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118)
沈听宜看着乔颂声的动作出神。
今日一事,不该是巧合,只怕有人开始针对沈媛熙了。
皇后?明妃?还是贞妃?
手都伸到了御膳房那儿,必然不会是毫无权力的贞妃,那是皇后还是明妃呢?
又或者,莲淑仪是故意为之。
乔颂声道:“汝絮姑娘并无大碍,只是伤了筋骨,这些日子得好好修养才行。”
知月撇撇嘴,没说话。
沈听宜收回思绪,谢道:“如此,汝絮这段时日可要劳烦乔医女了。”
她话一说完,乔颂声和汝絮都有些意外。
乔颂声可是照顾皇后的医女,怎能让她照顾宫女呢?
她敢说,汝絮却不敢应:“主子,乔医女为奴婢开个药方,奴婢按时服用即可,不必劳烦乔医女,乔医女是殿下派来给主子调养身子的,怎能照顾奴才?”
乔颂声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沈听宜微微皱眉,“如今我已无事,不必日日让乔医女照顾,倒是你,需要好好休养。乔医女,我这也是不情之请了,汝絮是我的左膀右臂,如今遭受无妄之灾,还请你帮一帮。”
她说着,就要朝乔颂声福身。
乔颂声忙止住她的动作,笑着道:“昭嫔,医者仁心,微臣既是医女,如今又在德馨阁,便有责任照顾汝絮姑娘。”
听她答应,沈听宜又谢:“多谢乔医女。”
汝絮也在床榻上俯下头,感激道:“奴婢多谢主子。”
“多谢乔医女。”
……
沈听宜回到寝室,对着镜子将发髻上的簪子、钗子一一卸下。
知月心里不平,愤懑道:“主子这样待汝絮,她却是一心偏向旁人。”
“她为何偏心于旁人,这事还需慢慢查探。”
可惜,她现在手中并没有人脉,这些事情是陈言慎查不出的。
想到这里,她再次体会到了孤立无援的感受。
只有沈媛熙倒下来,沈家才会将一切资源交到她手中。然而,她看上的不是沈家,而是沈媛熙背后的庆阳大长公主和赵家。
沈家没有多大的能耐,可赵家不同。
赵家,北城五大姓之一,百年世家,前任家主齐国公深受皇恩,迎娶了清治帝亲妹庆阳长公主,而后因战死沙场,获清治帝追赠正一品太尉。
其嫡长子承爵后,亦有其父之勇,然而战场刀剑无眼,在与西属大战中,也失去了性命,嫡次子虽捡回来一条命,却折断了双腿。
一门两忠烈,这之后,清治帝便破例让老齐国公的嫡次子承袭爵位,三代不降,庆阳长公主先后失去夫君和长子,一病不起。
因而,清治帝在得知其女赵锦书看中了新科状元沈钟砚之后,不顾一切反对,将赵锦书册封顺康郡主,并下旨赐婚。
赵锦书是庆阳长公主独女,也是老齐国公唯一的女儿。清治帝这样做,无可厚非,可他却丝毫不顾及沈钟砚的发妻。
郡主的身份,又是圣旨赐婚,这让沈钟砚的发妻情何以堪?
她本想自请下堂,沈钟砚却碍于名声不允,将她贬为妾室——对外宣称她是多年无所出,自请让位。
沈听宜只觉得可笑至极!荒唐至极!
清治帝想要补偿齐国公府,想要补偿庆阳长公主,什么不行,偏偏选择了下旨赐婚,还是一个有妻子的男人。
齐国公府可怜吗?
可怜。
赵锦书可怜吗?
可怜。
他们都没有错,赵锦书看上了沈钟砚本没有错,可她错在牺牲一个无辜的女人,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丛钰做错了什么?卷入这其中,她何其无辜!
沈钟砚有错,可罪魁祸首,是清治帝。
沈听宜眼中是浓浓的恨意。
为君者,便可以肆意妄为吗?这,便是权势吗?
知月被她通红的双眼吓到:“主子,您怎么了?”
沈听宜慢慢收敛了神情,垂眸须臾,弯唇一笑:“只是想到了一些趣事罢了。”
有些事,怎么不算是阴差阳错呢?
前世因她被杖杀的人,现在却好好的活着。
或许,她借此一事,能够让庆阳大长公主身败名裂,也能助闻褚打压其他世家一臂之力。
庆阳大长公主一倒,赵家也会受到牵连,那赵锦书和沈媛熙,又有何可惧?
为今之计,是要将那人看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行。
她得想法子将人要过来。
宜早不宜迟。
……
皇后放权之后,各宫嫔妃也不必日日前往凤仪宫请安了,月初、月中去一趟就行。
然而,在出现淑女们出了贿赂画师一事后,皇后又恢复了一日一次的请安。
“再过三日,淑女们就要册封了,待陛下定了位分,新妃的住处也要定下来。诸位宫里,也将添人。”
皇后说完,补充道:“本宫想着,许贵嫔带着两位公主也辛苦,景阳宫便不添新妃了。”
许贵嫔欢喜地起身,“多谢殿下恩典。”
她多嘴一问:“衍庆宫呢?”
皇后笑意微敛,“按理来说,衍庆宫今年也不该进新人的。”
“只是,衍庆宫今年接连出事……本宫便想着,该给衍庆宫添位新妃,来冲个喜气。”她状似犹豫地看向唐文茵,“明妃以为呢?”
唐文茵心里觉得不大好,毕竟衍庆宫出了两条人命。
可是皇后显然已经做出决定了,这时候问她,也不是在询问她的想法,她只管附和:“妾身以为殿下说的有理。”
可她到底良心不安,犹豫间竟忘了回话。
“明妃?”
皇后不知她心中所想,以为她不同意,语气微沉:“明妃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