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园里的夏天(13)
但其实,他们和她又不一样,他们有家人或朋友陪在身边,而她只有自己。
程知微几次想走,她知道没人能帮到她,况且,精神类药物会影响记忆力。
她马上高考了,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候掉链子。
程知微站起来,一个人背着帆布包,穿过消毒水泛滥的过道,在转角遇到林嘉裕。
他长身而立,挡在前头,程知微抬起头,怔怔地看着他。
“我来帮我妈开药。”他说完,又问:“你看了吗?”
程知微摇头,心下忽然莫名的,涌上一种又热又涩的灼痛感。
“坐那儿吧。”他说:“我没什么事了,我陪你。”
没人知道,这三个字对程知微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
他们并排坐下,林嘉裕没有跟她说什么“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的大道理。
他只是默默陪着她,时不时起身去看排号,看轮到她没。
半小时后,终于到了程知微,林嘉裕送她到就诊室门口。
“我就不进去了,你和医生实话实说,程知微,他能帮到你的。”
医生见多了她这样的病人,只说她的情况并不严重。
可她说她也想死,也想感同身受奶奶死前的最后一刹那,到底有多疼。
医生神色认真的看了她半天,最后说,过一阵子就好了。
他让她吃些药控制一下情绪,又开导说,眼下最重要的是高考,其它先放到一边。
医生说什么,程知微都是点头。
拿药的时候是林嘉裕帮她拿的。
她看着他的背影,内心翻涌,很想跑上前去抱住他。
可人来人往,她干不出来这种事。
一直要到中午了,两人才从医院出来,在公交站,等车来。
程知微站林嘉裕边上,她紧张又无力,能和他,这样肩并肩的时刻,她曾无数次幻想过。
可是现在,幻想里的兴奋、小鹿乱撞的情绪,被一种名为“生离死别”的情绪深深的泡在身体最低处。
程知微试着让自己开心,可是根本无济于事。
她忽然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没救了,她对喜欢的少年,都提不上任何情绪了。
她无力地垂下头,目光刚好擦过林嘉裕修长的手,才发现他两手空空。
他好像并不是如他所说,来帮他妈开药的。
他是碰巧出现在医院?还是专程过来陪她?
程知微在夏日蝉鸣中,呼吸不畅,只感觉到燥热像乌云,压得她难受。
她直愣愣地看着他,想开口,却见他指了个方向:“你想不想去那边逛逛?”
海幢寺,广州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曾经是岭南佛教的发源地。
很多人都说在这里许愿很灵。
程知微活了 17 年,对神灵不曾这样虔诚过。
奶奶去世,她说服自己,宇宙中存在另一个世界的,奶奶只是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她祈求神灵保佑另一个世界的奶奶,无病无灾,开开心心。
上了香,点了灯,程知微又求了一条开光的手串。
碧绿色的珠子晶莹透亮,戴在手腕冰冰凉凉。
一整天,林嘉裕一直陪着她,从海幢寺出来,他又把她送回家。
从海幢寺到陈家祠,这一段路,一共 6 个站,全程要半个多小时。
他们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林嘉裕就坐在她右手边,她靠窗坐着。
车内又闷又热,程知微好像没有任何知觉,林嘉裕倾身过来,打开了车窗。
这是程知微第一次单独跟林嘉裕待那么久。
有一段路是老石子路,公交车颠起来,落下去,程知微怔怔地望着窗外。
夏日晚风,夕阳熔金,路旁开得疯狂的火焰树,赤红的火焰花在热风里狂野地招摇。
泛黄老旧的玻璃窗上,倒映着火焰树的绿影、夕阳烧红的大片晚霞,还有火焰花细细碎碎的热烈。
小小的一块玻璃,在这个黄昏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而林嘉裕的侧脸静静的被天地画了进去。
他的脸很白,是一种苍冷的白,鼻梁细长挺俏,他微垂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涌出深深的剪影。
公交车在颠簸,程知微看着车玻璃里会动的林嘉裕。
这也是第一次,她这样明目张胆的看他。
她望着玻璃出神,玻璃上闪过一道人影,程知微并没有理会。
直到玻璃上,绿影里的林嘉裕直直转过头,朝她看来。
那一刹那,程知微紧张到心跳怦然,她来不及收回视线,只是慌措地低下头。
半小时后,两人下了车。
“林嘉裕,谢谢你。”程知微道谢:“耽误你这么多时间,不好意思。”
林嘉裕摇了摇头:“你记得按时吃药,好好睡一觉。”
他沉默了片刻,又认真说:“不用强迫自己不去想,痛苦就痛苦,难受就难受,不用假装开心。”
“程知微,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神。”
……
“是这家医院。”
林嘉裕记忆很好,他也没忘:“罗医生,他去年评上副主任了。”
“你……”程知微皱了皱眉。
“我妈。”
林嘉裕解释:“这么多年睡眠问题还是没彻底解决,一焦虑起来就失眠。”
林嘉裕妈妈是实实在在的女强人,广州餐饮界的扛把子,也是把粤菜发扬光大的大佬。
她白手起家,靠着好手艺在广州激烈的餐饮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同时也趁着时代的东风,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吃下了海外市场。
“阿姨没逼你去继承她的家业?”程知微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