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归挽(39)
正想擦擦泪花,她的手里又被塞了一块软糖。
陈挽青一看,和上次某人哄李老板家女儿时的软糖一样,还是水蜜桃口味的。
第17章 日落海
陈挽青第二次坐赵客的车。
原本夏京京也要跟着一起来的, 但赵客定的日子撞上了她开会,赵客又说没法儿改日期,那就只有陈挽青去。
路上, 陈挽青问赵客怎么认识的老师傅?
赵客说从小就认识, 她一听,心想那可能是邻居之类的,算是长辈了,便让赵客先去趟商场, 她买些礼品。
“你确定?”赵客问。
这有什么不确定的?这是基本礼仪啊。
两人中途改道去了商场。
陈挽青挑选了一些适合中老年人吃的保健品和营养品, 听赵客说老师傅有喝茶的习惯, 又买了盒老普洱。
挑的差不多,她问赵客还建议买些别的吗?
赵客两只手拎着好几个礼品袋,扬了扬嘴角:“不愧是女主角,出手阔绰。”
“……”
陈挽青去银台结账。
从商场出来后, 车子一路向北,开到快开发区的位置, 停在了一处名叫静康苑的养老院外。
陈挽青问:“师傅住在这里?”
赵客点头, 说这里不让开车进去,他们得走两步。
静康苑古香古色,颇有江南别院的韵味。
陈挽青以前做项目, 接触过几个北城的ῳ*Ɩ 高端养老院, 但那些大都是走西式风格, 不是庄园就是公寓, 像静康苑这种中式风格, 不多见。
陈挽青跟着赵客穿过烟雨长廊, 又跨过一座小石桥,来到了后面的居所。
快到老师傅所在的房间时, 陈挽青正想着千万别失礼,就听:“仨K带俩四,管的了吗?快点儿,管不管?赶紧的,管不管啊?”
陈挽青:“……”
赵客推开门,说:“能管一定管,她手里肯定剩小牌。”
闻言,一老太太出了四个五:炸!
果不其然。
叶昭华手里就还剩一对儿三,搁谁都要不起啊。
她气得撂下牌说不玩了,点着赵客:“你到底是不是我外孙?我怕不是养了只白眼狼吧?胳膊肘成天往外拐。”
赵客轻声笑笑。
“你家小客还白眼狼啊?”另一个老太太接话,“多孝顺一孩子,我们这儿谁不羡慕你哟。”
叶昭华哼了声:“都假象!”
两个老太太劝她“消消气”,一边也收拾着东西,不打扰人家祖孙见面。
这一起身,眼尖的老太太瞅见陈挽青站在门口,哎呦一声:“老叶,你家小客给你带了个仙女来!”
陈挽青从刚才听见叶昭华说“外孙”时,就知道这位老人是谁了。
——赵客外婆。
上学那时,她就知道赵客和他外婆相依为命,赵客每周会去跆拳道馆当陪练挣钱,为的就是让外婆少辛苦些。
她听赵客提到过不少次外婆,但见面这还是头一次。
陈挽青赶紧整理下仪表,也暗自庆幸自己买了礼品,不然可就说不过去了。
她走进房间,叶昭华坐在桌前,老人家头发花白,但精神气十足,眼睛也不见浑浊,一件改良得宜的唐装小衫,衬出了翩翩风雅。
看到陈挽青,叶昭华也是愣了又愣,等回过神来,她忙起身,说:“坐,快坐!站着干什么?”
陈挽青抿抿唇,看了眼赵客,这位也不言语,又是那副欠欠的看戏样,她只好自说自话:“外婆好,打扰您了。”
这一声“外婆”叫得叶昭华喜笑颜开。
陈挽青又向另外两位老人问好,因为没想到是来养老院,她买的点心不多,但好歹也够分。
老人们说着谢谢,还说老叶福气又来了,一并离开房间。
赵客关上门,回到屋内,大咧咧坐在沙发上。
叶昭华看他就烦,踢过去一脚:“能不能坐好了?”
“……”
赵客并上腿。
骂完赵客,叶昭华笑眯眯问陈挽青的名字。
陈挽青刚要回答,那边赵客托着下巴,说道:“我高中同学,陈挽青。”
“用你多话!”叶昭华凶巴巴的,转过头又一脸慈爱,“挽青,这名字好听。是哪两个字啊?”
陈挽青说明了一下,叶昭华点点头:“来就来,怎么还买这么多东西?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你和小客你们……”
“行了,别没完没了的。”赵客恢复原来的坐姿,两条长腿大敞四开,“她过来是有事找你帮忙,你别想些有的没的。”
她想了吗?
她想了吗!
人家那么好的姑娘瞧得上你吗?
叶昭华狠狠剜赵客一眼,大喘口气,问陈挽青:“想让外婆帮什么忙啊?你说,外婆一定帮。”
原来老师傅也是外婆。
陈挽青把事情和叶昭华讲明,叶昭华听后,让她跟她来。
陈挽青又看向赵客,赵客抬抬下巴,示意去吧。
叶昭华住的这个房间不是静康苑最豪华的,但面积也绝对不小,有小书房,还有一个衣帽间。
叶昭华看书不多,把书房当储藏间用,里面放满了积年的布料,有的是淘来的,有的是从工厂那边拿的,都是市面上难得的好货。
而除了这些布料,剩下就是做好的旗袍,挂了整整三个衣架。
“我看你这身材,得从这个架子上挑。”叶昭华戴上老花镜,“你们急着用,咱们能有现成的最好。不行的话,咱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