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正清秋(374)
“都说上官大人见多识广,可曾见过这样的茶色?”
长杨王喜盈盈笑眯眯,手握茶盏,话语亲切。上官陵的品貌风度着实不俗,举动之间宛然如画,素爱风雅的长杨王一见到她,便觉无比提神,不惜拿出自己的珍藏来招待,用他的话说,这叫“罕物配罕物”。
“此茶色如碧玉,香韵细腻而有雾湿之感。”上官陵微微一笑,“莫非是传说中的‘壶梁玉露’?”
话方出口,只见长杨王眼放精光,抚掌笑道:“上官大人果然不凡!这‘壶梁玉露’産自我长杨最南端的海岛,生于高山之巅,受海风晨露精华滋润,每年只産那麽一丁点,孤王特意留了些,就是为了与大人这样的佳客共享。”
正说话间,长杨王眼光一瞥,忽见苑外走过两名僧人。这明光寺因国君常幸,寺中僧侣平素的行头都不错,相比之下,那两名僧人看起来就略微“褴褛”了几分。
“那是什麽人?”当着贵客,他不好过分发作,只低声询问身后的侍从。
“听说是从昙林来游学的法师。”
“昙林?”长杨王转嗔为喜,“他们虽穿得破烂,倒也有个好出处。听说昙林多有高僧,不知他二人是否有些道行,可请来奉茶。”
那两名“破烂僧人”却非别人,正是鑒深和灭空,因听闻长杨王弘法,遂远游而来。庄严宝相确也见了不少,只是两人越往前走,心情愈觉微妙。当下因国君呼唤,只得前来参礼。
长杨王对着两人上下打量几番,饶有兴味。
“两位法师从昙林而来,想必有些高深术法?”
鑒深躬身:“承蒙国主下问,贫僧等人并无术法。”
这话把灭空也包括进去了,“身怀绝技”的灭空大师瞧他一眼,却也没辩驳。
长杨王略微失望,随即又想起什麽,重新提起了兴致。
“孤王有幸得闻善法,携朝皈依至今。两位也看见了吧?”他举手指点了一下四周宏伟的殿宇,面带欣然之色,“不过十余年间,已兴建百座佛寺。据你看来,孤王该有多少功德呀?”
鑒深默然良久。
长杨王等了一等,见他总不说话,便笑道:“法师为何不言?莫非不可计数,令你无从开口了?”
“大王。”鑒深终于出声,“贫僧从边境一路走来,只见饿殍遍野,饑寒无数。贫僧也见到一些正在兴建中的佛寺,负责建造的百姓衣衫褴褛,苦叹连连。大王既要问功德多少,那恕贫僧直言,佛祖传法,为的是慈悲济世,拔苦与乐。如大王这般,就算再修建千座万座佛寺,恐怕也是一毫功德也没有的。”
他的言辞太过直白,当着群臣,长杨王脸色顿时难看,但他自恃风度,不好破口大骂,便只冷冷注视着那僧人,似欲逼他改口。
鑒深合掌垂眸,没再发一语。场面一时冷了下来。
左右有善察颜色的侍臣,这时赶忙出列,骂道:“好个不知深浅的和尚,在君上面前胡说八道!来人,将他乱棍打出!”
侍卫一拥而上,準备动手执行,忽然一道身影挡住了鑒深。
“大王息怒。”
灭空双手合十,躬身笑道:“我这师弟年轻学浅,言辞鲁莽惯了,您千万不要与他计较。人家布施一饭一粥尚有功德,大王花费巨量财物兴建佛寺,总归是一片虔信之心,怎能说毫无功德呢?”
长杨王闻言,脸色终于和缓几分,擡手挥退侍卫,又请灭空上座。
“孤王也知百姓辛苦,但就如佛法所言,这是他们前世罪孽深重,此生合该多多忏悔。孤王心中也常常不忍,但想到这是他们消除罪业的途径,也不好横加干涉。”
“大王用心良苦。”灭空点头道,“可惜凡人无知,难免抱怨连天。他们的怨气太过巨大,多少会遮碍大王的功德。不如以后大王建造佛寺时,给参与建寺的百姓一些上好的衣食,其中若有罪人,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责。这样建寺的人心生喜乐,不但不会遮碍,更能增益大王的功德。”
长杨王沉吟不语,许久,终于转出一丝笑意。
“法师言之有理,本王会酌情考虑的。时候不早,咱们入席吧。”
第十一章还君明珠
明光寺房舍轩敞,却到底不是久安之地。三日之后,鑒深辞别方丈,交还客房,领了慧舟準备离开,却满寺找不着灭空,万般无奈,两人只得先行上路。才出寺门,便见灭空迎头走来。
“你去哪里了?”
灭空眼珠向他转了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令师徒二人愈发疑惑。
“怎麽?”
“唉!也罢。”灭空终于开口,招了招手转身,“你们跟我来。”
三人一路走去,一直走出了城,寻至郊外一座土地庙里,绕过神像,搬开稻草,鑒深低头一看,只见一名男子卧在草垛后边,双眼紧闭,人事不省。
“这……”鑒深擡头,望向身旁的灭空,“这是怎麽回事?”
灭空扬了扬眉,叙说起始末缘由。
“数日前我在客栈里碰见此人,他自称是无相林新任盟主。我从前也曾加入过无相林,也听说无相林换了位新盟主,听闻此言便对他有些兴趣。此人坐在那里倒也有个架子,可我留神一看,又觉得不太对劲,他的举止神色似乎有些鬼祟,便起了疑心。我就试验了他几回,他一回都没通过。后来我又让店小二给他送了两封信,行文里掺杂了些暗号机关,他也一个都没发现。于是我就知道了,他根本不是新任盟主,就是个冒名混吃混喝的骗子。常言说得好,假的真不了,就是这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