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198)

尤其是金水,她那吸血鬼哥哥如今万万不敢来找她,生怕被缠上要还债。就算他还来,她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傻傻上当。

温仲夏帮了她两回,让她真正去掉了身上的那座大山。

金水仰头一口闷,不多说,话都在酒里。

温仲夏也干了一杯,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包,一一递给她们。

金水不解道:“掌柜的,你已经给我们发过年终奖了。”

“这不是年终奖,是压岁钱,拿着。”温仲夏笑道。

丫头们又惊又喜,年终奖就已经很丰厚了,没成想她们还有压岁钱拿。

她们长这么大从没收过压岁钱,那都是男娃才有的东西。

“谢谢掌柜的!”

温孟冬咬着筷子左看看右看看,找了小杯子也要去倒酒。

徐袖一把按住他的手,“干吗,都说了小孩子家家不能喝酒。”

“可是我也想给阿姐和嫂子敬酒。”

嘿嘿他也想要压岁钱。

温仲夏一眼看穿小弟的心思,掏出红包,笑道:“得了得了,给你,拿了压岁钱明年要更努力读书知道嘛。”

冬儿喜滋滋地双手接过,特别响亮地答应阿姐。

徐袖自然也准备了,温仲夏没想到她也有一份。

“你还没嫁人,当然可以收压岁钱,”徐袖笑着说,“不过我希望明年就不用给你发了。”

这话一出,丫头们都听明白什么意思,笑成一团。

温仲夏一把搂住嫂子,故意道:“我偏不,我就要年年让嫂子破费,明年包个更大的。”

换来徐袖一记嗔笑的弹脑门儿。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大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气氛愈发热闹。

八宝鸡鲜嫩香酥,鸡腹中塞了腊肉、花菇、虾仁、苞米粒等等配料,一只鸡能吃百种味。

炸年糕外酥里糯,粉蒸排骨软糯味美。

鸡汤里的松茸是正儿八经的山珍,那滋味鲜得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

主食饺子最后才上。

元宝型的饺子胖嘟嘟,白嫩嫩,肉三鲜馅儿的。

前面那些菜实在太好吃,大家都有些撑,故而饺子就上了两盘,每人吃几个,意思一下。

温仲夏在饺子里面包了一个带铜钱的,看看谁是这个幸运儿。

小家伙吃得着急,一口下去,没注意里面有铜钱,差点把牙蹦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原来是在冬儿这里,看来冬儿明年一定好运连连。”杨金花笑道。

温孟冬咧嘴一笑,举着铜钱,“不对,是咱们所有人都会交好运。”

吃完年夜饭,夜色正浓,该放爆竹了。

其实外面早就噼里啪啦,爆竹声连天,夜空时不时闪烁着点点火光。

大宋又不限制城区放爆竹,皇宫里这几天每晚还有烟花秀,老百姓那不也得尽情放个够。

以前放爆竹说是为了赶年兽,现在就是好玩。

这里的爆竹花样真是多,单响的,双响的,连二踢脚都发明出来了。

温仲夏买了好几包,足够大伙儿玩得尽兴。

冬儿有些害怕,又特别想玩,爆竹刚点上,立马捂着耳朵像兔子似的往回窜,躲到阿姐背后探出头看,真是人菜瘾大。

二踢脚的信子“滋滋”地烧完,“咻”地一声,屁股燃着一串火花,往天上窜地老高了。

最后在半空中,“砰”地炸开一道烟花,绚烂多彩。

还有一种爆竹,点完不往天上跑,带着火花在地面像陀螺似的满地打转,专往大家脚下钻去,吓得大伙尖叫着四散躲避,闪电和小黄都惊得三两下跳上走廊。

一时之间,院子里全是欢快的笑声。

大家点了一个又一个,灿烂至极的火花照亮了温记的上空。

新的一年,来了。

分店开业

进入新年, 温仲夏更忙了。

头三四天和嫂子领着温孟冬四处拜年做客,每家一去,没个大半天结束不了。

譬如伍家这种家大业大的, 温仲夏去的时候,好家伙, 正厅里坐满了来给伍长贵夫妇拜年的客人,除了亲戚就是合作伙伴。

看到三人进来, 他们起初还以为又是伍家的什么远方亲戚。

后来经伍长贵介绍, 得知为首的小娘子是伍家绸缎铺的点心供应商当家掌柜, 均十分吃惊。

随后纷纷客套地夸赞一些“巾帼不让须眉”“后生可畏”之类的话,温仲夏少不得也寒暄起来。

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的老板,多多结交准没错。

杜先生那儿也热闹, 教了那么多年的书,桃李满门, 只要离得近, 不管有没有出息,都不忘来给夫子拜个年。

看到温孟冬,还亲昵地喊他“师弟”。

突然多了这么多师兄,冬儿欢喜得很。

几天下来, 温仲夏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虽说有助于扩大人脉,但也是真累啊。

怪不得上辈子总是听到说,过年过节最幸福的只有小孩子,而成年人得各种应酬,实在消磨精力。

对温仲夏来说,有时候觉得还不如在厨房里做美食更轻松自在。

该拜的年拜完后, 还是歇不了。

温仲夏马上开始布置西大街的分店,分店要在正月初十开业, 那天是个好日子。

开业后很快就能迎来元宵节,正好做一波节庆活动给新店打广告,涨涨人气。

她忙得脚不沾地,杭曜和杭妍来温记百味两回都扑了个空。

再一次巧合错过后,这兄妹俩干脆直奔西大街,总算在店铺找到正在指挥伙计往二楼搬桌子的温仲夏。

“师傅,千万仔细些,这是黄梨木,别磕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