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01)

金水还委婉建议掌柜少做点,怕客人受不了这口味,不买账。

不过等温仲夏包好后,每人都尝了尝,马上改主意了。糯叽叽的汤圆皮包着鲜美多汁的肉馅儿,意外地和谐,十分可口。

温仲夏嘿嘿一笑,谁会不爱吃肉呢?

菜单上挂出鲜肉汤圆后,毫不意外成了最显眼的一种,很多客人抱着新奇的心态尝试,反响还算不错。

不过也由此引发了客人之间对于甜咸汤圆的“友好交流”。

争来争去,甜汤圆目前以人数上的优势暂时获胜。

不过咸党也不服输,他们积极去摇人,只要更多人吃过味美的鲜肉汤圆,他们定能发展壮大,到时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温仲夏得知后笑了许久,甜咸党永远争不腻。如此一来也有好处,鲜肉汤圆有了些小名气,别的食店也考虑加个肉汤圆。

另外还包了些水晶汤圆,煮熟后晶莹剔透,五颜六色的馅料儿隐隐约约透了出来,漂亮极了。

小娘子们看到都走不动道,吃完不满足,还要打包回去。

当然这些汤圆都能提供油炸的吃法,全看顾客要求,炸得香喷喷,外酥里糯,别有一番好滋味。

温记的汤圆卖得大好,每天数不清卖了多少糯米丸子,大伙儿笑言手都要搓秃噜皮咯。

开业大酬宾这几天买卖好,员工也确实辛苦,为此温仲夏专门挑了个日子,在打烊后,请两个店铺所有员工去看上元灯会。

上元灯会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灯会,朝廷会在皇宫南门搭建一个巨大的山棚,上面挂满各式各样的彩灯,灯火辉煌,灿烂至极。

不用担心打烊太晚去了看不着,因为上元灯会通宵达旦。

除了看灯会,还有各种歌舞百戏的表演,以及天南地北跑来卖货的商贩,琳琅满目的新奇玩意儿可能比看灯都有趣。

温仲夏出发前放话,今儿晚上大伙儿的所有消费,她来买单!

丫头们雀跃不已,掌柜的实在太阔气了。

成七娘笑着说:“掌柜的,你就不怕我们把灯会上的东西搬空咯?”

“你们敢搬,我就敢付钱,”温仲夏俏皮一笑,“不过那时咱们就要改行,改叫温记百货了。”

众人皆大笑起来。

正月十五的晚上依旧寒冷,大伙儿把过年买的新袄子又穿上,披上斗篷,打扮得漂漂亮亮,欢欢喜喜趁着月色集体出发赏灯会。

到达目的地后,众人从马车上下来。

街道两边的商贩双手正插着袖子里,不停跺脚取暖,看到一下子来了十几个小娘子,立马打起精神。

尤其是中间那个身穿红色大氅的小娘子,明媚动人,气场强大,一看就是领头的,冲她喊准没错。

“小娘子,看看胭脂水粉吧,还有上好的西域香粉咧!”

“小娘子,这是从江南新进的绣花手帕,看看这花样,漂亮吧,别处万万没有的。”

丫头们来不及看灯,先被货物勾住了目光,好奇地簇拥上去。

温仲夏少不得大声再一次提醒她们,三三为组,不能落单,看紧钱袋,小心扒手。

唉当个大当家,真是不容易。

看着温仲夏双手叉腰,为丫头们操心的模样,徐袖好笑道:“行了,不要把自己搞得老气横秋的,你就比她们大几岁而已。

“走,你也去买点新的,你的胭脂都用多久了,也该换了。”

温仲夏也被徐袖拉去了摊子。

最后站在原地的两位男士面面相觑。

“杭博士,你要买胭脂吗?”温孟冬仰着脖子问。

杭曜:……

他摇摇头。

冬儿望着散开的十几个姐姐,有些懵,说好的来看花灯,怎么一个个先买起东西来了?

“我们跟紧你阿姐,别走散了。”杭曜牵着冬儿的手走过去。

看看温仲夏喜欢什么样的胭脂水粉,以后他来买,就不会买错了。

这次元宵节,他本打算单独约温仲夏游灯会,没料到她提前定好了所有员工一起出游。

于是邀约都没有说出口,他也成了出游大军中的一员。

不过他无所谓和多少人一起逛灯会,只要温仲夏在就行。

再说这一群女孩子大晚上出去,他也不放心,今晚就当她们的护卫好了。

温仲夏和丫头们好不容易各种挑拣、试用,总算买到了心满意足的东西。

温老板付钱,走人!

众人沿着街道朝山棚前进,时不时停下来买一买东西,尝尝好吃的。

此时已是深夜,街上人群虽没有密集到摩肩接踵的地步,但依旧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温仲夏听说到了三更天,人群散去后,会有人拎着小灯满大街去捡东西,多是小娘子们不慎遗失的耳坠手链等物,往往收获颇丰,能小赚一笔。②

原来现代社会过节后去“捡垃圾”的行为,是有历史传统的,真正有趣。

“呀!”

二丫忽然捂着眼,惊呼一声。

原是经过一个小巷子口时,看到有一对年轻男女藏在阴影处卿卿我我。

他们以为旁人发现不了,却没注意漫天挂起的花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地老长了,意外暴露,这不就被二丫瞧见了。

温记的丫头们除了七娘年纪都不大,一个个羞得不行,好奇地想看又不好意思看。

“这么多人在旁边呢,他们不害臊的么?”新来的一个叫黄妞的小丫头问。

温仲夏笑了笑,“男欢女爱,人之常情,只要是你情我愿,就没什么可害臊的。”

好歹他们知道躲到巷子,就算当着她的面亲嘴,她也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