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357)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拿刺客!”

一声厉喝,左右禁军瞬间围拢过来,将沈安颐紧紧护住。喜庆气氛霎时蕩然无存,民衆不知所以,胡乱奔逃起来,人群中响起惊恐的尖叫和呼喊声,场面混乱不堪。

“保护百姓!”

上官陵的声音再次响起,冷静而镇定。她灵敏的目光飞速滑过路旁一栋栋楼舍,正思量间,尹璋和江蓠匆匆赶至。

“陛下!丞相!”

二人齐齐行礼,上官陵收回目光,落到他们身上。

“很好。江蓠护送陛下和群臣避回宫中。尹璋在此维持秩序,保护百姓安全,搜查刺客。今日这里到处都是禁军,刺客不敢直接露面,想必是躲在两边的楼上。”

正当她忙于布置之时,又一道寒光凭空闪现,转瞬没入了她的后背。上官陵眉心一蹙,却不吭声,猛然侧身一扬手臂,掌中飞镖脱手而出,旋即,一条黑影挂下西侧的楼栏,飞速从地上爬起,奔入人群之中。

“追!”

尹璋一声令下,十几名龙骁卫跟着他沖了过去。

“丞相!”沈安颐焦急上前,亲自将上官陵扶住。上官陵这时终于忍耐不住,一口鲜血溢出喉咙,便一头栽倒了下去。

日下朱阙,月上绮疏。

上官陵醒来时,已是夜阑人静。她勉力转了转脖子,四面相看了一圈,倒不像是自己家中。尚自忖量,忽听环佩声动,沈安颐与采棠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见上官陵睁着眼睛,采棠先笑了一声:“丞相可算是醒了!再不醒,只怕太医令的官帽也保不住了!”

沈安颐回头,轻轻扫了她一眼。采棠抿住嘴,唇角犹带笑意。沈安颐提起裙摆,坐到榻边,见上官陵欲起身,忙伸手将她按住:“你好好将息,不必行礼。”

上官陵方醒,也确实筋力不足,便承了这份情。喝完采棠端来的汤药,慢慢与沈安颐说起话。

“那些刺客,陛下可曾查出来历?”

“不过是些北桓的余孽。”沈安颐眼风一飞,微露冷然之色,“本王原还想存些仁义,他们这是逼本王赶尽杀绝。”

上官陵默然不语,神情越发沉凝,半晌忽道:“陛下之前说,要给臣恢複真身?”

“是呀!”沈安颐听她提起这一茬,以为她不放心,立刻笑了,“本王一言既出,自然不会哄你。此番灭北桓,你居功至伟,当得此赏。”

“这又算得什麽功勋……”上官陵低低一叹,蓦然间想起先圣所言“战胜,当以丧礼处之”,不禁略微出神。

“陛下厚爱,臣铭感于心。只是眼下四方未定,国事倥偬,臣一身之私,不敢使陛下劳神。”

沈安颐静静注视着她,须臾收回目光,面上的笑意也淡了下去。

“你真是怕本王劳神?还是觉得此功当之不仁?”她语气了然,却仍閑淡如故,“若如此说,头一个大不仁的该是本王,是本王带累了你的美名。”

“臣岂有此意?”上官陵蹙起眉峰,坐直身躯叩首,不妨一阵冷风灌进窗户,激得她呛咳起来。

沈安颐见状,想起她今日原是因保护自己才遭此一劫,不由得软了心肠,扶起她道:“别想这些事了,本王自有道理。”一面叫采棠关窗。

两人相对閑坐,不约而同地静默起来。上官陵视线扫落,恰落在沈安颐戴着玉钏的手腕上,不觉思及当年,同样是自己负伤,同样是她带着汤药来到自己榻前。那时,她们是素昧平生的陌路“男女”;而今,她们是相识多年的师友君臣。比起新知按剑,故交心隔才更别有一番滋味。

彩云易散,琉璃易碎。微暗的宫灯映照着她玉雕般的面容,落下一片幽明。

“对了,薛姑娘她们今日拦驾,所为何事?陛下可曾过问?”

沈安颐回过神,想起薛白和顾云容的话,便笑了笑。

“她们……倒讲了些稀奇东西,本王闻所未闻。”

遂把两人所说化乐城、魔神之祀、王隋、忘岁月等事尽皆转述了一遍。

“她们想让本王细查此事,禁止邪祀,惩处忘岁月和王隋。”

“那陛下如何打算呢?”

“这都是没影子的事。”沈安颐道,“且不说忘岁月身为昙林国师,根本不受本王拘管。就连那所谓的化乐城,据她们所言也没有固定的出入口,这要怎麽管?怎麽查?本王倒奇怪,卓秋澜身为玄都府掌门,应该也非不通事理之人,为何要给本王出这难题?”

上官陵再次沉默。她察觉得出女王陛下对此事根本不以为然,但这份不以为然并不完全是因为“事不可为”,更大程度上,是她压根不相信存在一个难以进入的神秘世界。卓秋澜的“古怪动机”是个无解谜题,因为这谜底并非可以言喻的事理,而是某种不以言传的事相。

“王隋这个名字……听着有点耳熟。”她沉吟着,“化乐城不知真假,但邪祀的事,或许是可以查一查,几年前在商州——”记忆浮出脑海,清眸一动,“难道就是那个王隋?”

“哪个?”沈安颐问语出口,自己也恍悟过来,“本王记起来了……不是说那人是容国王室?”

“嗯。”上官陵略一点头,“他的底细得去容国打听。这也不费事,横竖要去一趟。一则千机公主如今打着北桓遗脉的旗号,意图与容国争夺桓东。二则我军大战方罢,需要休养生息,外部不可不安,结好与国、安抚诸侯都是应为之事。”

沈安颐听在耳中,只是脉脉微笑。她心知上官陵话语不错,这些事的确是眼下须做的,然而将来“友邦”成敌国,也不过翻手之间。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