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猫后走上人生巅峰[穿越](167)+番外
“说不定也就这么一回,我得好好看看。”
余幸笑道:“哪里就那么夸张。你这一路风尘仆仆,肯定没休息好,先睡上一觉,再说别的。”
她抱着猫起身出了房间,吩咐小全去买个新的澡桶:“这是我在老家的一个姐姐,她要有什么需要,你们就尽量满足就是。”
“是,老板。”
余幸把猫放到外窗台上,看它懒洋洋的三只脚跳上软垫,随口道:“ ...她是下城区的邻居苔嫂子,你还记得吧——她给咱家送过菜,家里有三个孩子。”
“喵。”
“那你还记得于三儿吗?巡城使于三儿。”
“喵!”
见它反应激烈,余幸笑笑,没再说什么。
傍晚时分,余幸带着苔嫂子在店里吃了点东西,套上马车沿着凤凰街走。
凤凰街毗邻王城,是北城最繁华热闹的街道,沿河两岸都是商铺,灯光绚丽人流熙攘,处处都是欢声笑语。
河上有小船飘过,上面的许多商贩沿岸叫卖:“——脆糖果子,二十铜币三个!”
“芝麻糖!五铜币一块!”
苔嫂子生平第一次见这样的美景,呐呐道:“好看是好看,可东西也卖的太贵了。”
脆糖果子这种满世界都有的小吃,在下城区里十个铜币就能买六个八个,到这地界,竟然翻了一倍不止。
余幸笑笑:“确实是贵,不过大多数人通常也不会买的,除非小孩子闹的厉害,再就是那些非富即贵的人家,手头上阔绰的。”
再往前人流密集,马车已经没法通行,两人便从车上下来,沿着街走。
街上有许多摊贩,售卖的商品讨巧新鲜,是在下城区看不到的玩意儿。
余幸拿了一件新的棉衣,在苔嫂子身上比划。
苔嫂子连连推拒,余幸坚持道:“说了我做东,今天就听我的。”
又一气呵成买了新棉鞋和帽子,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换了新的。
苔嫂子独自带着孩子这么些年,经济自然是紧张,恨不得一个铜币都掰成两半儿来花,就算有衣料也是先紧着孩子用,自己已经好多年都没裁过新衣服。
她哪里不知道余幸这是顾及她的自尊心,变着法子的帮她呢,心里更加感激。
街上时不时就有巡城使腰配挎刀路过,连续过去了两队,苔嫂子突然发现,走在中间的一个人两只耳朵是尖尖往上的形状,她扯了扯余幸的手臂,小声道:“那个是折人吗?”
余幸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肯定的点点头:“是折人。”
“我原先听过好多传闻,都说上城区这边对折人管的严厉,不让白天上街,不让做生意,也不让小孩进学堂读书,甚至还要叫很多税金...原来都是假的。”
苔嫂子由衷感慨道:“连这里的巡城使,都比下城威风多了。”
“你当初离开下城区,真是最正确的选择。”
余幸也唏嘘道:“我也是走出来之后才知道的,原来折人最不被善待的地方,其实是下城区。”
如果不是苔嫂子提起,她都快忘了自己异于常人的身份,毕竟异色瞳这种不痛不痒的特征,对日常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喧嚷,回首望去,见是两个官差被众人拥簇着往前走。
余幸连忙把苔嫂子拉到一边让出路来:“这是天象预告的官差,看来又要变天了。”
这个时代科技落后,虽说也有自己观察气象的方式,但毕竟没有那么准确高效率。
公告栏里的天气部分并不是每天更新,只有天气变化剧烈或极端天气时,才会提前发出预警。
例如鸭脚港上的飓风和暴雨天气,会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这种。
公差拿着新的布告换上去,立刻便聚集了一大批人,团团围住。
苔嫂子担忧道:“按说这寒冷时候都快过去了,怎么又要变天?”
她家里也有一小块土地,还惦记着春耕播种,若是耽误了时节,一家人一年份的口粮都没有保障。
余幸:“我也不清楚——咱们去看看?”
但凑到边上才发现根本挤不进去,而且个子也不够高,布告被挡起来死死的,垫着脚也看不到丁点儿。
好在有那热心的,把布告上的内容大声诵读出来,大致意思是说要下雪,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大暴雪,预计气温也可能大幅度降低,可能会影响出行甚至冻坏温水管道,让居民尽量多囤些吃食和防寒衣物。
苔嫂子一听待不住了。
她家房子年头不小了,往年大暴雪时候压塌房屋的例子可不少,得提前回去加固,还有多做些干粮囤起来,大雪下来柴都是潮湿的,到时候怕连做饭都成问题。
余幸也没拦,连夜叫人去买了些棉被棉服一起打包放在马车,将人送去港口,保证能坐上最快的一班渡船。
苔嫂子更加感激,临走还不忘抓着她的手,问她如果考虑好的话,一定要捎信儿过去。
小全是新招的跑堂,性子灵精,他问余幸是不是也要采买些东西囤着:“布告一出,市场上就抢起来了,现在粮食的物价都涨了两成了。 ”
余幸下午时候刚对过单子,知道两处仓库里的食物还足够多,便只让他去买些碳和木柴。
“油布,毡子,棉被这些,你看着也买些,到时候把仓库的大门也封一封,否则天气太冷,有些蔬菜怕是也要冻坏了...还有清扫用具,铁锹铲子什么的。”
“棉衣要最厚的,先买上一百件,雪鞋也是,给明天来上工的员工分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