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臣贼子(157)
可现实残酷,不会依着恒心和愤恨变化。他身为引祸之人平安躺在这里,无能为力,甚至连手都抬不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常怀余光感觉帐帘翻动了一下,军靴踏地的干脆响声和战甲鳞片的轻晃声紧跟着传来——来了位将军。
是李爻淡着表情,行至近前。
王爷站在榻前看常怀片刻,扬声向帐外道:“昭之来了没有?”
花信风应声进帐。
军医实在忙不过来,花长史便被李爻拉来充数了。
他给常怀诊脉,片刻道:“是强效的麻药,没有毒,我开一副药,喝下去缓缓便会好了。”
李爻问常怀道:“常将军可以说话吗?”
常怀从嗓子里含混地挤出“可以”二字。
“好,袭击常将军的将领是谁,说什么了?”李爻声音依旧很淡,不知为何嗓子有点哑。
常怀从他的语调中听不出喜怒,没有苛责,只问事实。
这便是一军统帅的气度么?
常怀做不到,他咬牙切齿地将耻辱与威胁转述了一遍,最后道:“他戴着牛头盔,很年轻。”
花信风沉吟:“头盔上有两只牛角吗?”他向李爻道,“搁古视牦牛为神使,寻常将领是不能如此装扮的,那人怕是王族。”
“听说帅位上坐的是二王子,他们那乌漆嘛遭的军旗上也不知画了什么鬼符,交战多次,一直未见主帅踪影,我还以为是谣传,看来便是了。”
李爻说完转身往营外走,快出帐子时声音又飘回来,是给常怀护军的一句嘱咐:“照顾好常将军,一时失算切莫想不开。”
李爻出了军帐,呼出一口气。
天快黑了,沉闷得很。
现在是春季,气压和潮气却压得他心口憋闷。
到鄯州边境二十多天了,都城调派援军的消息一直没来。
李爻不心焦是不可能的,他能耐再大,也是寻常人,一次次创造军中神话,是一次次豁出命去的结果。
而将军百战死。
谁知道哪次便是神话的终结了。
他仰头看了一眼半颗星星都没有的天,突然念着景平——也不知他在做什么,与周边友国的买卖做得如何了。
他抬手按在胸前,隔着战甲捂住景平偷偷留给他的字条,有点期盼景平真的会来,又念着他最好别来。
李爻自己都不知道,他眸色柔和了许多。
“挂着景平么?”花信风突然问。
李爻笑了笑没说话:我的心思居然这么容易被看透了么?
也不奇怪,毕竟这世间能得他这般牵挂,只景平一个了。
他往城垛上看,兵力悬殊,驻军轻伤不下火线,很多将士们草草包扎过的伤处还渗着血,人依旧精气神硬挺。
李爻身为将领,被这生生不息的军魂振奋了心思:如今尚未到绝境,多愁善感个屁!
即便真到绝境,不是早做好打算了么——敌军想过鄯庸关,除非踏着我的尸体!
决议已定,他心里松快了些。
“统帅,”黄骁满营寻他和花信风,终于找着人了,快步过来见礼,“有三位医官殉国,城里调来的大夫处理刀枪伤手生,需得请花长史帮衬一二。”
李爻一皱眉,他本打算让花信风去延展两方防线,避免敌军侧位突袭,可眼下金石之伤也棘手,不能再减员了。
两相权重一时迟疑。
如今军中能称将领的,常健重病、常怀中了麻药、黄骁在统筹各处,其余分营统领,李爻不知根知底,便难得善用。
他正想让花信风和黄骁举贤不避亲,推举一人去看顾防线,便又有哨位来报:“统帅,内城方向来了小队江湖人,为首的是位白胖老人,自称姓萧,说得知边关告急,略通药石,是来帮衬的,您看……”
李爻心思一动——莫非是萧百兴带人来了?
他那一心避世的师兄怎么会允许萧百兴带人来增援?
“啊,”哨位又补充道,“那萧先生说是受了贺大人的托付赶来的。”
-
萧百兴带来的人都通医术,处理金石外伤顺手得很。
定边军得了这般助力,战力稳定下来。
军务、医务皆忙,李爻跟萧百兴得以说上几句话时,天已经快亮时了。
“代掌门率同门前来支援,李爻代境内百姓谢过大义。”
李爻言罢,向一众同门端正行一军礼。
他身后的亲卫和护军小队见主帅行礼,一并端姿躬身。
军仪威严,敬意凛肃人心。
萧百兴赶快将李爻扶起来:“师叔言重了,帮得上忙我等便不算白来。”
李爻摘下帅盔,递给小庞,露出几分说不清的笑意:“你师父那老……咳,”他顺嘴想说“老不死的”,又觉得人多不合适,把自己呛了一下,“他还闭关给自己挖坟呢?他知道你来,怕要气得直接升天了。”
也没比叫人家“老不死的”客气。
萧百兴早知道他这狗嘴里没象牙,礼貌性地扯起丝笑意,叹气道:“师父确实不知,我带人来纯是看贺家的面子,也念同门之谊,帮衬师叔一二。”
李爻差异,问道:“代掌门居然和景平这么投缘?”
萧百兴一双被胖脸挤没了的眼睛在李爻脸上转了两圈,拉着他远离开众人,低声问:“小景平一直没同你说,他求我师父医你毒伤的事?”
李爻惊骇。
萧百兴皱眉撇嘴,暗骂景平这痴情小子把肉埋在饭里。
他私心觉得景平对李爻的情太深沉可贵,现下也不管景平九曲十八弯的小心思了,直接将他上山跪在雨里求医的事说给李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