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带孩子找到他们早死的爹(61)
苏昭昭:“……哦。”
然后把刚才的想法抛到一边,看书去了。
顾衡:“……”
又是难熬的一晚。
……
翌日清晨。
不用早起给读书娃和打工人做早餐,苏昭昭多睡了一会儿。
等她起床,早饭已经在锅里了。
顾想顾念也起了,正在洗漱。
“早上不跑步呀?”
顾念‘咕噜咕噜’漱完口,“爸爸说,以后把休息日定在周三跟周日,我们吃完饭要和爸爸一起下乡,妈妈你要去吗?”
你爸昨天也没邀请我呀?
顾衡从厨房探出头来,“你要去吗?”
“不去。”苏昭昭摇头,“今天可能军属会来家里串门,我还是在家待着吧。”
“昨天在澡堂子认识的?”
“对呀,整得老尴尬了……”
吃了饭,顾衡出去了一会儿,没多久推了一辆自行车回来。
“哇!自行车!”顾念高兴的围着自行车转。
这年头自行车这玩意儿难得,用工业券还不行,得有专门的自行车票才有资格买,价格还不便宜,不是一般的家庭能消费得起的。
就算是干部家庭,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拥有自行车这精贵玩意儿的,更多的是各个单位上,小单位里有那么一辆两辆拿来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当然,到了七、八十年代,自行车多了起来,迎来爆发式增长,可就算多了,想买也还得要票才行。
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有条件的家庭,结婚开始流行起‘三转一响’,自行车排在第一位,但那是六七十年代,要是在这个时候谁说结婚想要一辆自行车当彩礼……
怕是只有首长的闺女才敢开这个口。
“哪儿来的?”苏昭昭也挺稀奇,传说中的二八大杠啊!
好高的自行车。
自行车她只骑过‘共享单车’。
这怕是得有共享单车两个高。
“和人借的,等有票了,咱们也买一辆。”像他们这样的家庭,缺的不是钱,是票。
“自行车票很难弄吧。”
“是。”顾衡点头,“去年营部弄了两张,搞了个抽签,我没抽中。”
说到没抽中,他皱了皱眉。
“没抽中就没抽中呗,今年说不定还有呢,到时候再去抽。”苏昭昭笑道。
顾衡却在想,不能搞抽签那一套了,得来个武比!
二八大杠不愧是年代文里最牛逼的自行车。
顾衡扶着车头,先把顾念抱到前面的单杠上坐好,再让顾想岔开腿坐在后面,然后他左脚踩在踏板上,往前滑行两步后,长长的右腿‘刷’的一下从顾想的头顶跨过……
等苏昭昭把瞪大的眼睛收回来,他已经往前骑了好几步了。
顾想顾念在对她招手,“妈妈我们走啦!”
苏昭昭喃喃:“拜拜……牛逼死了!”
那腿怎么长的呀?
军属们九点半到的,好几个人,黄政委家的曹翠嫂子打的头阵,身后跟着赵素芬和几个苏昭昭现在还对不上名字的军属。
澡堂子里的灯光昏暗,一个个又都是光溜溜湿漉漉,头发湿哒哒的紧贴着头皮,在那么个环境下,她没好意思一直盯着人家看。
不过这不重要,年长的叫嫂子,年轻的叫弟妹就行了,肯定错不了,部队里没有比顾衡更年轻的团长了。
“快进来,我正想着你们什么时候到呢。”
人家第一次上门,苏昭昭还是很重视的,桌子上摆着瓜子糖果和饼干,茶水也是备好的。
军属们也没空着手,这个的包里揣了一把板栗,那个的口袋里装了一把花生,一坐下,都往外掏,放在桌上一起吃,大家边吃边聊。
第53章 军属们的茶话会
曹翠嗑着瓜子打量屋子,“收拾得挺好,一看招娣就是个勤快的媳妇。”
“就是,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埋汰,我家就不行,孩子多,收拾得再好,没一会儿就给我弄得乱七八糟,我家老杨要说我,让我多收拾收拾家里,我偏不,敢情不是他收拾,累的不是他,我这一天天的伺候一家老小,都快累死了。”这是杨参谋的媳妇,和曹翠差不多大,叫刘桂兰。
“谁叫你家生这么多的,你这肚子里又揣了一个吧!”说话的是二团陈副团长的媳妇,姓常,叫常秋霞。
“我家老杨厉害呀!我能生,当然生得多了。多子才能多福,啥时候我也能生个双棒,那才好呢!”刘桂兰挺了挺肚子,苏昭昭在这才发现她怀着孕,看样子怕是得有四个月了。
刘桂兰看着得有四十几了,这属于高龄产妇了。
她和曹翠看着差不多大,但是很明显的精神头不如曹翠。
曹翠见她盯着刘翠兰的肚子看,就道:“她家七个孩子,加上肚子里这个,八个!要不是打仗分开了好几年,说不定还能生更多。”
苏昭昭直接瞪圆了眼睛。
曹翠就笑:“你和你家顾团长赶紧趁着年轻也多生几个,你们也是耽搁了,要是没失散,怕是孩子也不会比他们少,你可是能生双棒的!这一胎两个两个的出,谁能比得上你们哟!”
苏昭昭就呵呵,“这个生孩子的事,随缘。”
“我听说生双棒的是家里有这个遗传是不是?”赵素芬问。
“好像是这么说的。”常秋霞道,“我家一个远亲家就是这样,每一辈人里都有人能生出双棒。”她来的时候提着个草编的篮子,篮子里装着毛线,说话间,她把毛线拿了出来,挑针织起了毛衣。
赵素芳问苏昭昭,“是嫂子家有这个遗传还是顾团长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