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100)

作者: 桃前偷闲 阅读记录

原来这次去四川赈灾只是个幌子,真实目的是把已经培育好的牡丹运回京城。

张沅打开锦盒,又拿出一道帛书站起来,“传太后懿旨,周桓接旨。”

“加封周桓为钦天监监副,升正六品官职。”

周桓感觉跟不上节奏了,双手接过懿旨,整个人仍有些不在状态。

“张公公,小人没听错吧?”周桓对钦天监监副倒没什么概念,但对正六品官职还是有点印象的,怎么也相当于一个副厅级干部,这官也升得太猝不及防了。

“恭喜周大人,贺喜周大人,此等荣耀,放眼整个朝堂也找不出第二个呀,周大人可要好好把握机会,把事做好了,莫辜负了太后娘娘的知遇之恩。”

“多谢张公公教诲。”

张沅又端出一封密封的帛书,“钦天监监副周桓接第三道密旨。”

这一键三连的操作,周桓已经有些适应了,并没有一开始的震惊,恭恭敬敬地接了密旨。

“本宫月半做了一梦,梦见黄河水位变浅,露出一块刻着上古文字的石碑,又有一白发苍苍的仙人突然现身,指着石碑对本宫说,此碑关系天下苍生,可至黄河悬河处寻找。本宫原以为梦中之事算不得真,没想到同一个梦竟接连做了三晚。既有仙人引路,便不得不信。你替本宫去黄河悬河段走一番,务必两月内找到石碑。”

周桓看罢,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朝张沅道:“张公公,太后娘娘派了个另外的差事给小人,那赈灾诸事就有劳公公了。”

张沅点头,“太后娘娘已经吩咐过咱家,跟你一起去办差的,是特意从民间请来的书画圣手陈赫云,陈先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十分精通上古文字,有陈先生的协助,此行一定事半功倍。另外咱家已派遣二十名武艺高强的死士,随时听候周大人吩咐行事。”

“有太后娘娘和张公公的妥善安排,周桓便放心了。事不宜迟,明日一早小人便启程。”

“咱家预祝周大人凯旋而归。”

第57章

黄河边, 混浊的河水奔流向东。

周桓一行人风尘仆仆来到黄河岸边的小茶馆休整。陈赫云紧了紧厚重的外裳,脸上露出明显的不耐烦,“都半个月了, 连个石碑的影子都没找到。”

说话间,嘴里冒出的热气在寒风中瞬间化为白雾。

周桓朝身后二十名侍卫道:“你们继续去沿岸寻找,一有石碑的消息, 立即派人通知我。”

这块石碑是莫须有的, 当然不可能找到,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待侍卫离开,周桓道:“早听说陈先生不但精通古文字, 还书画双绝。正好我这里有一幅丹青、一幅书法, 我虽不懂书画奥妙, 却只觉这两幅作品如同天物精彩绝伦。不知陈先生可否有兴趣去看看?”

陈赫云瞥他一眼,“坐着也是坐着,便去看看吧。”

周桓把他引到一间简陋的客房, 从木盒里取出两幅轴卷,缓缓在他面前铺开。

一幅是青绿山水画的集大成之作,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幅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虽是从空间里兑换出来的赝品, 但周桓可以肯定, 这两幅赝品在这架空的大越朝里,同样是无价之宝的存在。

陈赫云盯着画卷的双眼渐渐瞪大, 原本坐着的身子不自知地凑到了画卷面前,神色满是讶然, 许久才惊叹着将视线从画卷上挪开, 望像旁边铺开的兰亭集序。

才望了片刻,陈赫云双手颤抖地抚摸起兰亭集序, 眼里的亮光恍若朝阳,竟是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陈先生觉得如何?”周桓胸有成竹地问。

陈赫云没有答话,只是自顾自地端详作品,过了好久,嘴里才喃喃道:“真乃神品。”

周桓将两幅卷轴收了起来,迎上他依依不舍的目光,笑道:“陈先生果真是懂行人。”

通过这将近一个月的相处,周桓已经将陈赫云的性格摸得差不多,这人虽古怪,却单纯没有心机,几乎不懂人情世故,一心扑在对书画的专研之中,如果放在现代,一定是个科学怪才。

大概是因为这两幅作品的原因,陈赫云对周桓的态度好了许多,带着几分急切道:“周大人可否将这些书画借我三天,三天以后,保证完璧归赵。”

周桓故作为难地摇头,“不瞒陈先生,我实在是喜欢得紧,每晚睡觉都会把它们放在床头,若没有它们相陪,只怕我是一刻也睡不着的。”

陈赫云顿时露出浓浓的失望。

周桓说着话锋一转,“三天久了,一天倒是可以考虑。”

陈赫云忙将那两幅赝品抱在怀里,似乎生怕周桓反悔,急急忙忙地离开。

接下来一整天,陈赫云闭门不出,连饭都没有吃。周桓怕他饿晕,让店家将饭送到了他的门口。

周桓有心试试他的人品,第二天也没有出门,一直在客房里等他来归还借去的书画。

夜半时分,陈赫云的声音终于在门外响起,“周大人睡了没?”

“陈先生请进。”

陈赫云推门而入,却见周桓端坐在一张木桌旁,桌面上摆满酒菜和碗筷。

周桓接过陈赫云递来的卷轴放到一旁,又看了看他眼角的黑眼圈,笑道:“陈先生一天都没吃东西,一定饿惨了,不如在这里吃点东西再走?”

陈赫云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当即在周桓对面坐下,用手拿起一只鸡腿,不甚注意形象地啃起来。

“陈先生果然是性情中人。”周桓一边说一边给他倒酒,“我陪陈先生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