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出逃(159)
汪太后养的那些奇花异草,开得正盛。她许久不曾侍弄这些花草,全都是齐尚宫帮忙打理的。
汪太后伸手指着一盆未开花的兰花,伤感道:“这盆兰花,还是你父皇在世时种下的,三年多了,也不知今年能不能开出花来?”
萧景飏扶着汪太后,一点即通听出了言外之意。母后这还是变着法子,提子嗣之事。
萧景飏揣着明白装糊涂,如是笑道:“万物皆有缘法,既然不开花,自然是时候未到。缘分到了,自然会开花结果。”
汪太后白了一眼萧景飏,挑明话题道:“听闻皇后离宫省亲了,那不如趁着她不在,让母后为你挑的那些新人入宫吧。”
萧景飏顾忌着太后的身子,和颜悦色敷衍道:“母后忘了?不是与儿臣约好了,过了今年再提此事不迟。”
汪太后听出皇帝的不肯,登时觉得头痛欲裂,脸色难看道:“虽说言御医向母后保证,陛下的身子无忧。可陛下一日没有子嗣,母后这颗心啊,像在油锅里煎着难受啊!”
萧景飏慌忙打岔:“母后,别总替儿臣操心,也替您的侄子操心操心吧。”
汪太后轻易被绕了进去,数落道:“你说你,让汪宁回什么孟山道观,俪儿,整日闹着让母后派人将汪宁绑回来呢。”
萧景飏嬉皮笑脸道:“母后先别替汪宁那小子担心,眼下汪祺表哥的亲事,是头等大事。”
汪太后不解道: “你舅母不是相中了谢家的女儿,怎地,这门亲事还没定下吗?”
萧景飏一面扶着汪太后往凉亭中去,一面回道:“母后有所不知,俞百川与谢家女儿情投意合。朕打算待俞百川出使归来,儿臣便会下旨赐婚。”
汪太后诧异一刻,唉声叹气道:“那你舅母又该着急上火了。这京城中哪个世家子弟,像汪祺这个岁数还未成婚的。”
萧景飏扶汪太后落座石凳上,笑道:“其实汪祺哥哥已有心上人,只是这门婚事怕是不会太顺当。”
汪太后不屑道:“是哪家的闺秀,竟然还瞧不上哀家的侄子。”
萧景飏也不拐弯抹角,直言相告:“不是那姑娘不愿意,是她父亲中书令大人不愿意。”
齐尚宫领着宫女过来,奉上茶水。
汪太后起初没有回过味来,伸手去端茶杯。猛然间如梦方醒,惊愕道:“你是说,颜家的小女儿?”
萧景飏颔首,接过齐尚宫端过来的茶水。
汪太后情绪复杂,久久未说过。
半晌,神色严肃道:“陛下既然不愿得罪中书令,那这道赐婚的旨意,便由哀家来下吧。”
萧景飏目的达到,眉开眼笑对太后作揖:“儿臣替汪祺表哥,叩谢母后恩典,成全这桩姻缘。”
汪太后摆摆手,不吃这套阿谀奉承。又将话题绕道子嗣上,郁郁不乐道:“陛下,也不召幸,何时能有嫔妃有孕?”
萧景飏淡定抿了一口茶,想起江婉莹昨日应允为他生孩子一事,笑意绵绵道:“母后,静待佳音便是。”
“母后,母后。”萧景俪突然风风火火出现。
汪太后打着精神,训道:“身为公主,怎能如此冒冒失失。”
萧景俪吐了下舌头,规规矩矩向二人行了礼。
汪太后这才舒眉展眼,语气柔和许多,问道:“这个时辰,公主不在上书房,来母后这里作何?”
萧景俪一路奔走,满面通红香汗淋漓。她接过春桃递过来的手绢,擦了擦额间的汗水,一惊一乍道:“母后,有所不知,舅父今日不知为何未来上书房。儿臣,又听闻皇后娘娘今日离宫省亲,特意来问一问。”
“皇妹,突然关心起这些作何?”萧景飏佯装盘问,面色严厉。
齐尚宫贴心为萧景俪奉上茶水。
萧景俪饮了两口,嘟嘴不乐道:“臣妹也想出宫,若是早知道此事,央求皇后娘娘带我一道出宫见见世面。”
汪太后白了一眼公主,当面揭穿对方的小九九,冷笑道:“别以为母后不知,你在打什么鬼主意。不就是想溜出宫,好去孟山寻汪宁。”
萧景俪又灌了两口茶,放下茶杯撒泼打滚,拽着汪太后的衣袖,求道:“母后,你就让儿臣出宫去吧,求求您了。你若怕儿臣有危险,让皇兄多派些暗卫保护着不就成了。”
不等汪太后开口,萧景飏呵斥道:“胡闹,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不是你胡闹的时候。”
汪太后听出萧景飏是真的发怒,忙命齐尚宫将公主先带下去。
萧景俪恼怒不肯走,不依不饶闹道:“我不,我不走,除非皇兄答应我,让我去找汪宁。”
汪太后脸色凝重,疾言厉色命道:“齐尚宫,还不快让人将公主送回公主宫里。”
春桃在一旁小声规劝:“公主,还是快走吧,再不走,陛下与太后说不定该责罚公主了。”
萧景俪仍不肯,齐尚宫与几名宫女连拉带扯生生将她拖离。
汪太后眸光心疼,追逐着公主远离的身影,忧心忡忡道:“究竟出了何事?你为何用这么重的语气对公主。”
母后凤体抱恙,萧景飏怎能说得出口真相。
前日他召见了西昌国的使节,说是他们国主请求和亲。想要安和公主萧景俪,嫁给他国的太子。
若非为了早平战火,让无辜的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当初就该一鼓作气,灭了西昌国。如今倒好,接受了西昌国的降书两国和亲,让他们的公主嫁了过来。
哪知这个西昌国得寸进尺,想要他的皇妹嫁过去。何况西昌国的太子,如今尚是个黄口小儿不足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