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臣贼子(152)

作者:张参差 阅读记录

那人又抽了两口气,脑袋一歪,见阎王去了。

“传令下去,军中严禁虐人为乐。”

身边令官领命出了帐子。

常怀脸色一沉,极为不悦:“统帅为何这般退缩!这是妇人之仁!咱们被对方骑在头上欺负,就该将捉到的俘虏通通整得半死不活,挂腊肠一样晾在长城头,教他们望而生畏,知道我大晋不好欺负。”

不待李爻说话,黄骁先低喝道:“小常将军不得无礼,帅令既出,令行禁止,不行就是不行!是要统帅拿你立威吗!”

常怀气鼓鼓的,敷衍地一抱拳,退到帐边,一脚将他刚刚打磨的头骨和工具都踢翻了。

多年前,李爻与常健打过交道,那老将军征战四方,是难得的帅才,倒不知怎么教出个臭脾气的小儿子。

他看在老将军面上,冷然看常怀一眼,没多怪罪,只是道:“心有怨怼,不如想想如何退敌,如何收复失地,”他转头吩咐,“召诸将军开军机会,我倒要看看,那荒蛮敌军到底如何激勇难当了!”

有闲工夫折磨战俘出气,还不如商量对策,速战速决。

再说贺景平。

定边军开拔的第二天晌午,他也带人离开了都城。

他平步青云,在皇上面前说话有了分量,向皇上要了工部侍郎陆缓随行。给出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若是有意购买军备的小国君主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即刻能有懂行的大人对答,以示我国实力,也免去了来回传信耽误的时间。

皇上没想便允了。

景平年纪不大,平时虽然脸冷不爱笑,话也很少,但待人算得温和。那是种让人分不清真情还是假意的和气,这感觉很微妙,若对方心思大条,是察觉不到的。他有心亲近陆缓,便又将骨子里的冷漠收敛起几分。

而陆缓这人人如其名,他一门心思全在工部的研究设计上,说话慢条斯理,对情绪的感知很是麻木,于是二人一个有心而为,一个无心多想,莫名其妙地相熟起来。

这日行至蜀中。

景平趁傍晚扎营修整时,到陆缓帐边叫人:“陆大人,我是贺泠,能进来吗?”

陆缓掀帘把他让进帐:“贺大人有什么事,找人知会一声就行了。”

景平回身将帘子从内侧锁好,示意陆缓坐:“我不过是麻雀上枝头,陆大哥不必如此客气。”

陆缓不明白他为何锁了帐帘,晃晃葫芦:“南方湿潮,喝口酒吗?”

景平拱手——却之不恭了。

两杯酒下肚,陆缓直言问:“大人有话不妨直说,明日便出国境了,是有事要嘱咐吗?”

景平道:“陆大哥久在官场,场面事如何用得到我嘱咐,我来是想问……”他一口气干了陆缓给倒的酒,压低了声音,“月漉烟韵阁一面之后,我知道陆大哥私藏了改良的湘妃怒制法,如今嘉王之乱风头已过,不知若是现在想请陆大哥做那改良后的湘妃怒,做得出吗?”

陆缓脸色一变,忧虑里带着几分兴奋,两相混合在一起,被理智压住。

他问道:“贺大人何意?”

“实不相瞒,若是可行,我想急做一批送到鄯州去。”

陆缓瞥一眼已经被景平封死的帐门,恍然大悟:原来是要说这事才锁帐子啊!

他沉吟片刻道:“但……这事一来花销巨大,二来若是传到皇上耳朵里……”

景平笑了:“钱的事,陆大哥不必担心,御前的说辞我也已经想好了,只差你一句能不能做。”

陆缓深吸一口气定神片刻,他早就憋屈死了,将制作湘妃怒提上日程的事情他跟皇上提过两次,都没有后文。

那利器若是制成了,足以让南晋威震四夷八荒,哪还至于这样整日里掰着手指头、算计着挨揍。

他一口气喝干了壶里的酒:“做!即便最后圣上怪罪,陆某也不负边域受流离之苦的百姓!不负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景平听罢站起来了,端正叉手行礼,恭敬道:“大人放心,断不会牵连到你!”

陆缓借着酒劲仰脸看眼前的年轻人。

帐中火光摇曳,衬得对方一双眼睛如沧海明珠,曦辉生色,坚定可靠得与他年纪不大相符。

景平与陆缓告辞,挑帘出帐子,正遇见杨徐带人巡营。

“杨大哥,”他喊人,“今夜我出去一趟,天明之前必然回来。”

杨徐疑惑:“大人去哪?我着人护送你去。”

景平摇手道:“这离我师门极近,我回去一趟,人多反而不便。”

李爻到鄯庸关之后,暂时未经历恶战,那搁古军只是三天两头来佯攻一回,扰得守军精神一直紧绷。而他那毛病也跟敌军一样,时不时不太严重地犯一下,刷刷存在感。

这么看来,景平给的新药是好用的。

李爻很会借力打力,敌军一旦来攻,他便同时派骑军小队借机出关,将古长城沿线散村的百姓往回迁。

日子一晃二十多天过,百姓给迁回来不少。

那些老百姓确如黄骁所言,把几间破屋几亩田地看得比命重。

每次骑军小队去劝百姓回撤,都要挨家挨户游说,苦口婆心,连劝带吓唬,将搁古妖人捉到汉民剥皮制战鼓,抽筋绑军旗的事情绘声绘色地描述,才将周边十几处小村落撤空。

如今还余下三四个村子未撤离。

李爻看着城防沙盘仔细盘算,两天之内需得将人撤干净,这样便能借地势打包围伏击。

只是无奈,兵力缺损。

黄骁也在看沙盘,突然插嘴:“统帅,咱们奏请增兵的奏书已经送出快两个月了,这同意不同意的,怎么连个龙屁都放不回来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