚上,惠阳城下火光与月色交织,金鼓隆隆,喊杀声震天动地。
隔着遥远的距离,谢璇隐约望见城墙外上官陵指挥作战的身影。真是奇妙,他想,仿佛是一种无法沖破的宿命。然而紧张的战斗令他无暇整理自己複杂的心绪,城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原来是昭国大军使用了新制的攻城器械铁丸车,将城墙轰塌了一段。
谢璇心头一沉,立刻调度人手修补缺口、準备近战,一面记挂起另一件紧要之事——桓王还在城中。
成玄策也早已得知了攻城的消息,但为着他的安全考虑,谢璇坚持不让他上城。但到了晚上,耳听着战斗声越来越激烈,他终究按捺不住,悄悄登上了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