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掌柜的,你们太看得起老头子我了,我又没做什么,真是当不起,”万老头颇为惶恐道,“三贯钱是一定要给的,我这就回去拿钱。”
祖孙俩起身就要往外走,温仲夏连忙拦住,故意说:“大爷,如果您非要给钱,那我只好卖给别家了。”
“这……”万老头顿时为难起来。
姑嫂二人半哄半劝地将祖孙二人按回凳子上,好说歹说一番,万大爷心中不住感慨自己这是遇上好人了。
他冲孙女道:“小妹,快给掌柜的磕个头。”
万小妹二话不说就要跪下,唬得温仲夏和徐袖立马挽住小丫头的胳膊。
“使不得,我这里不兴下跪这套。”
温仲夏担心这对祖孙还要谢来谢去,便转移话题,直接说:“小妹,我带你去瞧瞧做臭豆腐的卤水。”
万小妹眼睛马上亮了起来。
万老头偷偷抹了一下湿润的眼角,也跟了上去。
祖孙俩的豆腐店自从开始卖臭豆腐后,很快上门的客人翻倍不止。
万老头还是觉得受之有愧,便每天让孙女大清早给温记送新鲜的豆腐、豆浆等等,也不管她们收不收,放下就跑。
不值几个钱,总是一点心意。
这不,今儿温记刚开店门没一会儿,万小妹就又提了一桶白嫩嫩的豆花来,放到桌上,不待徐袖她们反应过来,人就没影了。
“这丫头,连木桶都不要了啊。”徐袖好笑道。
“罢了,等下回一道送还回去,”温仲夏刚梳好头,过来瞧了眼,“哟好嫩的豆花,今儿早饭不用做了。”
一看就是刚做好的豆花,方块状,嫩白如雪,稍微晃动桶身,豆花也跟着颤颤巍巍。
温仲夏拿起桌上竹筒里的筷子夹起一块送入口中,即便没加任何酱汁,味道也十分的鲜美,豆香味醇厚,顿时激发了沉睡的味蕾。
徐袖叹了口气道:“这样也不是法子,哪好意思天天收他们的东西。”
“先让他们送上十天半个月吧,之后要是再来,我们就把钱送大爷家里去。”
万大爷祖孙是知恩感恩的忠厚之人,不让他们送,他们心里估计总愧得慌。
“听你的,就这么办。”徐袖道。
温孟冬跑到桌边,惊喜叫出声:“有豆花吃。”
温仲夏微笑:“想怎么吃,咸的还是甜的?”
温孟冬刚洗了把脸,两鬓头发还带着湿气,歪头道:“阿姐,今儿小孩子不做选择,可不可以都要?”
温仲夏挑眉一笑,小家伙记性真好,不仅记得她以前随口说的话,还会化用了。
“行,两样都做。”
这般嫩滑的豆花,不论是浇一勺香葱辣油,还是红糖汁水,都绝顶好吃。
小吊梨汤
今年的七夕巧果温仲夏设计了更多的花样, 同时推出巧果礼盒,里面的东西和普通散卖区别不大,只是包装更精美, 适合送礼,那些贵女们最爱买, 销量不错。
温仲夏给长公主、荣秀县主等人提前送了七夕节礼,长公主虽然更爱吃辣, 但是瞧这些巧果样式分外精巧, 也不禁多吃了几个。
皇宫年年要办七夕晚宴, 每次几乎就是一帮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看看歌舞,顺便赏烟花, 真是无聊得很。去年她借故没去,今年不行, 官家特地下了口谕, 非要她进宫。
去就去吧,顺便把这些没吃完的七夕巧果带去。
要是旁人敢让官家吃剩下的东西,简直是大逆不道,但谁让她是皇长姐呢。
官家单名一个圭字, 比长公主小两岁,留着半长的胡须,反倒更显年纪一些。
台上的舞姬正伴随着欢快的鼓点翩翩起舞,舞姿轻快曼妙,裙摆飘扬,美得令人陶醉。
不过赵圭平时看多了, 兴趣不大,反倒是侧着头和坐在一旁的长公主说话。
“皇姐自从搬出宫去, 我①想见你一面可真难。”
长公主微微一笑,“陛下国事繁忙,昌仁哪里敢叨扰。”
“你不是不敢,是不想吧,”赵圭对自己这个姐姐的秉性了解得很,直接挑明,“在宫外的日子太逍遥,懒得进宫才是真。”
长公主笑容加深,“果然什么都瞒不过陛下。”
“我就不明白了,在宫里住哪里不好?有皇城寺守卫,吃住是全天下最好的,闲着无聊了就让侄子侄女陪你玩,孤零零一个人住公主府有甚趣味?”
长公主暗自腹诽,那群小萝卜头成天就会“皇姑姑”的叫喊,忒烦人,躲出去才清净咧。
不过当着帝后的面,这种话她是不会说的,只道:“这宫城千好万好,唯有一点不好,没有宫外自在,规矩太多。”
连天子的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有史官、谏官监督,后宫的女人们更是犹如被一张名为规矩、礼教的细网裹得密不透风,她从小在宫城长大,深有体会。
对她来说,成亲出宫立公主府,才勉强得以喘口气。
习惯了外面的日子,再回来,她真是受不了。
赵圭对她的这套说辞熟得不能再熟,笑道:“我看你就是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住了眼。”
另一侧的皇后听了半晌,抿唇一笑,“皇姐生性豪爽不羁,闷在宫里确实委屈了她,陛下也不必担忧,皇姐要是缺什么,只要说一声,臣妾马上派人送去。”
“多谢娘娘美意,我现在什么都不缺,东京城什么都能买到,好多东西不比宫里差。”长公主道。
皇后深居内宫,来了兴趣,顺嘴问了一句都有什么,长公主马上兴致勃勃地讲起了最近宫外的新鲜事。
她能说会道,就算是街头碰见两个大男人吵架这种小事也被她讲得绘声绘色,赵圭也不知不觉听入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