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诡闻集(36)
道正点头,看着住持,颤抖声音道:“我一直陪在师父左右,听见喧闹声得知藏经阁失火,我才离开救火。回来……回来师父就……圆寂了。”
道正双眼通红,手紧握成拳,狠戾的说:“我一定要揪出凶手,还师父一个公道!”
失火时,所有人都在藏经阁帮忙救火,没有谁能有充足的时间前来杀人。
道正突然灵光一闪,看见那道熟悉的印记,手放在上面摸了摸,带着疑惑说了句:“这难道是……决云锏的痕迹?”
“决云锏?”
行走江湖之人,为了自身安危必然带有随身武器,那些武功高强的绝世高手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决云锏这个名字,早就随着他主人的隐居避世而逐渐消失在江湖传言中。
“决云锏的主人,名叫郑功飞。”
郑功飞,一代豪杰,二十五年前凭借盖世武功和决云锏在江湖中闯出名号来。
为人恃才傲物,因看不惯那些有正统出身的高手,便单枪匹马拿着决云锏向他们挑战。
五年后,名噪一时的他,却突然销声匿迹,在江湖中查无此人。
关于他的传言众说纷纭,真假不得而知。
消失二十年,如今竟然重出江湖了。
颜鹤问:“他与住持之间,有过恩怨吗?”
监寺点头,长叹一口气,抚了抚胡髯,那双看遍世间沧桑的眼睛凝望虚空,缓缓开口:“这件事,要追溯到二十年前。”
第 21 章
二十年前,郑功飞已经横空出世五年有余,在江湖中闯出了赫赫名声,五年间接连打败各大门派掌门人,江湖中无人不知他是谁。
有人告诉他黎州双杰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于是他把目光放在了黎州双杰上。
当时黎州双杰由周凭正和净空两个组成,由于周凭正时任黎州通判,加上两个武功高强,因此二人一时风头无两。
郑功飞千里迢迢赶到黎州,相约与二人在淮水一战。
三个人大战了百来回合,从清晨到黄昏,又从傍晚至黎明,由此以往,直至几人都精疲力竭。
夕阳西下,当太阳余晖映红晚霞时,整片大地染上了层层暖意。
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一同躺在草地上,因棋逢对手而笑逐颜开,因相见恨晚而大喜过望。
那天过后,黎州双杰改为黎州三杰,他们守在黎州,锄强扶弱、见义勇为。
就这样平静过了一段时间。
后来,郑功飞突然和他们决裂、反目成仇,还放话说江湖再见时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然后在江湖中销声匿迹。
其中纠葛外人不得而知。
自那以后几个月,周凭正从黎州通判被提携为右布政使,暂时管辖金龙镇。净空则在金龙寺剃发为僧,以此了断红尘。
净悔把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而后单手合掌微微倾身,“贫僧知道的就这么多。”
“江湖传言或真或假,真相不得而知,只是郑功飞消失隐匿二十年,竟当真来履行当初誓言,杀了师兄。”
一旁站着的周凭正是当事人,对那些事自然是最清楚的,可他一直沉默着,什么都不肯说。
只是看着净空的尸体,若有所思。
几人之间因何决断无人知晓,郑功飞身在何处亦是谜团。
*
“咳咳咳……”
颜鹤在踏出净空禅房的那一刻,终于忍不住咳了出来。
在烟雾缭绕的藏经阁里吸入太多烟尘,说没有影响是假的。
他一手撑在栏杆上,侧头捂着嘴,后背在不停的咳嗽中止不住的发颤。
沈商陆立即上前扶住他,问:“还好吗?”
颜鹤稍稍平复,手离开栏杆的那一刻向后朝沈商陆摆手,声调因咳嗽而变得有些变调,“我没事。”
可话音刚落,颜鹤就因为咳嗽而弯下腰,渐渐蹲在地上。
慕荷看了他一眼,忍不住说他:“你这强撑的性子是和谁学的?”
沈商陆将颜鹤扶起身,又让慕荷按方子去寺院药房捡药,这才同他一起回了禅房。
一路上,颜鹤的咳嗽声断断续续,咳到严重时险些喘不过来气。
颜鹤靠在走廊旁,喉咙发痒,咳嗽无法控制,一经开始便极难停下。
“咳咳咳——”
又是一阵连续的咳嗽声。
沈商陆提醒他说:“藏经阁的火是冲你来的,你要小心点。最近金龙寺正处多事之秋,藏经阁又没有重大损失,这件事看来已经翻篇了。”
先有道忠遇害,后有住持圆寂,中间穿插藏经阁失火,人的关注点很容易被后面的事吸引,而忘却之前的事。
即使藏经阁失火是有人刻意而为之,但住持之死更是大事,寺中人力有限,因此没人再去关注藏经阁放火的真凶。
颜鹤抬手挡嘴,回答道:“咳咳,我会小心。”
*
“咳咳——”
气温并未降低,自己也没有感染风寒,却莫名其妙连连咳嗽。
“姐姐,喝水。”女孩把水杯递给她,问道:“可是染上风寒了?”
郅晗摇了摇头,此时她心中已有□□成明晰,肯定是那个弱不禁风的颜妹妹受了凉。
念及如此,她竟不自觉露出笑意。
说起来,好像也有些日子没见到他了。
等颜鹤他们走回禅房时,慕荷已经端着泡好的药走来了。
“你们怎么走得这么慢,我连药房都去了,药都端来了,你们居然才到。我记得从那个和尚的禅房到这里,不过几百来步的距离,你们是在路上数蚂蚁了啊?”
沈商陆拿过药碗,递到颜鹤手边后,委婉对慕荷说:“他是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