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00)

“一次性买足两百文,还有礼品相送!”

温仲夏站在门匾下,一身绯色长褙袄子,身形修长,浅笑晏晏,嗓音清脆响亮,听在旁人耳朵里端的是如沐春风。

这条街上的竞争比横街大,再加上如今温仲夏手上宽松许多,故而这次开业优惠比第一次大。

围观的路人七嘴八舌道:“温记百味我知道,她家的蛋糕蛮有名,之前在太学我懒得去,没想到这里开分店了,必须得尝尝啊。”

“走走,一起去,六折要是不买就亏大了。”

“闺女走,爹爹带你去吃好吃的。”

客人们纷纷涌入,没一会儿一楼座无虚席。

温仲夏提前又招了四个女孩子,两个跟着杨金花一块跑堂,两个到后厨打下手。

餐桌间都是她们伶俐的身影和银铃般的吆喝声。

有从本店特地赶来捧场的老顾客,他们对温记的吃食再熟悉不过,非常得意地和初次来的客人分享点单心得。

一位大叔指着菜单,“别管其他,必须得点这个腊肠煲仔饭。”

新客人虚心求教:“这么多吃食,为何非点这个?”

“因为我和温掌柜老熟人啦,她这次过冬没做多少腊肠,现在不点,过两天就吃不上了。”

“那这个腊肠煲仔饭味道如何吗?”

“温掌柜做的腊肠那叫一个香,市面上买不到的,薄薄切片铺在米饭上,中间卧一个蛋,腊肠的咸香味会渗透到每一粒米上,底下有一层锅巴,又香又脆。”

新客人听得口水泛滥。

老顾客打包票:“总之,不好吃我名字倒过来写。”

新客人忙道:“得,我点还不成嘛。”

不得了,该不会是遇到食店请的托儿了吧,形容的也太夸张了。

然而等他吃到腊肠煲仔饭,才知道那老大哥说的还不算到位,明明就是绝。

米粒裹上腊肠的油脂,鲜香软糯,腊肠丰腴而不腻,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也有头一回来的客人兴致勃勃地进来,被红纸菜单上琳琅满目的菜名看花了眼。

跑堂的一时半儿会顾不上介绍,只能自己琢磨。

这菜式也太多了吧,什么口水鸡、水煮鱼、葱爆羊肉、麻辣香锅、小锅子……

不仅有菜饭套餐,光面条和米粉的口味就有十来种。

什么,这不是全部,还有另外单独的点心菜单?

奶油蛋糕、蛋挞、布丁、奶茶……

这一连串的名字更是闻所未闻。

原来横街的学生们平时吃这么好。客人本来只想进来蹭个六折的便宜罢了,最后实在没忍住左一点,右一点,满满当当上了一桌子。

“客官,您一次性消费已满两百文,恭喜您成为我们温记的贵宾顾客,以后只要您来用餐,就能积分,积分可代金,也能兑换菜品。”

“另外,开业酬宾送您杯子蛋糕一枚,祝您用餐愉快。”

杨金花笑着送上赠品,躬身退去。

客人原本还在心痛花费太多,但现在立马觉得值!

听到没有,他可是贵宾了!

还有这送的杯子蛋糕,精致可爱,极其的松软,奶香味十足。

普通蛋糕就这么好吃,加了奶油的蛋糕岂不香煞人也,这不买都不行了啊。

一楼热热闹闹,二楼也是如此,伍婉娘和杭妍各带了几个姐妹过来捧场,安萍和王淑珍也来了,雅间一半都被小娘子们承包了。

从门口经过,传来一片嬉笑之声。

温记百味分店刚营业便红红火火,第一炮算是打出了响声,也把一条街的同行们震了震。

元宵汤圆

分店开业头几日, 真正是门庭若市。上午不到饭点就有客人上门,络绎不绝,一直到晚上亥时, 才渐渐散去。

一则是春节期间百姓本来就有吃吃喝喝的需求,赶上新店大优惠, 东西又实在好吃,自然容易招揽顾客;二则商业街的客流量天然就高。

本店则交给嫂子和成七娘、二丫她们负责。

徐袖会在上午抽空过来, 告诉温仲夏本店经营状况。七娘和二丫的厨艺进步神速, 已能独当一面, 本店营业平稳如常。

甚至这几日营业额还略微增长了些。

徐袖笑道:“那帮学生太逗了,他们说要让本店多赚钱,最好赢过分店, 这样温掌柜就会回本店坐镇。”

不愧是一群处于青春期的热血男孩,总是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胜负欲。

这种胜负欲没持续多久, 因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

元宵佳节又是一大盛事, 也名上元节,再放七天假。

不少太学和国子监的学生立马组团来分店捧场,弄得有些客人很诧异,从没一下看到这么多学生集体出动。

导致后来坊间还出现了吃温记百味, 更容易考上太学的奇怪传说,此是后话。

大宋元宵节的节庆食物很丰富,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叫做浮圆子或者乳糖圆子,其实就是汤圆。

汤圆的种类不少,有实心的,也有包馅儿的, 多是白糖、芝麻馅儿。

老百姓在煮汤圆时喜欢在汤里放一些蜜渍桂花,白白胖胖的糯米丸子, 混着点点桂花,软糯又香甜。

不过煮汤圆还不是最流行的吃法,街上小贩挑着担卖地最多的是炸汤圆,东京老百姓尤其爱吃炸的,俗称“咬焦”。①

百姓这么爱吃汤圆,温仲夏一口气推出了七八种口味。除了经典的口味,还有枣泥、豆沙、果仁等等,鲜肉大汤圆也必须有。

她一提出做鲜肉汤圆时,着实把厨房里一帮丫头们给惊呆了。

汤圆也能包肉?

那和馄饨饺子不就是形状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