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59)

毛珍珠把温仲夏既当妹妹,又当女儿的看待,真是掏心掏肺。

温仲夏明白她的担忧,感激道:“放心珍姐,我晓得。”

毛珍珠如今首饰店业务繁忙,只能偶尔抽空来转转,坐了没一会儿又得走,说要去验收一批新货。

她已经筹划着开第三家首饰店,更忙了。

庞老爷白天见不到她的面,大晚上还想巴巴回房睡,昨儿就被毛珍珠以已经睡着为由,挡在了门外。

家里房间那么多,爱去哪睡去哪睡呗。

她为庞家操持家务几十年,生儿育女,德行无亏,他又不能休了她。

毛珍珠发现女人只要不给自己太多道德上的枷锁,那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多了。

臭豆腐

经过厨艺大赛后, 温仲夏发现有些丫头愈加勤奋。

平时可能看不太出来,但这一比试,每个人的水平那是赤裸裸的摆在台面上, 可不得努力学么。明年要是再拿倒数,就算掌柜的不说, 脸上也无光啊。

看到她们这般勤勉,温仲夏很欣慰, 不过又头疼起另一件事, 她们要是能拿出一半的用功在识字写字上就好了。

“这个字也太难写了。”一个新来没多久的跑堂小丫头对着面前的字帖发愁。

对面的黄妞抬眼问:“什么字?”

小丫头回答:“惩罚的惩字, 笔画真多,这可真是在惩罚我啊。”

掌柜的一直希望温记的员工们不说是满腹经纶,至少不能是目不识字的白丁, 她们便时常趁空闲时一起认字写字。

可是对她们这些从小书本都没摸过的人来说,执笔写字真是不简单。那毛笔仿佛有千斤重, 握一会儿手就发酸, 横撇竖捺更是丑得没眼看,一遇到繁杂的字,写出来就是一坨黑。

小丫头瞅了瞅黄妞的字,已经有棱有角的, 更沮丧了。

黄妞安慰她:“我也是写了两三多月才有个样子,起初和你一样,多写写就好了。”

小丫头磨磨蹭蹭,嘀咕:“真不想写,有这功夫我情愿去多送几趟索唤。”

身侧正在写字的杨金花皱了一下眉,“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些笔墨纸砚知道多贵不,不要钱给你用, 咋不晓得珍惜咧,搁以前在老家连男娃都摸不上。”

小丫头缩了缩肩膀,小声说:“金花姐,我没有那个意思,我很感激掌柜的,只是我就是个跑堂的,又不去考秀才,认这么多字没用呀。”

“话不是这么说的。”

一听到温仲夏的声音,小丫头立马惶恐地站起身,叫了声“掌柜的”,心下懊悔不该乱说话。

温仲夏端来一盘刚切好的甜瓜,放到桌上,将小丫头按回长凳上。

“这甜瓜冰镇过的,解暑。”

“谢谢掌柜的。”几个丫头拿了瓜,齐齐说道。

温仲夏从桌上拿起那小丫头的字上下看了几眼,浅笑道:“我记得你刚来时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现在能写这么多,这不挺好的。”

小丫头下巴垂到胸口,脸蛋烧红一片,“掌柜的,你说的我都想钻地缝了,我写得那么丑。”

“和你刚开始写时有进步就很好了,”温仲夏道,“至于你刚才说跑堂的不需要认字,这话不对。”

小丫头懵懵懂懂地抬起头看她。

“读书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贵贱,学到就是你的,我也不说太高深的道理,打个比方,你不是很喜欢听说书么。”

小丫头点点头,她可喜欢听说书了,店里忙没空去瓦子,就听南来北往的客人讲各地趣闻。

“我告诉你,书上的东西比他们讲的精彩多了,什么莺莺传、朴刀局段①,应有尽有,你能认字,随时想看就看。”

小丫头的眼睛渐渐露出憧憬的亮光。

“再说一个,你现在年纪小,遇不着什么事,等你长大些,万一要签个文书、契约的,如果大字不识一个,请旁人代写,人家在契约上做手脚坑了你,你都不知道,还巴巴送钱感谢人家,岂不亏大了?”

小丫头心下一琢磨,哎呀,还真是这么回事。

“以前我村里有个大爷和乡绅租耕牛,说好来年收成后按七三分,乡绅请了个老秀才写文书,谁知道来年那乡绅说他要分七成,大爷不服,告到衙门,才发现文书上写反了,我猜八成就是那黑心老秀才收了乡绅的好处,故意的。”

黄妞追问:“后来怎么样了?”

小丫头道:“唉大爷在文书上按了手印,县令又是个昏庸的,和乡绅是一伙儿的,只能吞下哑巴亏,后来大爷成天在村口哭天闹地,谁劝都没用。”

几个丫头都是来自贫穷的村子,闻言叹气,相似的事她们其实都见过听过。底层老百姓永远是最惨的,要不是没钱,谁也不想做个睁眼瞎。

温仲夏就道:“这不,道理你们自己都懂,不用我多说了吧。”

小丫头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掌柜的,我错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好好学,再不偷懒了。”小丫头斩钉截铁道。

“夏儿,这东西都臭了,怎么还不扔掉?”徐袖举着一个黑色陶罐快步走来,五官被熏得皱成一团。

陶罐虽然合着盖子,但仍然泄露出丝丝酸臭味,众人纷纷下意识屏住鼻息。

唯有温仲夏紧张兮兮地从徐袖手里接过陶罐,当宝贝似的。

“嫂子,这可是好东西,千万不能扔。”

她微微抬起盖子一角,一股极其浓郁的臭味瞬间飘散开来,臭中带酸,难以形容,烂鱼烂虾堆一块闷上半个月的味道都比这好闻。

幸亏这时没客人,不然都得吓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