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烧麦凉了一些,快吃吧。”
秋冬之季的羊肉总是格外的肥美,肉铺更是从北边进了一些肥羊回来,滋味比本地羊更好。
因温记需求量大,屠户日日先紧着供应她们。
温仲夏这几日拿这些羊肉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今儿选择做了一道羊肉烧麦。
尽管她本身更常吃的是糯米烧麦,但这种纯肉烧麦也很爱,毕竟谁能拒绝肉食的诱惑啊?
这时节的大葱有两跟指节般粗细,上绿下白,脆而多汁,甘甜微辛,洗干净后直接沾酱,空口就很好吃。
大葱和羊肉混在一起,剁成细碎的肉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需太多调料,葱姜水,再来一丢丢死贵死贵的胡椒粉,一个劲搅匀即可。
羊肉烧麦的皮子有讲究,擀成小圆皮子后,再用擀面杖沿着皮子的边缘细细碾一圈,压出波浪形的花纹,就像是荷叶边一样。
挑起肉馅,包进皮子,拢起荷叶边,顶部有些像盛开的小花,可爱得紧。
羊肉烧麦上锅大火蒸熟,皮子薄透,蒸好后更是隐隐透明,露出里面淡黄色的肉馅,一股羊肉独特的香气直往鼻腔里钻。
杭曜看样子很喜欢这羊肉烧麦,一连吃了两三个。
能不好吃吗,北边的羊肉本身肉质细嫩,一点膻味都没有,再加上新鲜的大葱,不仅有脆爽的颗粒感,更能带来丝丝清甜味,别提多香了。
烧麦的皮子很干实,格外的有劲道,在混着香醋的辣油里沾一沾,又鲜又辣,实在过瘾。
吃的时候还得小心些,里面的馅料汤汁满满,一不小心容易溅出来。
杭曜吃了整整一屉烧麦后,腹中饥饿终于得以缓解。
他拿起放在一旁的《宾州纪胜》,问道:“这本书可否容我带回去看看?”
温仲夏莞尔一笑,“本来就是要给你看的,如果能让你父亲也瞧一瞧更好了。”
杭曜的父亲身为开封府尹,在朝堂上那也是相当有分量的。
“你放心,我一定让父亲看看这本书。”
温仲夏并没有对杭曜隐瞒自己的意图,他父亲能帮最好,不能也不要紧。
她让梁江他们抄了这么多本书,就是要做几手准备,长公主那边最好也送上一本。
水盆羊肉
杭宅。
还未走进正厅, 杭起远就听见老母亲中气十足的笑声,肯定又是小辈讲了什么趣事逗乐了她老人家。
母亲年过古稀,身体还能如此硬朗, 杭起远心甚慰。
他加快脚步,一踏进正厅的门槛, 果然瞧见杭妍凑在祖母跟前叽咕些什么,笑得咯咯叫, 杭老夫人乐得眼睛半眯起来。
“这掌柜真是蠢, 怪道底下的伙计连个账都算不明白。”
杭妍道:“可不是么, 最好笑的事那账房先生以前还是个秀才咧。”
“不要以为天底下的秀才都聪明,迂腐自大的不老少,”杭老夫人以过来人的语气说道, “他们是会作诗会写文,但遇到事情, 或许还不如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人。”
杭曜兄妹见杭起远进来, 起身叫了声“父亲”。
杭起远接过周氏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口,问道:“什么秀才,什么庄稼人,你们在说什么?”
周氏笑道:“没什么, 妍儿在外面听了个笑话,讲给母亲听呢。”
“哦?什么笑话,说来给我听听。”
“爹,这笑话可好玩了,”杭妍扬着笑脸道,“话说有个男人去面馆吃面, 先点了碗炒面,面上来后, 他嫌炒面干巴巴,换成了汤面,吃完就走却不给钱,那掌柜和几个伙计乱七八糟算了一通,还觉得他是对的,好笑不好笑?”
杭起远不解:“为何不给钱?”
“因为那碗汤面是拿炒面换的啊。”
“可炒面他也没给钱。”
“炒面他一口都没吃啊,给什么钱?”①杭妍挤眉弄眼道。
杭起远楞了一下。
杭妍见他这神情,又一个被搅糊涂了的,乐得前仰后合。
杭曜无奈摇头,这个小妹啊,从温仲夏那听来个笑话,恨不得逢人便说。
杭起远当然很快明白过来,皱了皱眉头,“这不就是耍滑头吃白食嘛,几时发生的事,店家可有去报官?抓到那人没有?”
“老爷,不都跟您说了,就是个笑话。”周氏道。
杭妍嘟嘴讪讪道:“爹,您也忒正经了,都不笑的,温姐姐讲给我听的时候,我笑得肚子痛。”
杭起远放下茶杯,“又是温掌柜讲的,她不仅会做菜,还会讲笑话呢。”
“那可不,没有温姐姐不会的,我和她聊天学了好多东西,别的不说,她讲的好多趣事,回来讲给祖母听,祖母都很开心啊。”杭妍夸个不停。
“温娘子确是个妙人儿,”杭老夫人冲杭妍道,“有机会也该请人家到我们家来坐一坐。”
她好久没听到这么可乐的笑话了。
杭妍忙不迭地答应,她老早就想请了,还不是因为有个没用的哥哥,连请人家姑娘来家做客都不好意思,说什么怕被她误会是见家长。
怕东怕西,一点都不爽利,难怪到现在还没追求成功。
杭曜本想说两句,可接收到杭妍得意的眼神,又闭上了嘴。
算了,无法反驳,他确实挺没用的。
闲话了一会儿家常,丫鬟来报,晚饭准备好了。
杭妍立马站起来,摸摸肚子,“吃饭吃饭,我早饿了。”
周氏啧了一声,没好气道:“一下午没见你停嘴,你的肚子是无底洞啊,没见过哪个姑娘家像你这么能吃的。”
“娘您不懂,我现在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多吃肉蛋奶,能长高。”