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以为我和我马甲是一对(159)
“按照绘卷宗制作传记的规矩,可以先定故事初稿,然后交给您过目,看看有无需要删减修改的,然后再交还绘卷宗……”
云鹤真人啊,之后还是难免要亲眼见一见,毕竟是原主为数不多的亲友。
星浔分神想。
商量完此事,姜柏云惋惜道:“不知不觉时辰已经不早了,徒儿还有要事脱不开身,恐怕不能一直陪在师尊左右……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你如今身负宗门要职,真是辛苦了,”星浔放下茶盏,温和笑道,“你去忙吧。”
“多谢师尊体谅!”话音刚落,姜柏云便驾驭着流云,远去了,很快不见踪影。
独自一人在洞府内喝完茶,星浔估摸着,大概今日不会有人再上门拜访了,便闭上双眼,方便易玦把更多的神魂与注意力放在本体身上。
……
“呼——”
易玦长舒一口气,与林柘一同穿梭在山林间。
越到后面,身体越是沉重,山势越是险峻,易玦不得不更加集中注意力放在眼前的路程上。现在她们已然来到半山腰上下,石阶中断,双脚只能踏在山峦泥土、草木青藤上。
为排遣寂寞,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我只听闻无垢城‘净白塔’‘t素练池’等景观之美名,还从未亲眼见过,”易玦随意寻一个话题,好奇问道,“正巧林柘道友来自无垢城,不知可否为我介绍一二?”
林柘沉默片刻,实话实说:“不瞒你讲,虽然林氏是无垢城中名门望族,但我并非正统血脉,也是前不久才寻得生母,认祖归宗。”
“至于无垢城,我也仅仅在那里停留过两日,了解不多,”她的态度坦坦荡荡,似乎不太在意自己的身世,转而说起其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池正中心的净白塔,高耸入云,通体洁白如雪,极为醒目。”
“据说那是仙魔之争结束后,一位梵音宫高僧所立,以净化世间,超度亡魂。净白塔共九九八十一层,若是城中有妖魔邪祟造杀孽,那白塔便会自下而上逐渐焦黑——不过这也只是传说,不知真假,从来没有人见过净白塔染上漆黑的模样。”
说完,林柘不再开口。
无意间探听了他人身世,易玦感到些许尴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干巴巴说:“这传说倒是有趣。”
一时间,林间陷入寂静,偶尔有虫鸣与树叶簌簌声响起。
前行数十米,易玦发现前面有一长段路都布满大大小小的山石,踩上一步,不少小石子滚落,让易玦险些没能稳住身子。
林柘同样蹙眉,随即抽出腰间长剑,剑身窄得惊人,在她手中显得轻盈而灵动,吸引了易玦的注意。
只见她把剑当作登山杖一般,直直插入岩石间,剑身一晃,在阳光下如有银蝶翩跹,既锋利,又惊艳。
“好独特的剑!”易玦被那剑光晃了一下眼睛,惊叹一声,“不如道友你先往前走吧,我到旁边竹林寻一根竹杖,之后再想法子赶上你。”
撑着细剑,林柘静静地侧身,对她摇了摇头:“不急,我就在此处等你。”
易玦听了,感动之余又有些困惑。
她们之间萍水相逢,没有什么交情,易玦也能感觉到,林柘对自己的兴趣并不大。
那么,以林柘清冷喜静的性子,为什么一再主动要与她一道走?
不过易玦仅仅是有一丝疑惑掠过心头,没有深想。她认为随意揣测别人的好意是不尊重不礼貌的,不论林柘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至少目前来看她态度友善,不是么?
于是易玦向林柘点了点头,便钻进茂盛的竹林里。
如果有现成的凋落下来的竹枝就好了……
易玦一边期望着,一边两眼专注地盯着地面。
这竹林极为葱郁,刚韧的竹身随风微微摇晃,投下一道道晃动的影子。
忽然,易玦眼尖地瞅见一支斜斜插入厚厚土壤的竹枝,比划一下,它的长度比半人高些,粗细刚刚好一手握住,且竹身光洁润滑,没有毛刺,质地坚硬而有韧性,令她瞬间眼前一亮。
稍微用力之下,易玦将那竹枝向外一拔,竹身被一小段一小段地从土壤中带出……
望着竹枝最底端与泥土接壤的地方,易玦愣在了原地,瞳孔骤缩,心猛地一跳。
这、这是……
——这居然是一只埋在土壤深处,紧紧握着竹枝的手!
乍一看,像是有手从土里伸出,试图与易玦争夺这根竹子似的!
易玦下意识地手一抖,竹杖险些脱手倒入泥里,好在她的心性在数次对敌实战的锤炼下,已然今非昔比,她很快回过神,握紧了竹杖。
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土里彻底抽出,易玦掐了一个基础的法诀,剎那间有清风环绕身侧,随后风力汇聚,将底下一层土壤整层掀了起来!
没了深深土壤的遮盖,土下的东西重见天日。
易玦这才看清,这是一具僵硬蜷缩的尸体,不仅浑身赤.裸,连皮都被完完整整地剥了下来,露出内里血色的肌理。
尸体神情惊恐,似乎在死前的瞬间受到了巨大的惊吓,然而惊恐之余没有丝毫痛苦,似乎是瞬间被某种手段击杀的。
易玦几乎可以想象,一个同样因为山路艰险而拄着竹杖的人,走到这竹林下时,忽然被一个让他一见便吓得肝胆俱裂的东西所袭击。
他甚至来不及反抗,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和手执竹杖的姿态,便没了生息……在那之后,那个怪物又用某种邪术,将尸体的皮完完整整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