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174)
沈听宜想一想,摇头:“陛下未曾诓骗过妾身。”
这样说着,她很快又笑起来,两眼弯弯如弦月,“是,妾身明白了。”
闻褚眉梢微挑起,不知她这句明白是什么意思,心中却莫名期待着她“恃宠而骄”的表现。
又过了半刻钟,婴儿的啼哭声才响起。
闻褚抬眼看向门外,不一会儿,刘义忠弯腰走了进来,恭贺道:“恭喜陛下,庆嫔为陛下诞下了一位公主,母女均安。”
按照序齿,这是三公主。
闻褚脸上没有什么欢喜和失落的情绪,语气也是淡淡的:“按照规矩赏赐吧。小公主,先让胡婕妤抚养。”
“是,奴才遵旨。”
刘义忠一走,沈听宜起身,笑着道:“恭喜陛下喜得公主,陛下不去看看吗?”
闻褚也站起来,却说:“她是早产,见不得风,朕就不去看了。”
沈听宜见他情绪不高,一时间也没想明白原因,只好道:“是,陛下思虑周全。”
闻褚偏头看她,“天冷,回去的路上让抬轿子的小太监慢一些、小心些,朕还有政事要处理,晚膳过来陪你用。”
沈听宜点点头,这回却没有低头,而是直视着他,笑声温软:“是,陛下也要注意龙体。”
……
庆嫔平安诞下一名公主,帝王只是依照规矩给了赏赐,各宫嫔妃见状,都以为帝王在失望——毕竟宫中仅有两位皇子,比起公主,帝王更期盼得一位皇子,便只让人送了贺礼,都不约而同地没有亲自前去。
沈听宜从长春宫回去后,又下了一场大雪。
长春宫离昭阳宫之间,隔了一座御花园,沈听宜精挑细选了两件贺礼,因为担心宫人,便想着等雪停以后,她亲自将贺礼送过去。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好多天。
雪一直下了两天两夜,仿佛是给皇宫盖上了一层厚厚地白袄子。
庆嫔生下公主后,太医们也渐渐地都从衍庆宫离开了,大抵是二皇子身子无碍了。期间,闻褚又去了两次衍庆宫,每次都待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德馨阁。
之后,因为大雪的缘故,沈听宜再未见到闻褚。
一直等到了年宴。
年宴,也称为“团圆宴”,是“国宴”,也是“家宴”。
年宴每年正月初一都会在安福殿设宴,除了后宫嫔妃与皇子公主,还有宗亲王室,同时,还会宴邀三品及以上的朝臣及有诰命的家眷。
后宫嫔妃,从前能参加这样宴会的只有主位上的娘娘,而当今陛下后宫高位嫔妃虚悬,因此下了令,让正六品之上的嫔妃都能参加。
如此,能参宴的也不过十人。
德馨阁
繁霜、汝絮、知月、浮云和兰因都聚在屋子里,给沈听宜梳妆打扮。
衣裳是贵嫔制度的香叶红宫装,配偏橘色的披帛。
繁霜道:“殿内人多,待久了便会闷热,主子不必多穿,奴婢给您备着白狐裘,等宴会结束,您出来了,再披上。”
沈听宜看着镜中人露出一抹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宫中的年宴,你见得多,做主就是。”
知月在妆奁里挑选着,忽然奇怪:“主子,那支石榴发簪怎么不见了?”
妆奁里首饰众多,虽分着摆放,却不是每一件都能记清。可石榴发簪不同,它是沈听宜进宫第一日,皇后赏的贺礼之一,且沈听宜常常佩戴。
浮云负责整理首饰,闻言立即过去察看:“怎么会不见了?奴婢先前将它和月季发簪放在一起呀。”
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她脸色顿时一变,朝沈听宜请罪道:“主子,发簪不见了,奴婢、奴婢有罪。”
汝絮立即皱眉道:“主子的寝殿只有我们能进来,旁人进不得,好好的一支发簪,怎么会丢失呢?”
她目光落在浮云身上,语气里带着怀疑:“浮云,你当真收好了吗?”
浮云被她这么一问,便有些慌张了:“是,奴婢记得,就放在这里……”
可那里面,却只有陛下赏赐的月季发簪。
知月忙道:“不会丢的,浮云你再想想,说不定落在哪里了。”
兰因也安慰着:“没事的浮云姐姐,我和你一同找一找。”
沈听宜笑意淡了两分,不动声色地与繁霜对视一眼。
梳妆完毕,沈听宜扶着繁霜的手到了东侧的小书房里。
“主子,奴婢以为,浮云不会将发簪丢失的。”
沈听宜没说话。
“只是,主子的寝殿,只有她们能进出——”
繁霜一顿,补充道:“再加上陈言慎公公。”
一共六个人而已。
沈听宜坐在书房的桌案前,淡淡开口:“不会是浮云。”
繁霜看着她的神情,犹豫道:“莫不是汝絮?”
沈听宜思忖须臾,却摇头:“也不是她。”
她弯了弯唇角,看着繁霜,心中仿佛有了确定的人选。
繁霜忽然想起来:“主子,还有云选侍,先前她来补了妆容。”
沈听宜点点头:“不错。”
所以,她心里的疑虑现在终于有了解释。
兰因背后无人,浮云虽是长乐宫出来的,却不是沈媛熙的人,而汝絮,就更不会了。
那支石榴发簪,是皇后的赏赐。她拿了,有何用处?
沈媛熙现在对她,信任多于猜忌,不会想对她下手。
那么,便只有云意。
沈听宜眸色渐深。
可是云意,为何要偷偷拿走她的发簪呢?
……
沈听宜坐着轿子到安福殿时,殿内已经坐满了宗室朝臣和他们的家眷。彼此寒暄,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