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雪(168)
场景也需布置好,灯光要妥当,伴乐也得生动形象,比如说弄一些弦乐啊,鼓乐啊。毕竟声响弄的好,更能调动客人情绪,带动氛围。
但这些虽然重要,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操作影人的人。
一场影戏往往需要两手操控几个影人,这就需要操纵人十指非常灵活。在灵活上,还需要熟练度,只有足够熟练影人才不会变形,如此客人的体验才能更好。
魍楼将这些讲与她听。
也难怪影戏诞世这么久,传承的就那么几个人,这其中的困难可不吓跑几批人?
然姜止吟听了大大小小的过程却不畏,“好。”
总而言之,她就是为了这个来的,退缩压根儿不是她的性子。
然后老者悠悠走到古架前抽出一个屉,拿出两副影人递到姜止吟面前。
是两个女影人,很新又很精美。
姜止吟没说什么,默默接过。
她接下东西,老者又给她带到一处幕布面前,尺寸刚好,正适合练习。
老者拿过一个女影人给她演示如何操控,灯影下,老者枯皮的手指如舞者般灵活转动,影线飞快牵动着,影人就跟着翩翩舞动,宛若新生般焕发活力。
就在姜止吟看得有点惊叹,耳畔忽的“锵锵锵”,一阵细鼓声忽然响起。
只听老者面色红润,高歌唱起:“阿姐,你莫走。”其中一个影人手臂连连舞动,好似不舍。
另一影人背身不去看她,“小妹替我告禀双亲,姐今日不得不走呀,恨只恨国破山河贼子残害黎民,若非天下不安,姐我怎能远走家门,妹莫优心,此去姐定能平了贼——”
有道是,一幕一尺方寸台,只手线舞展乾坤,锵锵锣鼓动人心,今日得见果不其然。
尤其是这故事,姜止吟听了不自觉想到自己的阿姐,带入因此也更多了些,“老人家妙手。”
魍楼放了影人,“很快你也能做到。”
挺高的一个期待,不过姜止吟对自己也有信心,所以点点头,开始跟着他一步步学了起来。
她不懂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她刚刚注意到他的手是那么灵活,曲调也那么自然,这是t初学者最艳羡的却不能立马达到的。因为这需要长久的练习。
姜止吟上手了,试着舞动一个影人,果不其然,影人是影人,她是她,十分僵硬。
老者笑了笑,“初学是这样的,莫要心急。”
怕她不能切身感受,这次魍楼握住她的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放慢:“先起再落,手腕幅度不能太大,走动的时候要借力使力,这样影人走起来才会自然。”
指导她的手很快松开,按他说的话做,姜止吟随之找到一点感觉,这次影人就自然多了。
老者连说两句“就是这样”,有了初步肯定,信心增加,姜止吟又试了试更难的动作,比如跑啊,跳啊,坐下蹲下等。
虽然不是一次成功,但比第一次操纵影人还是好了不少。
魍楼又亲手指导了一下,说明动作流畅最关键的几个点,慢慢的,姜止吟做的一次比一次流畅许多。
隐约地,门外传来几句叫卖的声音,好像是卖糖酥饼的。
看一眼天色,初学一会竟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时辰。
天正热,正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外头因此也热闹许多。
可能是看见她出神,老人家说:“想吃饭了?”
那倒不是。
辟谷了,她毫无口腹之欲,只是觉得今日可以到此为止了。
毕竟她始终觉得事不再乎多,而在于精。
姜止吟把内心想法同老者说了,老者很是赞同,他望着窗外的天,笑笑说:“学满了不若留下吃点吧。”
姜止吟道了谢,却是拒绝,理由自然不能是自己已辟谷那套说辞,而是换了更易让人接受的,“来之前便已吃过,现在还不想吃。”
这话说的她自认逼真,老者点点头貌似信了。只是他虽然点头表示他知道了,但还是道:“外头的天快要下雨了,你家住的可远?”
不曾想会被问道这个,“远。”
梵尘山离这怎么不算远呢。
老者的神情了然,继续道:“远的话就留下吃饭吧,外头要下雨了,你怕是赶不回去了。”
下雨?
姜止吟抬眸望外头的日光,尽管没切身体验站在日头下,但从外头人额头停不下的汗水来看,哪里有要下雨的样子?
只是才这么想着,苍天像是开了个幽默笑话般,她忽的听到了雷声。
“轰隆轰隆”雷声还不小。
这遭动静下来,不仅姜止吟有些懵外头的行人也有些懵,有的连忙收拾起了摊子,有的撑起了巨伞,还有的坐在露天馆子正吃饭的人连饭碗都放了下来,看着天臭骂一句,赶紧跑了。
人如同星点满满四散而去,未多久,又是几道惊雷,雨飘飘洒洒下来。
滴答滴答,声音格外清晰。
奇哉,怪哉。姜止吟还是头一次见天气变换这么快的,只是她先前观天际都是些透光的高积云、钩钩云,完全不像会下雨的样子吶。
“你瞧,老夫没骗你吧?”老者笑容明朗。
“劳烦老人家收留。”天公不作美,没办法了。
而老者听了这话,他摆手,笑容灿然,“说什么收留不收留,老夫我啊,巴不得有人留下陪我呢。”
姜止吟点头,直到后来吃饭时才知道他话中深意。
原来,他平日很是独来独往,因为觉得很多人都很聒噪。
能理解。毕竟姜止吟也是很喜欢独处的人,她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