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公主阴嫚(116)

作者: 海天一线 阅读记录

“可是蜀地潮湿,粮草难以保存……”

阴嫚:“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1]。就算巴蜀一带再难贮藏粮草,也能维持一两年。也就是说当时巴蜀两地至少存粮一百四十石,除却自留,为何赈灾之粮不足三十石?我请问其他粮草呢?”

飞蛾撞进了蜘蛛布好的陷阱,在挣扎中越缠越紧。最后,彻底困死在网上。

戚氏被阴嫚打中了七寸顿时哑口无言,脸色发白,豆粒大的冷汗从鬓角滴落。

周昌见事情明了,立刻开口:“陛下事情已经真相大白,少府罔顾律法,贪图赈灾粮草,致使关中无数人饿死。请陛下从严惩治,以正视听!”

刘邦见周昌态度坚决,勃然大怒:“好你个戚烨竟敢背着朕干出这等下作的事情!”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戚氏连忙跪在地上,“臣也是为陛下着想。当时战况不明,把粮食都给了灾民,万一荥阳失守了,我军又该如何?”

刘邦怒道:“当乃公是三岁小儿,由得你哄骗?”

戚氏已经病急乱投医了,抓着刘邦的下裳,语气激动:“陛下您不能问责臣。此事是由丞相一手督办的,他没有发现问题亦有失察之责。”

周昌:“陛下,人命关天,不可放过罪首!”

“他们已经死了,死了两年了!”戚氏瞪着周昌,“周昌你抓着两年前的事情不放,到底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拉丞相下马?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一直嫉妒丞相,想着法子针对丞相——”

“你血口喷人!”周昌被气得站不稳了。

刘邦:“放肆!”

此时此刻,宫室堪比菜市口。

阴嫚冷眼旁观,不得不说戚氏的这招高明,先是拖萧何下水,然后将此事说成是功臣集团的内斗。对于皇帝来说,对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平衡。而且——

她打量着怒容满面的刘邦,浮于表面,更像是做戏。

也对,戚姬做了那么多错事,刘邦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这份宠爱也会以她为中心惠及到每一个姓戚的人身上,爱屋及乌大抵如此。

戚氏又一次爬到刘邦面前,言辞恳切:“开国初期正是用人之际,您惩罚我事小,连累了丞相,失去了人才事大啊,陛下!”

“你闭嘴!”刘邦呵斥戚氏后,看向她和周昌,“这厮虽然狡辩,可说的也是事实,丞相却是不该受此牵连……”

“若是不受牵连的代价就是放过罪首,臣宁愿脱了这身官服!”萧何从容走进,站定冲刘邦行礼,“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茍疾无自至[2]。”

刘邦:“可是——”

萧何义正词严:“陛下初平天下正是树立之时,岂可因一时不忍,使得自己的名誉受损,也使国家遭受虫蠹的危害?秦因赵高李斯奸佞之臣为亡,陛下当引以为戒。”

“你疯了!”戚氏瞪大眼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自然知道。”萧何正色,“此事确为臣失责,请陛下责罚,以正朝纲!”

戚氏忙不迭地拉着刘邦的下裳,打起了感情牌:“陛下饶命啊。阿姊的生辰就要到了,您忍心让她伤心吗?”

托辞已经没有了,刘邦就是有心包庇也不行了。他深吸一口气,甩开了戚氏,对萧何作揖:“丞相说得是,朕确实应当以身作则。”

萧何连忙扶起刘邦:“陛下言重了。”

刘邦又看向周昌:“御史大夫揪出虫蠹大功一件,朕要重赏。”

还没等刘邦把话说完,戚姬的声音就传来了:“什么揪出虫蠹,分明就是罔顾国事!”

阴嫚按了按太阳穴心道,今天的栎阳宫还真热闹。

戚姬厉声呵退了前来阻拦的仆从,哭哭啼啼地来到刘邦面前:“陛下,弟弟尚且年幼,不懂律法。他只是担心荥阳失守后,汉军没了粮草来源,想省一点粮草。虽然做法有失,可这一切都是为了陛下您啊。”

“阿姊你终于来了,他们都欺负我。我不过是心系陛下,却被人诬陷为贪赃枉法。我,我——”戚氏泣不成声。

周昌:“夫人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

“我知道此事阿弟做得不妥。我可出钱补偿死者尚在世的亲属。死人再重要也没有活人重要啊。”

“况且此事传扬出去有损陛下圣名,妾虽为妇人但也知道此时暗流涌动切不可生事端。”

戚姬的言辞变得犀利:“周大夫执意如此,到底有没有把陛下放在眼里,把国家安危放在眼里!”

好了,这一下他们成坏人了。阴嫚心道,戚氏姐弟的嘴还真是厉害,颠倒黑白,局势又逆转了。她看了眼犹豫不决的刘邦心道,还得再下一剂猛药。

“陛下,廷尉求见。”

刘邦本来就被眼前的事情弄得心烦意乱,根本没心情处理另一件事情:“他来添什么乱?告诉他乃公忙着呢,没空搭理他。”

“陛下,他说这件事事关少府,他不敢擅自主张。”高内侍将布巾交给了刘邦。

刘邦展开,鲜红的血迹映入眼帘,字字锥心,令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怒火。他一脚踹在戚氏的心口窝,阴沉着一张脸:“你好大的胆子。”

不同于刚才浮于表面的表演,这一次是真正的帝王之怒。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酝酿已久的大雨终于倾泻而下。

第 71 章

他不断地向前跑着, 豆粒大的汗珠落在他苍白的唇上。嘴角上的瘀伤,破烂衣服下若隐若现的伤口,都表明他正在遭遇一场非同一般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