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院来了支小桃花[八零](135)
但是唐菲早已眼尖地看见了凤凰和永久车头上挂着的售价牌,她还真看上了凤凰,跟自家妹夫的也是一个车型,虽说是主打职工上班通勤的功能,但是平时妹夫载着胡桃或者送送东西什么的也完全够用的,而且外形也是这四个牌子中最好看的。
况且胡杨现在来回上班又不用搬东西,轻便点的车骑起来也没那么累。
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到超出她的预期。
218元,吉利的数字,就可惜不是唐菲能承担得起的。
胡桃看出了她的顾虑,悄声说道:“其实以后来买也可以,因为自行车肯定是一年比一年便宜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了房价,什么都是一年比一年便宜。
售货员同志看出了两人今天是不会买了,但也听出来了两人是真心想买,所以想攒攒钱买个好的,为了保证不久的将来或许能挣上的这笔销售量,还是好脾气地送二人离开了:“是啊,自行车这一年均价其实也降了七八块钱儿,而且现在各地生产慢慢上来了,好牌子受到冲击也会降一点点价格的,可以以后来买。”
胡桃点点头,这个售货员同志人真好啊,她笑道:“我记住你了,以后来买自行车肯定只找你,我保证。”
两个人拎着买给李不言的衣裳就坐上了回家的公共汽车。
到家属院门口后,胡桃把衣服递给了唐菲说道:“嫂子咱现在分头行动,下午也耽误了不少时间了。”说完胡桃看了一眼天边的太阳说道:“约莫着现在都快六点了,你现在就去唐菲家接孩子,然后回家给他们做饭吃,吃完就送回家;我去菜市场买晚上摆桌席的菜和肉,你也跟蔡畅说一声甭做饭了,来家里吃,晚上咱聚一聚,自从她高考完咱还没聚呢。”
唐菲点头道:“那是得快点了。”
胡桃回家把大钱都收到了床头柜里,拿了些零钱,又带上了买菜篮子出门去了,唐菲也紧赶慢赶去蔡畅家接孩子。
等胡桃赶到菜市场的时候,正巧是职工陆陆续续下班买菜的时候,人还不少。
胡桃一路走过来就在盘算着今天的菜单,最近个把月都是唐菲负责买菜做饭,胡桃空闲的时间除了学习就是操心托儿所的准备事项,许是太久没来逛菜市场的原因,胡桃一到菜市场就看到新开了一家日常百货杂货店。
说是杂货店,其实就和农村里的供销社差不多,主要是卖些调味品还有些桃酥糕点这些以前菜市场没卖的食品百货。
正好家里的盐和酱油也快用完了,胡桃想也没想就走进了百货店。
百货店里可以说是人挤着人,但是胡桃还是挤了进去,拿了一包盐和一瓶酱油一瓶醋后就往收银台处挤。
这才发现大家都挤着要买的东西是什么。
只见售货员从收银台下的红色纸箱中拿出一瓶红色包装的黑色饮料递给了正在结账的人:“吶。”
是可乐!
胡桃定睛一看,可不是可乐嘛。
只见包装瓶上写着四个大字“崂山可乐”。
胡桃一看到之后胃里的馋虫就被勾了起来,可乐这个东西,许久不喝真是甚是想念那充满着气泡的第一口。
轮到下一个人时,老板娘却撇撇嘴说道:“不行啊,不买别的东西就不能单买可乐。”
胡桃听乐了,这是什么商业鬼才。
往大了说,这老板娘1980年就深谙奢侈品配货之道,往远了说,老板娘要是晚生四十年,一定是闲鱼上捆物大户啊。
那女人显然不知道这个规矩:“我不知道。”
老板娘抬抬下巴点了点店里面:“可以去挑挑有没有需要的,正好一起买。”那女人不服气,刚准备开口理论哪有这个道理。
结果下一秒老板娘就看了看桌下的红色纸箱,朝排队的人喊道:“今天就剩七瓶了嗷!”
排在女人后面的大哥闻言立刻站不住了,说道:“不买就别买,我这排着队买呢。”
后面还不时传来噪杂的“是啊”、“就是”的声音,在胡桃的耳边吵得嗡嗡的。
女人兴许是觉得没面子,草草撂下一句:“我明天再来。”就离开了。
胡桃伸手数了数排在自己前面的人,不算她自己,刚好五个人,一人买一瓶的话还真能轮到自己。
每走一个人,胡桃都盯着对方看他买了几瓶可乐走,心中一直盘算着。
也有人因为觉得可乐太贵而放弃了购买,等轮到胡桃的时候,还剩下足足三瓶。
胡桃将酱油、醋和盐摆在了桌子上后就从口袋里拿出了钱:“剩下三瓶我都买了。”
她刚刚听得分明,一块钱一瓶。
在这个职工平均工资只有四十块钱的年代,一块钱已经够一户人家两天的生活开销了。
但李不言刚给了她一大笔钱,用那句话说就叫“不差钱儿”,再说李不言一个月工资还有二百块,胡桃重活一世也想明白了,人生信条无外八个大字:拼搏奋斗、及时享乐。
胡桃正忍着心疼掏钱,却听到老板娘扑哧一笑道:“那可不行,这后面还有这么多人呢,卖给你了咋给他们交代啊?”
后面也传来不耐烦地声音:“就是啊,自私不自私,还你还给包圆了呗?那咱们还排啥队啊。”
老板娘微微一笑道:“一个人限买一瓶,行不,行你就买一瓶,不行我现在给你结账也行。”
胡桃心底腹诽了一句,果然,连配货都知道的老板娘,能不知道限购?
果然商品时代的东风还没有彻底放开,民间的智慧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展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