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62)

葛大没听懂。

温仲夏用通俗的话解释一遍,他恍然大悟,随即若有所思。

是了,他的豆腐店平时顶多就附近两三条街的百姓来光顾,离得远人家不来。就算有了臭豆腐,能吸引多一些的客人,但店铺的规模摆在那里,也不可能吃下整个东京的份额。

“如果你要买断我的独家秘方,那可就贵咯,万一买回去亏了,我不负责啊。”温仲夏半开玩笑地好言相劝。

三贯钱对他们来说不算多,卤水只要保存妥当,可以反复使用,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本。对于小本买卖而言,这才是最稳妥的方式。

陈氏细细琢磨一番,立马眉开眼笑起来,“温掌柜,你这个主意好,就按你说的,我买卤水。”

又转头冲丈夫说:“孩子他爹,你现在就回去拿钱。”生怕温仲夏反悔。

严老三挠挠头,自家婆娘说了算,正要起身,又听见葛大问:“温掌柜,那你打算卖给多少人?要是满大街都是卖臭豆腐的,那我们买回去没甚意思啊。”

严老三立马又被陈氏拉着坐了回去。

温仲夏轻笑一声,这位大哥想的还挺细。

“我就卖十家,谁先买先做就先抢占市场。”

至于以后他们中间会不会有人将卤水再转卖,或者有能人根据卤水琢磨出配方,她都无所谓,她从没指望卖臭豆腐挣大钱。

葛大和严老三夫妻俩再次一合计,这回中,马上取钱和温仲夏签订契约。

温仲夏将发酵好的卤水转交给他们,告知保存以及臭豆腐油炸的方法。

两家如获至宝,拿回家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做臭豆腐,同时还不忘对外打出是温记正宗风味的口号,买卖果然很好。

温仲夏并未刻意对外宣传要卖臭卤水,但还是传开了,于是接二连三有人上门求买。

温仲夏并不是来者不拒,只卖给开豆腐店的,以及本身有做吃食买卖经验的小贩。

等到剩最后一个名额时,那些人几乎抢破了头。

“夏儿,要不抽签吧,吵得实在烦人。”徐袖道。

温仲夏站在后院,仍听到大堂里的人在争辩“卖我啊,我家豆腐店老大了”,又有人喊“卖我卖我,我做豆腐二十多年了”云云。

“我看也只能如此了。”温仲夏失笑摇头,她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姑嫂二人掀开帘子,回到大堂,众人七嘴八舌,温仲夏伸手往下压,正想说“抽签”时,一眼瞥见站在外围的一男一女。

男的是个头发斑白的老大爷,身边挨着个小娘子,两人眼巴巴地看着,并未吵闹。

温仲夏眼睛一亮,把“抽签”二字咽了回去,挤开人群走过去。

“大爷,您还记得我么?”

万老头十分惊讶,弯了弯腰说:“认得认得,您就是温记的当家掌柜。”

温仲夏笑道:“大爷,您不记得了?我去年三月在瓦子门口卖爆米花,您还帮过我呢。”

她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位老大爷正是在瓦子门口摆摊卖杂货的那位,当时她被泼皮无赖调戏,他还帮忙喊官差来着。

徐袖也走了过来,惊喜开口:“哎呀,真是您老人家。”

万老头这才仔细打量眼前人,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幕幕回忆,张大嘴巴楞了好一会儿才道:“原来是你们。”

一别一年有余,没想到今日还能再遇见。

“大爷,你们也是想来买臭卤水的?”温仲夏问。

万老头又惊又喜,点头道:“是咧,这是我孙女唤作小妹,开了家豆腐店,听说臭豆腐好卖,我们就想来试试。”

万小妹连忙给两位掌柜福了福礼,徐袖忙扶了她一把。

“这简单。”

温仲夏转身冲其他人道:“对不住了各位,我选中了这位老大爷,有机会我们下回再合作吧。”

没买上卤水,众人哀嚎一片,不依不饶地追着温仲夏,希望她能在卖自己一份。

温仲夏只好让徐袖帮忙安抚他们,自己请大爷祖孙进了后院。

上了茶点后,温仲夏才细细询问大爷近况。

万老头叹了口气说:“我已经不在那里摆摊卖杂货了,帮我这孙女一起卖豆腐。”

他这孙女可怜啊,从小母亲走得早,是他和儿子一起拉拔长大的,豆腐店也是他儿子开的。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秋天他儿子染上风寒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万老头一度想跟着去了。

但他不能,他还有个大孙女,至少得看着孙女成家,过上安稳日子才行。

祖孙俩继续经营豆腐店,最近听闻街头时兴吃臭豆腐,他们打听过后,便也来到温记想买卤水。

只是万老头万万没料到温记掌柜就是一年多前那个大晚上在瓦子门口叫卖爆米花的小娘子。

不过他当时就觉着这小娘子有头脑有胆识,不像一般人,果然今日成就了一番事业。

温仲夏听完颇为唏嘘,这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她见万小妹都不敢拿桌上的点心,便拿起一块泡芙塞进她手里,柔声笑道:“别客气。”

万小妹看了眼爷爷的脸色,才羞涩开口:“谢谢掌柜的。”

真好吃!

“大爷,那时您帮我脱困,我感念在心,如今你我还能再见面,就是缘分,”温仲夏笑着说,“这臭卤水我原本只想卖十家,您刚好是第十个,我不要您的钱,送您。”

万老头一听慌张摆手:“这怎么行呢,在商言商,该多少钱我们给。”

万小妹也在旁边连连点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爷您就莫推辞了。”徐袖好不容易打发走那帮人,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