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臣贼子(319)

作者:张参差 阅读记录

好在皇上脑子不够清楚,政令尚没形成酷法推行,便暂时没有腰杆直挺的言官豁出命去死谏。

眼下若能得此方法柔缓一步,是太好了。

“也好,”赵晟没一锤定音,只是同景平道,“贺爱卿拟个执行方来,咱们再议是否可行。”

景平领命。

尚书令所奏之事告一段落。

常健出列道:“陛下。”

不等他说话,赵晟抢先笑道:“老将军,朕猜你要请辞,是吗?”

他一笑,臣子们便一哆嗦。

常健闹不清皇上怎么一会儿傻、一会儿聪明,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道:“老臣年纪大了,常年在边关,还朝得陛下重禄封骠骑将军,此番出征做先锋,实乃自不量力,拼得老命依然让陛下有所损伤,理当领罪领罚。还朝之后,陛下非但没罚,还准许臣在府内养伤,臣无地自容,如今陛下霸业未成,老臣难有建树,无颜空吃粮饷,是以自请辞官归野,骠骑将军一职理当让贤。”

赵晟“嘿嘿”干笑两声,道:“常家满门忠烈,你两个儿子在沙场上一损一伤,朕如何能怪罪你?老将军所提之事朕理解,也明白力不从心之难受,只是此次……朕近来收到密奏,参幽州刺史庄别留与山匪勾结、意图刺王杀驾,夭折北征之行,这话朕本是不信的,但反观事实又不得不疑,且……”他说话时笑容像脸谱,僵硬地描在嘴角上,“老将军护佑失手是事实,朕觉得做事该有始终,哪怕老将军要挂帅封印,也该将幽州匪患清查、剿灭再提。爱卿更说过,待到春日天气好,可卷土重来。是不是啊?”

皇上跟常健来劲,罗圈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李爻的关注点却在“密奏”二字上——皇上说“密奏”而不是“密报”。

南晋能够成“奏”需得逻辑基本完整,能在短短时间内查清因果,上奏之人非是通天之能,便是早有预谋。

这闹不好是谁的连环算计!

需得查一查这人是谁。

通过哪条路径查呢……

李爻摩挲着腕带暗暗盘算。

常健沉默片刻,躬身道:“老臣领旨,”他略有迟疑,又道,“但老臣想向陛下讨一道恩赦。”

“你说。”

“老臣听闻,落草为寇的山匪或是没有田地耕种的流民,若他们愿降,请陛下赦一道招安令。”

这话一出,李爻暗道坏了。

刺王杀驾已经做实,恩赦如何能讨?

即便要讨,也不该赶在这档口、更不能直接提。

念头还没落下,见赵晟突然一扬手,盖碗直向常健飞去,贴着他的耳朵擦过、落在身后,摔了个粉粉碎:“大胆,你是在给意欲谋逆之人讨赦令吗!好让祸心恣意、贼人敢效仿?!”

第149章 投名

皇上当殿暴怒, 群臣皆躬身大礼、不敢仰面视君,齐称“陛下息怒”。

好半天,殿上安静。

赵晟坐在龙椅里深吸气的声音都听得清晰。

“罢了, 都起来吧, 是朕……”他捏眉心, “病愈之后心绪不宁。”

臣子们直腰也像六月里黄瓜遭了霜。

赵晟道:“常老将军所言在理, 如今征兵是大,山匪虽然伏击官军、忤逆谋刺,理当千刀万剐, 但若他们愿意从军, 就单编一支队伍。”

一番话出乎所有人预料。

李爻展眸,端详赵晟。

按理说,此事应该严惩匪首,从轻发落群匪。赵晟要么都杀、要么都赦的极端做法还是让李爻心难安, 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深究不出个逻辑因果。

且他失心疯刚退下去, 李爻担心一句话又给他疯病勾起来。

都放就都放吧,暂且不引发暴/乱就好。

闹了一出,没有塌天的事再无人上奏。

下朝后, 李爻整顿行装启程, 景平则直接被皇上扣在宫里。

接郑铮一人, 李爻轻装出发, 只带了卫满和风翼军的百人小队。出城门时, 他骑在马上晃眼看, 见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个姑娘格外眼熟。

看清是谁, 他心中大喜,令卫满稍待, 独自一人策马过去。

蓉辉从军之后,李爻在禁军中单独辟出一军征召女子入伍,负责都城四门的巡守和医务。蓉辉抗议过,她想上战场。

李爻当然不同意,劝她先从防务起步。

这倒并非是王爷看不起女子,在李爻看来,军中行事要将威力发挥至最大,该各展所长,非让擅长精细工作的人去抡铁锤,可以是可以,何必呢?

“你若得心应手,边务侦查、巡防,会是你大展所长之处。”

李爻当初是这么说的。

虽然蓉辉仰望山巅皎月,却很懂得脚踏实地。这话还真将她打鸡血的心安稳住了。

如今看,她确实是块好材料。

李爻翻身下马:“还惯吗?”

“晏初哥哥,”蓉辉笑容淡淡的,家逢巨变,悲喜随心的小女孩长大了,“都好,今日不当值,我来送一送你。”

于一夜之间的成长是痛彻心扉的蜕变。

李爻有心疼,可他知道对方待他的情意,不便温柔索性铁石心肠起来,直言道:“有件事情要紧,思来想去只得是你才行,劳烦帮我带句话给大殿下。”

他三言两语低声将事情交代好,对蓉辉一抱拳:“有劳赵将军了。”

蓉辉郡主此时一身女装,听他口称“将军”先是一愣,不动声色地百感交集,定声还礼道:“末将定不辱命。”

李爻上马归队,出城门后,他正待下令急行,听后面有人吆喝着叫“王爷——王爷——”,声音熟悉,是在家里也爱叫魂儿的小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