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354)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你……又是何必?”

半晌,她憋出这麽一句。

“何必?”

千机公主漠然重複着这两个字,徐步走到了门口。这正是薄暮时分,日色将尽,树影已沉。彤光云影度山映水,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游鱼,尽皆披上了霞帔。她举目望去,却终究什麽也没望见,只望见满目红鲜,豔如山花,炽如碧血。

第一章夜来风雨

有通变者,有流变者。

日月周巡,华实相续,此之谓“通变”。

绳锯木断,江河日下,此之谓“流变”。

通变者,变之主;流变者,变之从。

为变之主,可以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变之从,就是那被驱的鱼和雀。

“我说得够清楚麽?”

风流潇洒的卓道长一个海棠斜倚,靠倒在竹床上,沖着面前临时充当受业弟子的顾三公子发问。

顾曲却不是什麽老实弟子,跟祖师唱对台戏一向是他的拿手绝活。

“听起来清楚,想起来不清楚。”

“哪里不清楚?”

“我觉得这个人吶,都有力不能济的时候,都有背运的时候,谁能只当驱鱼驱雀的虞候,一辈子不当被驱的鱼雀呢?”

“你倒有几分慧根!”卓秋澜笑了一声,一面挥舞着手里的大蒲扇赶蚊子,“所以说,能当好鱼雀也不容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能使天弗违,自然是大神通;而能奉天时,也是罕有的本事呀!天时二字,能看得明白就很难了,何况是奉它?可惜很多人,总以为随波逐流就是奉天时,以为暴戾恣睢就能使天弗违,到头来连入渊的鱼都当不成,只好当入网的鱼了。”

顾曲摸着下巴点着头,一副虚心受教的表情。

“而且,”卓秋澜继续道,“流变很多时候也是更高层面通变的一部分,比方说,江河虽然只能往下流,但因为有雨——嗯?是不是要下雨了?”

两人擡头望望,一朵乌云遮住了半边天空,原本还算明亮的天色全暗了下来,寺院的墙壁上映着庭树渐浓的影子。这正是深春时节,群芳开得急,雨也来得快,踏着轰轰烈烈的步子,说到就到。草叶清芬沾上了水汽,闻起来愈觉滋润了。顾曲反应敏捷,早蹿进客舍里去,卓秋澜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躲进廊下时,第一瓢雨刚好顺着房檐泼下来。

“你别说,这无相寺造得倒也坚固!”顾曲嫌冷,一边套着衣服,嘴上丝毫不耽搁,“这麽大的风,愣是一片瓦都没吹下来。要是师太不介意,本公子都想在此终老了!”

之前逃出化乐城的镜里长廊,一行人睁眼一看,只见苍山杳杳,荒村烟稀。幸而卓掌门见多识广,很快就辨认出这是容国与连越交界处的玉磐山。思及连越近在眼前,不免牵挂起故友,于是卓秋澜带路,大家且行且游,中间避过几波忘岁月差来的探子,总算走到了无相寺。住持贤觉师太听闻好友造访,自然欣喜,立刻焚香扫榻,留他们在寺中小住。

卓秋澜瞅他一眼:“你要想在此终老也不难,只要剃个头、换身衣……”

“可这是个尼姑庙呀!我扮成和尚混在里头,纵然躲得过庙里的人眼,也躲不过菩萨的法眼吶!”

“菩萨眼里无男相、无女相。”卓秋澜笑,“我只怕你爱作怪,师太又看不住你,回头闹得这寺庙炸了,岂不是我‘引爆竹入室’的罪过麽?”

两人玩笑一阵,雨慢慢停了,却也已到了酉时。鸡要上笼,人要归家,小尼姑关了院门,各处堂舍渐次亮起灯来。卓秋澜别了顾曲,向自己房间走去,此处离禅堂不远,堂前那一方小石潭因这一场雨已涨满了,荷叶初生,青萍浮浮。她信步走过,忍不住停下来赏玩,正自惬意悠然时分,忽听寺外响起一阵急促叩门声。

卓秋澜左右望望,此刻院中恰巧无人,她的热心肠便发作起来,也正是游兴未尽,乐得多走几步。仗着自家武艺不凡,也不担心什麽盗贼歹人,打开寺门一看,但见晚风飒飒,竹影潇潇,何曾有半个人来?

她纳着闷,莫不是石头树枝子打着门听错了?一念未歇,突然脚边一声闷响,一团黑影从门槛上滚了进来。她低头凝目看去,地上躺着个昏倒的人,虽是穿着夜行衣、蒙着脸,却看得出身形窈窕,是个姑娘。

“姑娘?”蹲下来唤了两声,毫无动静,卓秋澜顺手替她摸了摸脉,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她撂在身侧的剑。

“卓道长?”

一声柔嫩呼唤在身后响起,卓秋澜回头,原来是这几天负责听门的小尼姑,名叫尽意的,便道:“你来得正好,去请你师父来。”

尽意向地上望了一眼,忙忙去了,没多久,便领了贤觉师太前来。这情形一目了然,贤觉师太也不多言,点了点头:“道长有心了。先把她擡进来吧。”

卓秋澜却没应声,只是投来个若有所思的眼神:“你真要放她进寺?”

这语气倒像不赞成的意思,贤觉师太略微意外:“怎麽?”

“你看她这样子,不是个杀人的,就是个被杀的,当然更可能是二者兼具。剑上没有血,或许是被雨水洗掉了,但她身上的内伤可一点不轻。这还像是留了手的,不然凭这功力,一掌断了她的心脉也不在话下。出手之人的修为,恐怕不在我之下。”

贤觉师太一时沉默。卓秋澜的意思很容易明白,这姑娘不知招惹了什麽人物,但总归难以对付,若救她进寺,只怕祸水也就跟着进门了。

“若她倒在玄都府门前,你会如何处置?”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