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公主阴嫚(137)

作者: 海天一线 阅读记录

群臣面面相觑。

萧何与张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找到了赞许的情绪。

“可胡人终究是胡人,岂会懂得礼义廉耻?”吕释之依旧不赞同,“若是收留了他们闹了事又该何人负责?”

“子曰,有教无类。”刘盈挺起腰板,“此事既然是吾提议,自然由吾全权负责。”

吕释之被噎住了,他看向吕雉,希望妹妹能够帮他一把。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妹妹竟然以此事事关重大为由转呈给了陛下。

他不满极了,明明咱们几个就能做的决定,何必因为一个小孩的异想天开就惊动陛下?

但即使他再不满意,刘盈的上书还是来到了刘邦的面前。

“就是这个事,你们几个有什么看法?”刘邦在众人看完刘盈的文书后问道。

“太子未免太天真了。胡人就是胡人,怎么可能变成中原人?”樊哙的话引起了周勃等人的赞同。

陈平:“臣以为太子的提议虽大胆但却有可行之处。将这些俘虏南迁,编纂户籍,教以农耕,再鼓励通婚,几代下来未必不会成为我汉朝子民。”

“切。”周勃不屑,“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偷偷跑回草原,又或者跟草原里应外合?”

冯解敢眉头微蹙:“绛侯,某的部曲中也有很多异族面孔。”

周勃本打算抨击陈平,没想到碰了冯解敢的霉头,这下长者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都说了,说话要过脑子。阴嫚幸灾乐祸地想道。

韩信见状无奈地笑了笑。

阴嫚冲着韩信挑眉,你笑什么?

韩信却是在回给她一个“没笑什么”的眼神后,笑得更开心了。

“啧,楚王,朕正在这头疼呢,你还在那偷笑。”刘邦故作不满,“你说说怎么办?不然你今天就别休息了。”

虽然议事开小差被抓,但韩信也没慌,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信以为太子所言确有道理。”

“一来中原饱经战乱,人口不足,若是能有胡人补充有利于恢复农耕;二来草原迟早会再次统一,我朝要提前做打算。而这些胡人就是我们了解草原部族的突破口。”

卢绾点头:“楚王言之有理。现在虽然与东胡和右贤王部达成协议,但胡儿狡诈,终有撕毁协议的时候。与其一直靠外人了解敌人,倒不如我们自己了解敌人。”

刘邦捋着胡子:“你们说得对。”

“如果陛下决定留下这些胡人,我建议去头留民。”阴嫚开口,“胡人平民畏惧领主如羊羔畏惧豺狼,若是将领主一并送过去,胡人就会以领主为中心,到时候抱团排外,地方官府如何管教?”

“这倒是个问题。”刘邦捏了捏鼻梁,“还有一个问题,该怎么区分二者?”

樊哙拧着眉头:“这么麻烦,还不如杀了。”

就在所有人沉思的时候,陈平凑近刘邦的耳朵低语几句。

刘邦的愁眉苦脸顿时变为喜笑颜开,他拍着陈平的肩膀:“有你在,朕倍感轻松啊。”

陈平笑眯眯:“陛下过奖了。”

其他人面露疑惑想不明白这对君臣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大约在晚饭的时候,韩信提起了白日里的事情。

“你说曲逆侯到底跟陛下说了什么?”

阴嫚捧着碗喝了一口米粥后,说道:“我也不知道。但依照曲逆侯的个性,应当是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计策。”

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胡人叫喊声,听着激动的语气应当是在咒骂。

阴嫚和韩信对视一眼,起身向外走去。

俘虏营外灯火通明,右贤王站在高台上,冷漠地注视着自己的人杀死俘虏中的领头人并割下他们的人头。

在这一刻,阴嫚猜到了陈平的计划。让右贤王来做这个刽子手,一来不损伤汉朝仁慈的形象,二来让右贤王彻底背上叛徒的名声,斩断了他与冒顿重归于好的可能,让他只能死死地抓住汉朝这根救命稻草。

歹毒啊,当真是歹毒啊。

阴嫚嘱咐韩信:“你要当心陈平。”

韩信了然:“信明白。”

第二天一早,刘邦派人先行赶往栎阳向刘盈传达了旨意,内容一句话概括——你老子已经帮你打好基础了,要是还干不好你这太子也就白当了。

阴嫚当然清楚这不是容易处理的差事,所以让阿桃和蒙昭带队迁移俘虏替刘盈分担一二。

“抱歉,庆功宴前派你和蒙昭出任务。”

“公主言重了。”阿桃说道,“您放心,阿桃和阿昭会妥善处理此事的。”

阴嫚听到阿桃的自称后,说道:“说起来你已经是军侯了,应当有一个正经的名字了。”

阿桃顺水推舟:“请公主赐名。”

阴嫚:“不敢说赐名。我只是觉得灼华二字很衬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1]。”阿桃说道,“确实很适合。”

“我想公主还有希望你的人生如春日桃花一般绚烂多姿之意。”韩信走到阴嫚身边,询问,“信所言不错吧。”

阴嫚看着邀功的韩信忍俊不禁:“不错,我正是此意。”她看向阿桃:“我与你相识数载,深知你的才学秉性,我想你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大放异彩。”

阿桃展露笑颜:“那就承公主和楚王吉言了。”

看着阿桃远去的背影,阴嫚有一种看到学生成才的感觉。

“公主对阿桃期望颇高。”

“自然。不只是她,我对太子和鲁元公主亦是如此。”阴嫚反问韩信,“你难道不希望蒙昭出人头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