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的剑(87)
谢檀和季殊合也随着人流进去,只不过两人皆空手而来,看着倒与他人格格不入。
踏入大殿,梵音先入耳。惠一披着金线兜罗袈裟闭眼在文昌帝君身侧低声诵经,经文悠扬,回荡殿内。
殿中设着文昌帝君金身像,神态肃穆,威仪自显。两侧则是祈福台,台上供品琳琅,鲜花、果品、糕点,皆为敬奉。
不少人在一旁跟着念,谢檀一眼就发现了对面的薛蒙,左右看了下,那方令过倒是不在。
季殊合顺着她视线望过去,见只有那二傻子,稍稍松了口气。
听了一会儿,殿内气息实在让谢檀不喜,她便抬腿迈了出去,季殊合也跟在她身后。
“怪不得要等几天,殿下是知道今日有法会吗,所以才特意来的?”
“嗯。”谢檀有些心不在焉。
薛蒙在大殿,那方令过去哪了?薛蒙跟他跟看眼珠子似的,半刻不离,怎么这会子竟会独自一人诵经?
“没见到人,那现在该怎么办?”
“等。”谢檀随意找了个隐蔽的凉亭坐下。
“等什么?”季殊合不解。
等惠一会不会主动来找你。
...
巳正,法会正式开始。殿外已经搭起了高架,惠一站在上面,高声宣读文昌帝君祈福文,他的前方依次跪着十多个学子。
日光强烈,照在学子后背,在地上拖出了一条条长影,那些长影不时左右相触,口中一张一合,似在祈愿又在吞噬。
这次方令过倒在了,他紧挨着薛蒙,眼睛半眯着,不知在想些什么,额角好像还有些青紫。
诵毕,众僧齐合,声若洪钟。
旁边等候的小沙弥端来木托盘,动作娴熟地将托盘上的经筒一个个递给薛蒙他们。
惠一在上面静静地看着,有他在,谢檀不方便现身,她便让季殊合过去打探情况,季殊合虽不情愿,但碍于自己前几天说的豪言壮语还是去了。
半晌,他抓着薛蒙过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沉默寡言的方令过。
薛蒙一进亭子就挣扎着从他手中脱开,迅速躲到方令过身后,脑袋探出来,瞪了季殊合一眼,又略带埋怨的看着谢檀。
季殊合嗤笑一声,懒得理会薛蒙,径自走到谢檀身侧坐下,百无聊赖地玩着手中的竹扇,竹扇在他手中旋转,发出轻微沙沙声。
谢檀见状也有点尴尬,她是让季殊合去打探情况,看看那经筒里面有什么,没想到他直接给人抓过来了。
她轻咳两声,替旁边人道了歉。随即面向薛蒙,态度诚恳,“薛公......”她扫了眼还t没她高的薛蒙又迅速改口,“薛小弟,请问你这经筒可以打开看看么?”
薛蒙抬眼望方令过,见他没出声拒绝,就从他手里拿过经筒,爽快地撕开了封条,将里面的东西倒在石桌上。
桌面轻飘飘掉落一副装帧精美的文昌帝君宝诰。
谢檀拿起一看,这宝诰用上好的宣纸制成,纸质细腻,字迹工整。左上角绘有文昌帝君的神像,四周环绕着金色的祥云和飞龙。
中间则是大片的字。
至心皈命礼,不骄帝境......
她扫了两眼就放下了,季殊合也拿起来上下翻了翻,翻完与谢檀对视一眼,似乎没什么特别的?
难道她猜错了,慧一并没有什么问题?
薛蒙见两人动作怪异,不由自主凑上来。看了一眼桌上的宝诰,又来回扫视两人,目光透着好奇,“你们在看什么?这张纸有什么问题吗?”
谢檀敛眉,掩去神思,把宝诰递给他笑道:“没什么问题,薛小弟,只是那小沙弥为何会给你这个?”
谢檀这个人平日看着冷冰冰的,但若是她刻意温和起来,再配合她这一张得天独厚的脸,还是颇能唬人的。
薛蒙就被她这一笑弄得受宠若惊,慌了手脚,结结巴巴道:“我......我捐了五百两香油钱。”
谢檀:“......”
季殊合:“......”
五百两买一张薄纸,果然财大气粗,人傻钱多。
谢檀盯着薛蒙,欲言又止,“你是自愿捐的吗?”
“那倒不是。”对方实在地摇摇头,“是那个慧一大师让我捐的,他说我捐了菩萨就会保佑我。”
“本来我还想给方大哥也捐一个,但是他死活都不要。”
那怪不得过来的时候,谢檀只看到他们拿了一个经筒。
可经筒里面除了一张纸,其他什么也没有,事情倒是有些棘手起来。
一时凉亭里风过无声,谢檀眉头越发紧蹙。
须臾,柱子边传来声音,“看看经筒内壁。”
谢檀一愣,这才发现几个人在亭子里坐了快一炷香时间,这还是方令过第一次出声。
不过她也没犹豫,听完就用匕首几下划开经筒,在石桌上摊开。仔细找了半天,终于在右下角看到三列蝇头小楷。
子时三刻,后山竹林,不见不散。
小狗被夸
亥时三刻, 月光如银,宛若清水般倾泻而下,被竹林中的片片竹叶割裂成无数细碎的光斑, 零散地洒在地上。
夜风拂过,竹影摇曳, 照得林中行走的两人如同鬼魅。
“方大哥,我们为什么要来得这么早啊。”薛蒙搓了搓手臂,边走边哆嗦, 说话时口中还喷着白气。
夜晚的寒意侵袭,让他不禁缩了缩脖子。
“经筒上面不是写着子时三刻吗?这才刚过亥时呀。”他疑惑地望向前方领路的方令过, 心中不解。
方令过没说话, 抬眼望了眼树梢, 目光穿过稀疏的竹叶, 落在上面跟随的两人身上。
两人中, 那手持竹扇的少年格外悠然自得, 不时见他月白身影从竹林中略过,临空行走, 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