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宠冠后宫(119)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唐文茵望向她,抿了抿唇,道:“殿下,妾身只是想着,二皇子体弱,若是给衍庆宫添人,恐怕会惊扰了二皇子。”

她第一次这样反驳皇后,心里自然是紧张的,连手心都在冒汗。

可她强装镇定,与皇后的目光相对。

底下的几个嫔妃神色都有些诧异。

毕竟,明妃一向是谨慎行事,明哲保身,对皇后也算唯命是从。

皇后看着她,露出一个笑容,“原来明妃是在担心二皇子……”

话刚开了个头,沈媛熙的声音就从外面遥遥传来:“二皇子到底是龙子龙孙,便是体弱,也不会因此受惊,否则日后哪能承担大任?明妃,你难道是觉得一个衍庆宫多一个新人便能二皇子受惊吗?”

众人起身,“妾身给荣妃娘娘请安。”

沈媛熙扶着绯袖的手,轻盈地走进来,朝皇后福了福身:“妾身给皇后请安。”

皇后说了句“免礼”,唐文茵也向她颔首,“荣妃。”

沈媛熙却没有回礼的意思,直接坐上了自己的椅子,语气散漫:“本宫方才说的话,明妃以为可有理?何况,八位淑女,每个宫里分一个,不是正好吗?”

除了凤仪宫和景阳宫,还有长乐宫、衍庆宫、承乾宫、玉照宫、永和宫、长春宫、翠微宫和昭阳宫可以分配,正好是八个宫殿。

许贵嫔笑着道:“是啊,钟粹宫和柔福宫暂无人居住,正荒废着呢,总不好叫新人住进去。”

至于没被提及的长信宫,以新人的身份也不配住进去。

皇后和沈媛熙想法统一,唐文茵也不好再说什么,面露窘态地道:“是妾身拙见,殿下恕罪。”

皇后还是一贯的温和:“无妨,你能想到这个,也是你心细。既然诸位无异,那本宫便让内侍省和六局着手准备了。”

采选进来的淑女,位分最高是从五品,因而,她们会住进各宫的偏殿。

等钦天监挑一个吉日,圣旨册封以后,她们便能入宫了。居住的宫殿自然需要宫人根据她们位分提前打扫和布置。

至于贞妃本人的想法,她们从未考虑。

请安结束,众人依次走出凤仪宫。

沈听宜走向沈媛熙,莲淑仪却将她叫住:“昭嫔可有空?”

她还来不及回答,就见一个太监匆匆从毓秀宫的方向小跑而来。

宫里的宫女和太监禁疾步而行,他这样,显然是遇到了大事。

小太监满头大汗,来到唐文茵面前道:“明妃娘娘,毓秀宫有一位淑女自缢了。”

第085章 自戕(上)

周围嫔妃纷纷停下脚步, 朝这边望过来。

唐文茵大惊失色:“哪位淑女自缢?”

小太监喘着气道:“是屏州来的良家子,徐淑女。”

唐文茵详细了解过八位淑女的家世身份,脑海里浮现出徐梓英的面容,不禁疑问:“怎会是徐淑女?”

沈媛熙坐上了步辇, 见状问了句:“徐淑女现下如何?”

小太监躬身道:“回娘娘, 幸而发现的早, 徐淑女现在已经被救下来了。”

听见人被救下来,沈媛熙顿时失去了兴致,叫人抬起步辇, 便离开了。

唐文茵咬着舌尖,稳住心神,问:“常尚仪可去请太医了?”

“已经让人去请了,明妃娘娘, 您可要去看看?”

唐文茵负责管理她们,自然是要去的。

一旁的胡婕妤刚刚从凤仪宫走出来,只见她挑着眉头, 意味不明道:“明妃娘娘,淑女自缢可是大罪, 看来,这位淑女是蒙受了什么冤屈啊。”

唐文茵没心思与她在这里争论,转头上了步辇, 吩咐抬步辇的太监:“走快些,去毓秀宫。”

沈听宜这才笑着看向莲淑仪, “淑仪娘娘唤妾身何事?”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 打断了莲淑仪的计划, 她瞟了眼沈听宜,冷声:“原是想请昭嫔喝茶的, 改日吧。”

沈听宜福了福身,却笑:“多谢娘娘好意,如娘娘所说,改日再约。”

皇后还留在正殿的椅子上,翻看着淑女们的名册。

若素从殿外走进来,声音发着颤:“殿下,毓秀宫来人禀告,说淑女徐氏自缢。”

“自缢?”皇后放下手中的名册,“死了?”

若素摇头,“被人救下了,不知现下如何?”

她满心担忧:“殿下,这事若是传出去,岂不闹笑话?”

“传去哪?既然人没死,这消息便只会在后宫口耳相传。”皇后理了理鬓角的发,语气平淡,“何况,后宫嫔妃自缢,牵连家族,她虽未册封,却也是板上钉钉的嫔妃,谁敢将这种事情说出去?”

若素定了定心,会心一笑:“殿下说的是,而且毓秀宫是明妃管理,便是要治罪,也该是明妃顶上。”

皇后不可置否,扫了一眼堆在桌子上的淑女名册和画像,起身道:“本宫既然放权,这事就让明妃自己处置吧,让汪勤去看着些毓秀宫,免得有人再生事端。备辇,若素,带上淑女的名册和画像,随本宫去一趟乾坤殿。”

“是,奴婢遵旨。”

若素将东西抱在怀里,不由道:“殿下,昨日御膳房出事,没想到,最后是昭嫔的宫女受了伤,被人抬回了昭阳宫。”

皇后叹惋:“只是可惜了那道汤,被洒了个干干净净。”

若素一笑:“莲淑仪从前还不敢与荣妃正面相对,如今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这下子,也与昭嫔结上梁子了。不过昭嫔本就与荣妃一心,倒也不算什么事儿。”

皇后扶着宫女的手上了凤辇,听完她的话,脸上却浮现出一抹笑意,“莲淑仪可不是不想争,只是陛下不待见她,明妃一个月还能见一次陛下,可她呢?这会儿变了性子,与荣妃一争高下,反倒是得了陛下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