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妻(2)

作者: 南山不老客 阅读记录

老大人,我才入官场几年,接触盐政将将满一个月,您问我?

但在老大人逼视的目光下,我又不能不答,只好硬着头皮班门弄斧。

“朝廷发的盐引,按规定一引要缴纳一两二钱的盐税,一盐引能带二百斤盐,按江淮这的平均盐价算,能卖五两一钱。不算人工和其他耗费,有三两九钱的利润。”我看了一眼老大人的神色,斟酌道:“但我觉得,这些盐商说起这些好似还有未尽之意......似乎是在暗示有官府的中从中吃回扣。”

老大人颇为欣慰的点头:“这里面的水很浑,我朝其他地方的盐税平均在七钱左右,江淮等地富裕繁华,盐税高出不少,除此之外,盐商还要缴纳一些莫须有的额外费用,比如衙门文员费、核算费、茶水费、兵丁费、船舶停靠检查、执照封印等等,和盐税加起来,每引要花四两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引只能赚一两。”

我不禁眉头紧蹙,问:“这种不合朝廷法度的做法没有人管吗?”

老大人摇头叹气:“这都是多年下来形成的痼疾了,哪里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何况我这个五品的钦差。我难道还能把江淮两地的大小官员都给薅下来吗?”

“朝廷今年一共发了一百四十万张盐引,按一引一两二钱,一共需要缴纳一百六十八万两银子,您觉得咱们能收够这些盐税码?”

“勉勉强强吧”,老大人看起来有些担忧,但又似乎问题不大,转而说起其他:“陛下明年要裁撤巡盐御史了,我这今年是最后一位了。”

“嗯?”我有些不解:“那以后盐税怎麽办?”

“可能让地方知府代为收缴,陛下对咱们这些巡盐御史可不太放心吶。”

说着老大人起身打算回去了:“明日知府大人要在水泊云天宴请我们,做好準备。”

“?”我没懂:“我并没有官职在身,这次只是扈从出行,需要準备什麽?”

老大人目光有些神奇的瞥了我一眼:“我想你还不至于,忘了江宁知府叫什麽名字吧?”

我也疑惑道:“不是刘成况吗?”

“刘成况上个月被陛下革职查办了”,老大人拍拍我的肩膀,慢腾腾的往外走,走到门口时,方才慢悠悠地开口:“新任知府是沈溪啊。”

我拿着账册的手一抖,我这仅有过两面之缘的岳父大人——

好久不见

水泊云天是沈溪名下的酒楼,在江宁府也算有些名气,今日做东宴请朝廷派来的巡盐御史。

除却沈溪外,还有苏州、扬州、镇江、淮安知府也到了。

严老大人习惯提前一刻钟到,但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把老大人的习惯摸得清清楚楚,早早的等在那了。

我跟在老大人身后,恪尽职守的充当扈从的角色,自认并无出格之处。

沈溪却盯着我看,面色略有不善。

老大人自然看见沈溪的神色的了,笑着跟其他人介绍说:“这位是赵国公家的二公子,被我要来跟着办差跑腿,沈大人想必对他不陌生。”

我连忙拱手说:“怀祯见过沈大人,见过诸位大人。”

沈溪对这个拐走自己儿子的人没一丝好感,轻哼一声:“也算不上熟悉,就见过两面而已。”

我笑笑,并不在意他自欺欺人的想法。

老实说,官场上这种宴会十分无聊,尤其是面对钦差这种情况,地方官更是结成铁板一块,天然对立。

互相打机锋,试探对方底线在哪,实在令人高兴不起来。

不过好在,有严老大人在场,不需我过多操心。

只有在沈溪看过来的目光中,我才对他笑一下,试图跟他打个招呼。

奈何对方神色更加不愉。

宴散之后,按照惯例沈溪邀请钦差移住江宁府衙,虽然沈溪并不想邀请赵怀祯。

之前一个月都是各地来回跑,还真没在哪待着超过三天,如今一想到要住到府衙,我心中顿时升起一缕近乡情更怯的愁绪。

不过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并没有见到所想的那人,听沈溪问下人说,前妻去下面的县里收租去了,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沈溪辟了东跨院给我们居住,想来多看我,安置好我们一行人就离开了。

我打量着前妻现在居住的环境,比不得国公府的锦绣繁华,心绪有些烦忧,也不知他住的习惯否。

我有意向伺候的仆婢们打听前妻的现状,奈何这些人都一问三摇头,只好无奈作罢。

晚间,我推了晚膳,独自一人坐在院中发呆,总想着前妻在某一刻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对我微笑。

夜风吹过,期待再一次落空。

我惊觉,自己过于乐观了。

当年前妻走的时候,我没能留住他,和离书还是我亲手签的,即使现在他在我面前,我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我又在期待什麽呢?我扪心自问。

石桌之上烛火幽幽,随风摇晃几下,忽的灭了。

我垂下眼起身回屋——

远处脚步声响起,还不等我走到门口,来人便急忙唤道:“阿祯!”

我的脚步陡然顿住,再不能往前迈动一步,我且惊且喜地回过头去。

尚且来不得看清对方,来人便三两步飞扑过来。

我下意识地连忙伸手接住。

借着月光,我看清了他的面容,眉目肃朗、额带薄汗,月光下,一双眸子亮如夜空寒星,直直望过去,仿佛要将整个人都折进去一般。

——是我的前妻。

前妻和三年前相比,身形又挑高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应该也跟人学过一些功夫,从腰间摸上去能摸到薄薄的一层肌肉,和以前在国公府飞鹰走狗的沈少爷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