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权臣堆里玩厚黑学(107)

作者: 江涵秋 阅读记录

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数额。

荣庆帝震撼不已, 又惊又怒,下令让人彻查, 驾驶很大,风风火火,摆明了谁求情都不管用,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此事。

说到底,荣庆帝是一位在及格线上的帝王,其实他心里明明白白, 只不过对有些事睁一眼闭一只眼,对另一些事则不能袖手旁观。

盐业关乎国计民生,不能马虎,搞不好要出大问题,百姓们若是连饭都不能好好吃, 不是等着让人造反吗?

谢止松眼看事情到了这种地步, 只能作罢。

沈时钊开始放手去干。

巡盐御史本是督察盐政、监察盐道的官员, 董云利用职务中饱私囊, 他本应揭露不法行为,反而与盐商、盐政串通, 导致盐务乌烟瘴气,成国公更是利用自己的身份,沆瀣一气,大量贪污金银珠宝,不仅让国库损失大量税银,成千上万百姓的生活也受到影响,沦落到连盐都吃不起的地步。

同一片天空下,有人花天酒地,有人却连买盐都斤斤计较。

邹清许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但不应该不公平到这种地步。

此事轰动朝野,荣庆帝大刀阔斧地处理涉事官员,给沈时钊等人极大的权力,朝中不少勋贵受到牵连,倒下一片。

沈时钊接连忙了一个月有余,常常夜以继日,白天忙得没工夫喝口茶,晚上沾枕头就睡。

邹清许出手的时机实在选的精妙,沈时钊碍于谢止松,难以推进,但此事若由邹清许抖出来,便不关他的事。

沈时钊刚好在去谢府前把此事告诉了邹清许,邹清许知道他要去见谢止松后,当机立断,果断出手。

邹清许怕事情有变,事情果然有变。

幸好沈时钊已经将瑶姑娘这条线索给了他。

官官相护见怪不怪,他们的情报网同样强得可怕,邹清许利用时间差打了一个漂亮仗后仍心有余悸。

他猜不出沈时钊最后会做什么选择,与其费力去猜,不如自己替他做决定。

后来瑶姑娘隐身,沈时钊查出了内鬼,便不会便宜他,让内鬼替瑶姑娘背了锅。

不可一世的成国公倒台,昔日里门前车水马龙的成国公府瞬间变得冷冷清清。

沈时钊忙前忙后的这些日子,邹清许安安稳稳的修史读书,等一切快要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不安起来。

朝堂看似平静,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中。

多日不见,沈时钊和邹清许的关系似乎生疏了,而这生疏并不是源于时间的变化,而是因为他们共同的敌人差不多都倒下了。

一切似乎都变了。

没有了一致对外的敌人,合作的基石没了,他们就成了敌人。

邹清许和沈时钊的关系微妙起来。

故事再发展,仿佛要演变成一个悲伤的故事。

沈时钊的手里的事儿处于收尾阶段,已经不怎么需要他费心,他和邹清许依旧没有见面。

直到某天在官道上偶遇。

邹清许打从老远看到一个熟悉的黑色人影,直得跟一根柱子一样,缓缓朝他走近。

邹清许忽然心如擂鼓。

他知道来人是谁,放眼望去,不能躲,只能迎。

有些事情,总有一天需要面对。

邹清许轻轻呼出一口气,迎了上去。

沈时钊依旧严肃,邹清许端着一张笑脸,他其实有些心虚,这些天他一直担心沈时钊找他的麻烦,提前把董云和成国公勾结做坏事的证据公布出来是他自作主张,没有和沈时钊商量,直接坏了谢止松的好事。

他敏感的推测谢止松要搞事,决定提前出手,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好久不见,沈大人。”周围不时有人经过,邹清许主动和沈时钊打招呼。

沈时钊对他微微一点头。

“最近挺忙吧?小脸又尖了。”

沈时钊站定:“几乎结束了。”

邹清许双手背在身后,两只手指勾在一起,眼神飘忽,脑细胞飞快干活儿,四周没什么人,说这些无用的话反而让氛围更加尴尬和紧张,他说:“我不想让你为难,扳倒成国公一直是我们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我们的心意吗,既然你告诉了我这件事,我担忧夜长梦多,便把事情传出去了。”

邹清许说话时,目光平视着前方四处飘动,说到最后一句,才把目光移回来,牢牢放在沈时钊脸上。

沈时钊的眼神深邃透亮,像一望无际的深空,十分容易让人深陷其中,迷失自我,如同给人下了蛊。在那么一瞬间,邹清许甚至忘了自己想要说什么。

初秋的凉风吹过,扫起一地凉意,叶子并未变黄,却染上一层萧索的色彩,沈时钊站在秋风里,开口说:“是我的心意。”

邹清许一怔。

发丝从他脸上略过,他的目光恍惚不清,周围的人来了又去,只有他们两个人停在半路,邹清许神思游离了片刻,听到沈时钊说:“我还有事,先走了。”

沈时钊迈开步子继续朝前走去,他们肩臂上的衣料擦过,有几乎听不到声音的响动。

邹清许在原地站了片刻,过了一阵儿后,他想回头望一望,但眉头不自觉拧起,心里本该松快,可他不知为什么,胸口仿佛压上了一口气,让人沉郁。

烈日当空,阳光兜头浇下,从空中俯瞰大地,两排房屋鳞次栉比,其间笔直的一条道上,邹清许和沈时钊正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去。

对百姓而言,成国公的倒台是天大的喜事,压迫搜刮他们的人终于受到了报应,喜大普奔。对朝堂来说,成国公的垮台,无异于掀起一场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