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飞燕(101)

作者: 一串角黍 阅读记录

江珩朝隋良玉行了个晚辈礼, “伯母。”

有外人在,隋良玉不好再哭哭啼啼, 忍了又忍,才将眼泪忍住,感激道:“从温啊,还好有你在,都累坏了吧?”

等等,邓隋惊讶不已,从温?谁?江珩吗?

她迟疑地问出声,“娘,您认识他?”

江珩不自在地咳嗽两声,还没想好怎么同邓隋解释,就听隋良玉道:“你这孩子,什么记性,去年十月你不是让从温给我捎了很多东西回来?”

隋良玉有些生怨,“你做官之后从未归家便罢了,怎么连定亲这样的大事也不同家里知会一声?你的主意是越来越大了。”

江珩咳嗽得更厉害了。

隋良玉问:“是不是感染风寒了?我让人熬碗姜汤给你祛祛寒。”

江珩小心看了一眼邓隋的反应,心虚道:“多谢伯母。”

邓隋笑了,“娘,他病得挺严重,您让人多煮些。”

她要是没记错的话,去年十月,和他定亲之人乃是永安公主,而她,和他断了个干净,去了登州。

定亲?未婚夫?

“哎,好。”隋良玉往厨房去,叫道:“林嫂,林嫂,煮锅姜汤。”

从一碗到一锅,不过邓隋一句话的事,江珩失笑。

“江从温。”邓隋还是头一次知道他的小字,江珩,字从温,取玉温和润泽之意。

她问:“你去应城找我?”

“是。”

“还找了哪些地方?”

“大齐的城池找遍了。”他声音很轻。

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连黑场中人他都打了交道,可没有,就是没有,哪里都没有,他那时过得浑浑噩噩,只有一个清明的念头,就是找到她。

至于他在隋良玉面前说,他是邓隋的未婚夫,骗了隋良玉的同时也好好地骗着自己。

找遍了啊,邓隋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她道:“回去吧。”

江珩急了起来,“邓隋,你听我说……”

“不想听。”

江珩一颗心被她捏着,酸涩难忍。

“你应当回去给家人报平安才是。”邓隋轻松笑道:“还得好好歇着,你再啰嗦下去,我娘那一锅姜汤可真就熬好了,真想喝?”

她故意耍他。

江珩深吸一口气,再也忍不住,大步上前捧着邓隋的脸。

咬了她的唇瓣一口。

“嘶——”邓隋呼痛。

“怎么就这么坏?”他同她额头相抵,无奈地问。

邓隋笑出声来。

***

江珩央了月映竹帮忙请白御医,他在府里洗漱过,换了身衣袍,闭目休息了两个时辰,兰濯来回白御医已经快到了,他便出门往邓隋的住处来。

江珩亲自扶白御医下车,又奉上丰厚的银子,看得白御医咋舌。

暗忖,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要江家这位公子这般恭敬?

他替邓隋把过脉,捋捋花白的胡子,慢腾腾道:“幸好没拖太久,虽有些棘手,不过也并非没法子。”

邓隋欣喜起来,她这两日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心里也实在忐忑,若她真的再也看不见,她的仕途便到此为止了。

“只不过,其中一味药怕是难寻。”

江珩忙问:“何药?”

“千年人参。”

邓隋的笑容慢慢消失了,百年老参尚且可以在大齐找到,千年……

江珩想了想,问:“六百年的行吗?”

他外祖家便藏有一株,后来给了他母亲做嫁妆。

白御医摇摇头,他犹豫了一会儿,道:“三十年前,楚地曾献过一株千年赤参,先帝爷为此免了楚地两年赋税。”

他既提起,必定这株赤参还在,江珩问:“那现在在何处?”

白御医道:“先帝赐给了柔贵妃。”

先帝的柔贵妃,便是诚王的母妃,先皇在位时便病逝了,那这千年赤参……

“柔贵妃留给了诚王爷。”

送走白御医,江珩立马让兰濯传令下去,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找到千年赤参。

他和邓隋皆心知肚明,诚王不可能轻易让出这参。

千年人参,大齐立国两百年才出一株,哪有这么容易?

***

邓隋告了病假,手头一应卷宗皆有人接手,她眼盲的事也人尽皆知。

又一批大夫遗憾离去,千两黄金,看得到,摸不到。

邓隋目光黯然,千年人参没有消息,别的大夫也束手无策,按朝廷的规矩,快则半年,慢则一年,她的官职就会被罢免。

邓隋如今不能自理,隋良玉便买了两个丫头来照顾,邓隋还有心思和隋良玉说笑,“累了这么些年,终于能松快松快了。”

隋良玉偷偷抹掉眼泪,给她碗里夹菜,“倒也是这个理儿,多吃点,瞧瞧你,都瘦了。”

邓隋坚持能做的事都自己做,吃饭也不用丫鬟喂,她左手扶着碗,自己用勺子慢慢吃。

江珩亲自去了趟楚地,这几日都不在,隋良玉把心头的主意说给邓隋听,“我看从温这孩子不错,你们既已定亲,不如挑个良辰吉日出来,把亲成了吧。”

他人虽不在,但一应事却安排得井井有条,每日来看诊的大夫,流水的补品,给邓隋解闷的戏班……就连那两个勤勉周到的丫头,也是他精挑细选送过来的。

邓隋细嚼慢咽着,知道隋良玉是不安了,怕她眼睛治不好,日后没个倚靠,从前她从来不插手她的任何事。

“娘,不急。”她和江珩,还早得很呢。

“怎么不急?你也不小了,多少姑娘在你这个年纪,儿女都双全了。”隋良玉苦口婆心劝道:“阿隋,你听娘的,男人的真心就那么两年,得牢牢抓住了,江家家大业大,你只要给他生下一儿半女,你这辈子就稳妥了,咱们女人,终归是要找个归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