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心里总有白月光(113)
“陪姑母说了好些会话,殿下去请安的时候难道没看见吗?”郑清婉特意加重了姑母这两个字的读音。
庆云当然看见了,但她就是看不惯郑清婉,刚想说些话来反击,瞄到上座的太后娘娘在往这边看,也是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只能借伸袖喝酒的遮掩,狠狠地瞪了郑清婉一眼。
郑清婉不予理会,正和右手边的定王世子妃相谈甚欢,定王世子妃是满香阁的忠实用户,和郑清婉是有许多变美心得分享。
庆云受了冷落也不急,起身走到中厅,拍了拍手,示意歌舞退去,而后蹲下向上座请示说:“太后娘娘,皇上,今夜良辰美景,臣妹新编排一歌舞想要让大家一观,不知可否立马觐上?”
谢珣因为忧心太子一事,提不起劲头,神色郁郁,见庆云站出来活络气氛,也没多想,招了招手道:“传吧。”
众人皆瞩目于台上,只有郑清婉注意到庆云向她挑衅地扬了扬眉,似乎好像这歌舞是专门给她选的。
第六十三章 chapter 63
长公主往旁边闪了闪身。
有笛声自远处飘来, 悠扬婉转,一蒙面女子踏歌而行,摇动着纤细的腰肢, 缓步进入中厅。
她一袭月华裙,腰间每褶各用一色,熠熠倾泻在地, 转身回眸之间, 于一裥之中, 五色俱备,飘扬绚烂, 好似皎白的明月亮轻描细绘间晕染出锦云捧珠的鲜荧华光。
她的舞姿轻灵, 柔若无骨, 一双秋水剪瞳欲语还休,一举一动皆勾人心弦,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这轻纱后面是怎样绝世的美貌。
坐在最上首的谢珣眼里有了兴味,目光一直追随她的身影。众人观察着皇上的神情,也纷纷揣测着怕是后宫今晚又要再添一位小主。
郑清婉想去看谢毓此时的表情, 可在对面男宾的位置上逡巡了一圈, 才发现谢毓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退下了。
她心里有些不安。
笛声渐弱, 次止——
女子定格完姿势后旋即盈盈一拜, 声音像是被蜂蜜沐浴过的玫瑰花瓣般甜腻:“奴婢叩见皇上, 太后娘娘以及诸位主儿。”
一曲终了, 谢珣满意地翘起唇角, 倚在龙椅上,盯住殿下那纤弱的身影也不叫起, 吩咐道:“把面纱摘下让朕瞧瞧。”
女子听话将覆面的轻纱去除,一张清丽姣美的脸暴露在大庭视野之下。
竟是汪祺!
郑清婉微微皱眉, 她虽然在看到月华裙的时候有预感,但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庆云长公主竟然会把汪祺带进宫来献舞,而且瞧着这架势分明是想将汪祺送入后宫。
可是,汪祺在原书中,分明是原身死后谢毓身边唯一的一个妾室。
一旁的长公主适时上前,“皇上,臣妹于家中无事特寻来此女编排了此舞助兴,但笛声和舞蹈终究单薄,便想着于家宴时让众亲观赏,看看是否能够再完善些。”
“哦?”谢珣拨弄着手里的几串佛珠,似笑非笑道:“你是想怎么个完善法?”
堂下人皆面面相觑,不知庆云长公主突然冒出来是要闹那般。
“臣妹觉得此舞还缺最后一小段,想找人来填补上,不拘动作形式,只要合曲调便可。”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只白釉瓷瓶,“臣妹早先将宗室亲眷及各位娘娘的名姓写好放入这个白釉瓷瓶中,只待皇上您御手取阅。想来,能让皇上选中的人必定有高明非凡之处。”
她把这瓷瓶递给了身边的侍女,由侍女们一层层上传至谢珣手中。
大长公主和身边的诚王妃交换了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庆云这番举动的嘲讽和凉意,但是碍于皇上情面不好宣发。
庆云长公主又侧身向两侧宗室各行了一礼道:“庆云贪玩,还请诸位亲人海涵,不过诸亲皆是有真才实学在身,指点庆云这点雕虫小技肯定绰绰有余。”
郑清婉顿觉不妙。
果然,下一刻皇上身边的小顺子便替皇上念出了抽中的纸条——“诚王世子夫人。”
众人皆去看她。
郑清婉立即起身行礼,缓声道:“臣妇于舞蹈音律一事并不精通,恐怕不能给长公主提出什么独到见解。”
这话郑清婉没说错,原身和她的确都没怎么涉足过舞蹈音韵一事。
原身少时长于北地,未曾接触过正宗的舞蹈,等到后面入宫后又因着太后觉得郑清婉不需要学习舞乐一事,便没有特意让她进修,只知道些基本的礼乐知识。
而郑清婉则更是纯粹的外行人看个热闹,她是学过些西洋乐器不假,懂些乐理,但对于此等古典舞的编排没有太大用处。
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众婉拒会比当众出丑好很多。
庆云长公主听到郑清婉这么说得意得眼角都要飞起来了。
“世子夫人不用自谦,您是太后的侄女,皇上的表妹,抚远大将军的女儿,诚王世子的夫人,您要是不精通,那本公主岂不更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庆云一连串给郑清婉带了许多高帽,意思就是如若郑清婉不有所表示,那就是丢了这些人的脸面。
她是打定主意要让郑清婉下不来台。
起名花宴的时候,郑清婉当众戳穿她伪造假花皂入场的事情,让她出丑,后又将她店铺以次充好的事情公之于众,让她破了一大笔财,这一笔笔的,她都是跟郑清婉好好记着的。
郑清婉不是让她在京城的权贵圈里抬不起头来吗?那好啊,她今天就让郑清婉在整个宗室面前羞愧得无以复加。
太后清楚自家侄女的情况,又不好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子说出实情,便冷然说道:“哀家听着曲子和舞相配已然不错,长公主要是觉得还需要完善的话,那就让清婉做些别的锦上添花的事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