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175)
见过礼之后,有宫女将沈听宜引着到她的座位上坐下。
后妃、皇嗣和宗亲、朝臣是分席而坐——帝后二人坐在上首,左侧是后妃、皇嗣,右侧则是宗室和朝臣家眷,大陵朝民风还算开放,这样的宴会,男女之间并没有设防。
嫔妃们这边的头桌是荣妃、贞妃仅次之,胡婕妤和林婕妤再次之,她们是第一排;沈听宜和许贵嫔、恪容华、雅嫔、裴贵人、王美人则在她们后面的第二排。
嫔妃这边,只有荣妃和贞妃二人未至。
彼此见完礼,沈听宜装作好奇地向对面看去。
对面头桌坐着一位锦衣华服、鬓发高绾、气质雍容典雅、但上了年纪的妇人,看眉眼和侧脸,和沈媛熙、赵锦书都有几分相似,大抵是那位传说中的庆阳大长公主了。
而她身后的那一桌子,想必都是赵家的人吧。
这时,她却突然察觉到一道炽热的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
她抬眸看去,却见到一位长相出众、面容娇媚的女子。
那女子见她看过来,似乎有些惊讶,轻轻挑了下眉头后,纤纤玉手勾起一缕散落在耳畔的鬓发,朱唇轻启,似乎在对她说话。
只是沈听宜并不能读懂,但出于客气,沈听宜还是朝她颔了颔首。
她今日只带了繁霜进殿,收回视线后,她手指在桌子下悄悄一指,低声问道:“繁霜,你可知那位是谁?”
繁霜朝她指的方向看去,仔细辨认了一番,回道:“主子,奴婢瞧着那是恭亲王府的位置,但奴婢先前见过恭亲王妃,她并不是恭亲王妃。”
沈听宜微微有些惊讶。
一般这种年宴,王府里能来参加的都是王妃。
若不是王妃,那最有可能的就是侧妃。
恭亲王侧妃?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却发现脑子里对这个人没有丝毫印象。
但不知为何,沈听宜从她的笑意里,察觉到了一丝危险,还有明晃晃的敌意。
而她明明没见过她,也不认识她。
第115章 第 115 章
沈媛熙的位置正好在沈听宜的正前方, 她悄声叫了绯袖:“绯袖姑姑。”
绯袖闻声便走了过来,恭敬道:“昭贵嫔,您有何事吩咐?”
沈听宜轻声问:“姑姑,你可知晓那是何人?”
绯袖飞速地往她所指方向看了一眼, 笑道:“是恭亲王侧妃。”
“昭贵嫔怎么问起这个?”
沈听宜笑得纯良:“她频频看过来, 我有些好奇罢了。”
绯袖闻言, 目光微闪,颔首退回沈媛熙的身后。
确认了她的身份,沈听宜便格外关注她。
等帝后二人携手而至, 宴席便在帝王的一声令下开始了。
皇嗣中,穿着喜庆的大皇子和两位公主被嬷嬷带着给帝后请了安。
沈媛熙瞧了眼薛琅月,抬了抬下颌,“怎么不见二皇子?”
薛琅月今日穿着嫣红色的宫装, 领口处绣着杜鹃团花纹,上了妆,面容却仍有些憔悴。
二皇子出事这段时日, 想来她也睡不安稳。
听完沈媛熙的话,她的视线在闻褚笑容满面的脸上收回。
“劳荣妃惦记, 二皇子年幼,已经睡下了。”
沈媛熙掩唇道:“真是可惜了,宫中还有许多人未见过二皇子呢。”
的确, 二皇子只在满月宴出现了一次。
见皇后看过来,薛琅月淡声道:“等开了春, 妾身自会带着二皇子去凤仪宫给皇后殿下请安。”
郑初韫端着笑, 温言:“不必着急, 一切以二皇子身子为重。照顾二皇子不易,贞妃你可不要忘了顾及自己的身子。”
薛琅月颔首, “是,多谢殿下关心。”
沈媛熙见郑初韫开口维护薛琅月,暗自嗤了一声,却也没再说下去。另一边,庆阳大长公主正在向帝王敬酒。
闻褚语气客气又关怀:“姑母近来身子可好?”
庆阳大长公主名唤闻蕙,她举着酒杯,慈爱地笑道:“多谢陛下惦记,老身一切都好。”
她顿一顿,面露难色:“只是辞让已经到了娶亲的年纪,老身有些担忧。”
闻褚不动声色地笑道:“姑母说的是,世子年岁已经不小,也该成婚了。不知姑母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闻蕙望着他,叹了一声:“辞让也是个命苦的孩子,父亲折了腿,母亲又体弱多病,老身这个做祖母的少不得要操心一些。他性子跳脱,若能娶一位贤良端庄的妻子,管一管他也是好的。”
话说到了这里,闻褚也明白了她的意思,便继续道:“姑母尽管说,若是可行,朕为世子赐婚。”
闻蕙抿了口酒,沉默良久,才缓缓道:“定国公府的三小姐,温婉娴静,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闻褚捏着酒盏的手指微微一紧。
郑初韫诧异地看了眼庆阳大长公主:定国公府宋家,是文懿皇太后的母家,也是帝王的外家。
那位三小姐,说来正是闻褚的嫡亲表妹。
闻褚不说行,也没说不行,脸色丝毫没有变化,只笑着说:“此事,朕会去问一问定国公的意思。”
闻蕙当即连连道:“是,老身也怕唐突了定国公,多谢陛下。”
郑初韫觑着闻褚的神情,明显察觉到了他的不悦,心蓦地一沉,却也没多问。
世子虽然纨绔、不着调,却是齐国公唯一的孩子,日后要继承齐国公府,多少人想攀附都攀不上,可庆阳大长公主偏偏选中了定国公府的小姐。
赵家与宋家都是北城大姓世家,势力本是旗鼓相当,只是赵家人英勇,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且战死了许多人,在北城,赵家受到了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然而,赵家虽然现在看着风光,但偌大的国公府却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