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主阴嫚(108)
他想起刚刚在齐王大帐中,齐王在看到阵亡名单后的呢喃:“公主会伤心的。”
耳尖的灌将军大声反驳:“她伤心?我才不信呢。如果说这世上什么最硬,那肯定是公主的心。”
他虽然没出声但心中也是认同,公主行事乖张已经不能用常理来推断。可现在他有些动摇了,观人观心,自己当真看到了公主的心了吗?
“诚信侯什么时候来的?”
张良一愣,这才发现阴嫚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脸上又变成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令人难以捉摸透她在想什么。
“良观公主在想事情,担心打扰到公主,故而没有上前。”张良回答。
阴嫚笑了一声:“诚信侯倒是守礼。”她环着手臂:“什么事?”
张良:“这是各营的伤亡名单以及功曹所记赏罚,劳烦公主抽调物资了。”
她瞧见了箱子里的竹简,说道:“有劳诚信侯将名单送到我的大帐了。”
“那是自然。”
张良抬了抬手,让小厮将箱子抬去她的营帐。见张良没打算走,她问道;“诚信侯还有事?”
“确实有事。”张良见她不反感,便问道,“良有些好奇公主刚才在想什么?”
阴嫚对能让她想起往昔的人还算耐心,回答了张良的问题:“在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的含义。”
张良一愣,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正欲再问,阴嫚却摆了摆手:“好了,一场奇袭,让我的公务多了起来,就不奉陪了。”言罢,便潇洒地离开了。
几天后的夜里,阴嫚正在核算物资,听到外面传来响动。她叫阿桃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韩信派人围了垓下。
或许是有人将那天的情形转述给韩信后让他得到了启发,又或者韩信也知道了楚军在多年的战争中早已厌倦了争斗。
总之,这个蔫坏的小子下令全军收拢包围垓下,并命令汉军在夜里唱起了楚歌。
寒冬未尽,成百上千的火把组成了一条长龙盘绕在楚军大营外,本就让楚军压力巨大。再配上苍凉悲怆的楚歌,军心涣散是迟早的事情。
阴嫚想了想披上了狐裘,打算去给韩信提个醒。
项羽也嗅到了危机,他并不打算坐以待毙。在深思熟虑后,他打算再博一次,若是胜了,他自当与刘季争斗不休;倘若输了,不过一死而已。
他抚摸着自己的佩剑心道,亚父,我要再任性一次了,您可不要再骂我了。
“项庄,”项羽一把掀开了帐帘,喊道,“叫他来见我!”
第 66 章
项羽于子时准时突围, 其攻势之猛难以想象,南方的封锁线被他硬生生地撕裂成两半。
难怪项羽会被无数人追捧,谁不想像他一样神勇无敌呢?阴嫚心道。
在项羽突围后, 被留在楚营大帐的兵卒们投降。作为“后勤主管”阴嫚要先行一步跟楚军降将交接事务, 并做好安保工作,以确保刘邦前来接受投降时不会遭遇生命危险。
阴嫚撇撇嘴, 我还真是个劳碌命。但在想到了还在外追击项羽的灌婴后, 她又觉得自己的公务还算可以。
交接事务虽然繁多, 但她也有陈平张良这样的帮手在,而且还没有多大的压力。可灌婴就惨了,不仅要直面项羽还要必须在项羽渡过乌江之前拦下他, 否则受罚丢命。
果然幸福是靠对比得出来的。阴嫚心道。
至于为何一定要拦住项羽,阴嫚推测, 应当是项羽在江东一带名望颇高,让他回去, 战线拉长事小, 国土分裂事大。
江东相对于全国而言是很小,可那也是占地数千里, 有十万之众。一旦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虽然知道历史的结局是项羽不肯渡江,但是吧,凡事不能说得太绝对,万一项羽被蝴蝶的翅膀扇明白了, 渡江了, 那她的计划还要怎么推行?她可没有时间继续耗在战争中了。
所以截杀项羽这件事必须成功。阴嫚觉得自己的心变得前所未有的硬。
阳光洒在雪地上, 勾出细小的毛边。光束中的雪晶闪着金色,如梦如幻。
“公主!”
女人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阴嫚回过头看去,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妇人出现在她身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1],这八个大字就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只不过美人蛾眉微蹙,双目含忧,看起来是有心事。
阴嫚的视线落在了妇人的脖子上,那里缠着一圈白布,隐约间还能看到血迹。她眉头上扬,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夫人寻我有事?”
虞姬抬起头看向她,目光灼灼道:“公主请您帮帮妾。”
昨夜的星星比过往的任何一天都要明亮,它们燃烧着自己,只为了绽放自己最美的一刻。
楚军大营是安静的,士兵们围在篝火前呆呆地看着燃烧的火焰,灵魂已经飞到了遥远的家乡。
歌声越来越苍凉,士兵们的眼眶红了起来。他们用脏兮兮的袖子抹了把眼泪,可那思乡的泪水是擦不干的,终于有人压不住心中的悲切啜泣起来。
啜泣声就像一颗落入湖水中的石子掀起了涟漪,越来越多的人啜泣起来。大营被悲情所吞没。
虞姬也不免被这悲情所感染,她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心情走进了大帐。
烛火在冷风中舞蹈,大帐内光影恍惚。大王正在擦拭着长戟,神色郑重而认真,虞姬心中有了一种预感。
“你怎么来了?”大王放下长戟看向她。
虞姬将食盒放在地上:“听闻大王还未用餐食,妾亲手做了大王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